13 重遇旧时人,可与旧时同?(1 / 1)
姜炀见他本来还兴致勃勃地掀起帘子看京城街道熙熙攘攘,忽然沉默下来,自是有些好奇。
“也许是有点害怕了吧,那可是皇宫啊,万一我治不好你父皇,会不会被杀头啊?”
这会儿林习才想起这个问题来。虽然对自己的医术很有自信,但是天下之大,就属皇宫中的名医众多,若是他们这么多人联手都毫无头绪,自己一介乡野大夫,又岂能不担心?
姜炀忽然伸手,宠溺地揉一揉他顺滑的头发,声音温柔得让林习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放心,有我在,你不会有任何事。”
面红耳赤地推开他的胳膊,林习瞪一眼他:“我刚刚梳好的头发,你若是弄乱了,皇上治我一个仪容不整藐视尊上之罪,那我就更冤了。我还要留着命游遍京城呢!”
也不知他是故意岔开,还是果真在意头发,反正姜炀觉得,只要他在自己身边,或喜或嗔,一切都足够美好。
轿撵到了宫门口,直接向后宫走去,林习隔着帘子远远地看了前朝大殿一眼,气势恢宏,却无比压抑,连夕阳余晖都被拦在宫外。
月上柳梢头的时候,轿撵终于在一座宫门口停住。
姜炀起身下轿,为林习撩着帘子扶他下来,抬轿的宫人们都垂首站着,不敢丝毫偷窥。
守在宫门口的内侍官见姜炀走来,行过大礼之后,马上着人进去禀报,不大一会儿,就传来了召六皇子觐见的命令。
林习似乎有些退缩,姜炀跨过门槛才发现他没有跟来。
“记住我刚刚说过的话,只要有我在,你定会安然无恙。”
或许是姜炀笃定的言语让林习终于安心,看着姜炀朝他伸出的宽厚手掌,眯起眼睛一笑,他拍掉他的手:
“你很罗嗦诶,我只是在欣赏这宫门上的牌匾。”
似乎是习惯了林习的强词夺理,姜炀站在那里看着他大摇大摆地越过自己向里面走去,目光含笑而深情。
那名看起来很机灵的内侍官抬头瞅了一眼,又很快低了下去。
林习看着比自己家高了一倍不止的大殿,扶着门框左看右看地进去了。
殿中雕梁画栋,陈设名贵,比姜炀的六皇子府,就像是高门大院比之草屋寒窑。
殿中一片肃穆,半点人声也无,林习先姜炀一步踏入,正在感叹皇帝居所非同一般,忽然发觉一个身影正站在床前。
那人背对着门口而立,身形秀颀,穿着与姜炀一样的黄袍,颜色似乎有些许不同,背后有金龙在他的乌黑长发遮掩下若隐若现,他一手背在身后,手指骨骼分明,微微握拢,拇指上一枚白玉扳指,在室内柔和的烛光下,他整个人周身晕着一团明黄色的光,模糊了林习的视线。
突然有些想看清楚,那人背后的衣服上,究竟绣着几条金龙,林习不由自主地向他走去。
姜熠听闻内侍回禀,知道姜炀要来,正在等候,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轻轻响起,缓缓转身,他突然愣住那里。
这是梦境,还是现实?为何他看到一个一身白衣的修长身影,正在一步步向他走来,依然看不清他的容貌,但是这熟悉的气息,明明就是梦里的那一个人。
近了,越来越近了,当他的脸在暖黄烛光中渐渐清晰,露出来的眉眼嘴角,让姜熠一下子回到了六年前。
彼时,他还是一个青涩少年,那个人也是稚气得很,第一次遇见他时,他一身白衣正在院中荡秋千,旁边一棵青梅,绿叶正好,果实初现。
自己突然出现,他似乎吓了一跳,像只受惊的兔子般从秋千上一跃而下,连鞋子都顾不得穿便跑到青梅树后躲了起来。
当自己走近时,一个独属于少年的那种尖细嗓音带着一丝恳切在树后响起:
“我就玩了一会儿,你不要告诉我爹爹,否则我会挨打的。”
自己半天没有出声,他就悄悄从树后探出头来,嘴角一咧,一抹灿若繁星亮比皎月的笑容瞬间让天地失色,唯独他与身旁的那棵青梅,青白相映,出尘脱俗,那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样如画般美好的少年,大抵世间无二。以至于后来经年,这个场景都深深地印在自己脑中,每次忆起,都清晰如昨。
而此时,记忆中的容颜重现眼前,虽然有些陌生,却仍是当初一般眉眼。姜熠此时心中,也只有一个念头:书房里的那幅画,终于可以完成了。”
原来,所谓的留白,不过是为了等待它唯一既定的主人。
林习看着眼前转过身来的姜熠,这个人给他的感觉,怎么说呢?他有几分与姜炀相似,却比姜炀的深沉多了一丝磊落,但那双眼睛透出的深邃眸光,却让一切东西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这般凛然的气质,高贵的风度,周身如太阳一般耀眼的光芒,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却又害怕灼伤自己。
而且,他觉得自己心中发堵,似乎有什么东西想要破土而出,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两人正相对无语,姜炀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陡然响起。
“臣姜炀参见太子!”
不动声色地将林习拉至自己身后护着,他微微低头向姜熠行礼。另一只手却在袖中握紧成拳。
或许,他不该带着林习进宫,方才姜熠盯着他的目光,实在让他心中不安。
姜熠,如果你连他也想从我身边抢走,我发誓,即使同归于尽,我也定不会答应。
而姜熠目光落在两人相握的手上,还有林习安安静静藏在姜炀身后的姿态,他只觉得心尖一阵剧痛,随之涌来的愤怒情绪几乎要燃烧一切。
“六哥何必多礼,这里没有外人。”
冷笑一声,他咬牙切齿地说完这句话,伸手去扶姜炀,迫不及待地想将两人分开。
姜炀却往后一避,丝毫不承姜熠的情。
“君臣有别,太子要自重身份。”
这话说得未免有些过分,姜熠的脸色更加难看,殿中的空气仿佛静止一般,温度也急剧上升,仿佛有什么东西一触即发。
可是下一刻,这种紧张的氛围却又突然消于无形。
铁青着脸的姜熠正在盘算如何才能找回自己的面子,也夺回自己的人,就看到被姜炀护在身后的林习突然探出头来,咧嘴冲他傻傻一笑。
这与青葱当年无比相似的场景,顿时让姜熠一颗愤怒的心化为一江春水,什么都不想也不必再计较了。
林习丝毫不知道自己这一笑,几乎挽救了一场宫斗,不过,他可没忘自己来这里的任务。
详详细细替常德帝把脉查看之后,他的脸色愈发凝重,似乎十分为难一样。
姜熠姜炀像两座大山一样站在他的身后,谁也不肯到旁边坐着,倒不知是不是对常德帝的孝心。
见他如此神态,姜熠刚要询问,就被姜炀抢先一步,直把这一朝太子怄得,恨不能喷一口血出来。
其实,常德帝的病因完全可以想象,他二十年勤于朝政,几乎从不休息,即便身在后宫,也时常心事沉重,或担忧国事,或兀自神伤,长此以往,焉能不损伤内里,如今年岁渐高,体质渐弱,哪里还经得起那样折腾?病倒也是早晚的事。而且这种积劳成疾的病,平时也多有发作,久治不愈,如今气血堵塞,五脏皆伤,真正是沉疴痼疾,药石难医。
林习说得清楚,那两兄弟岂不明白,若是寻常百姓家,自然会忧心忡忡,焦急不已,但是生在这帝王家,他们两人俱是沉默无言,至于心中如何考量,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入夜,宫门早已落锁,姜炀在宫中自然有自己的宫殿,等林习开完方子,他便带着他向姜熠行礼告退。
姜熠有心不准,却也没有那种耍赖泼皮的厚脸面。
重遇林习的好心情,被姜炀破坏殆尽。
第二天,姜炀一大清早就将林习叫醒,要带他回六皇子府,仿佛这皇宫里有什么吃人的妖怪一样,一刻也多呆不得。
可是,姜熠也毕竟不是吃素的,一道旨意,在他们刚出宫门的时候就到了,就是那么及时。宣旨的内侍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气喘吁吁,见刚好赶上,他长舒一口气,还摸了摸自己脖子。
没办法,太子说了,若是在他们离开之前旨意没有到达,他也就不用回去了,安乐堂是个挺凉快的地方,好去处。
宫里谁不知道,进了安乐堂,就只有两条路,要么自个儿抹了脖子,要么就老死病死。
姜炀心有不甘地跪下接旨,姜熠果然是老奸巨猾,他在旨意上说林习的药方对症,皇帝稍有起色,故特此下旨让林习暂居北宸殿偏殿,专门替皇帝调养身体。
若是在宫外,他还可以想别的办法拒绝,可是在这宫里,暗处有多少眼睛盯着,他哪里能明目张胆地抗旨?
所以,林习就在一片浑浑噩噩中,连人带药箱都被带到了北宸殿。
姜炀本想跟着他同去,可是还没走几步,又有一个内侍前来宣第二道旨——姜熠请他到东宫议事。姜熠之心,路人皆知。可是姜炀却偏偏奈何不得,只能遵旨。而且,等他到了东宫才发现,姜熠根本不在,只有一众平时就与他互相看不顺眼的大臣,正在商讨国事。于是,他的一天,就在与一群“老弱病残”的大眼瞪小眼当中度过。
晟轩朝的太子殿下,终于将昨天的闹心全数还了回来。这一仗,又是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