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1 / 1)
(二十)
如果日子一路这样,那么除了在环境学院不得已的遇见之外,华朝达可以忘记陈峻。
而这种不得已的遇见至多持续一个学期。
华朝达自问过,如此尴尬、如此介意、如此没有回转的空间,到底是为什么。他问自己为什么不能下次遇到陈峻时走上去,大方的搂搂肩膀,故作神秘地和他悄悄话,“你的事,哥们儿都知道了。放心,哥们儿不会说出去。”
一如所有襟怀磊落又不恐同的直男好友。
然而不行。甚至有一次华朝达在车站见到陈峻泊车,试图上去至少打个招呼,都未能做到。
等期末考的压力过去大半,他便开始不时留意一些社会学书籍,尤其是涉及LGBT(女/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者合称)的文章。当开到一句话时,他感到一种深层次的震惊。
“异性恋中的男性极端恐同者不是道德感使得他们如此,而是对于自身身份的不确定。”
华朝达自问不是极端恐同者。他甚至想过,如果孟盛是同志,自己至多不过是找个理由不再和他合租,甚至都不一定会走到这一步,更不用说影响两个人的友谊。但这句学术文献中似是而非的话,让华朝达内心很是震动。而这种大音希声的震动,让华朝达在一刹那间想到,自己和陈峻的陡然分生,是不是因为自己潜意识中早已觉察到这一点……
以及……陈峻的好感。
他想总要说清楚,即便以后都要疏远,也应该从某个时点开始,有个合适的、光明磊落的契机,而不是十米开外模模糊糊地窥见别人的旧□□。就算心里再排斥相见,也应该找个时机,好好和陈峻梳理一下思路。
期末考完的那一天,华朝达坐在自家客厅厚重垢腻的地毯上,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看着窗外兼天卷地的鹅毛大雪。然而大学里一个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同学打来电话,请求华朝达帮忙在这个小镇里找个房子住半个月。
魏肖汀是华朝达大学隔壁寝室的,大四一开学谈了个化学系的女朋友。女朋友早早申请到了华朝达所在的X大,而魏肖汀却没法在秋季学期入学,只能加紧考了GRE和托福,申请了德州一所工科学校的春季入学项目。拿到录取通知之后打算圣诞节就到X大来“给女朋友一个惊喜”,因为第一次赴美,人生地不熟又加上没车也没有本地乘车卡,于是请华朝达帮忙找个离女友住处不远的栖身之所,房租好商量。
华朝达原意是想让魏肖汀住自己这儿,但考虑到自己这套公寓暖气太差,就连自己也觉得有点吃不消,便想找找身边商学院的同学帮忙。一番电话打过去,一听说“帮同学找个房子容身”,一个个都不接话,聪明点的知道托词说“要和室友商量”,直率点的就直接说不行。华朝达问了一圈,每一个愿意,正悻悻间,孟盛插上一句,“他女朋友住哪儿?”
“他说在北区。”
“找陈峻不就行了,他假期肯定不在这儿,房子没人住,郝长仁也好说话。”
“……”华朝达还待说什么,孟盛便补充。
“何况你们也很久没联系过了,我帮你问。”孟盛说着就拨了手机,“陈峻吗?假期去哪儿玩啊?你丫再不吱一声,圣诞的机票就贵得没法看了啊。嗯……嗯……好,行,我晚上去你家聊吧。对了,跟你说个事儿,咱们出门期间,能不能把房子暂时租给一个中国学生啊?看女朋友来的……好,行。”
孟盛刻意说得比较大声,好让华朝达实时跟进进展。而华朝达却觉得十分尴尬。
“他说没问题。”孟盛放下电话,面朝华朝达,“到时候我们出发之前,我把他的钥匙拿给你,你拿给你那个同学就行。”
“……”
“别扭扭捏捏的。你假期出去玩吗?这公寓真他妈坑人,冷得毛都不长一根。”
“不……不了。”华朝达想过圣诞去纽约时代广场跨年,但昂贵的住宿和眼下已然价格不菲的机票让他打了退堂鼓。“那我同学……”
“就住陈峻那儿呗,我晚上去和他说。”
“嗯,替我谢谢他。”华朝达点点头,“我同学说了,房租会付给他的。”
“婆婆妈妈的。”孟盛鄙视了华朝达一眼,“晚上我去陈峻那儿,你不一起去吗?”
“要留在家里写东西。”华朝达反应还算快。
“就你还能写什么?”孟盛再鄙薄,“难不成你一个血统纯正的工科猥琐男还能每周抽个时间写作‘和心灵沟通,和自己对话’?”
“和父母联系一下……”华朝达声音很弱,他想自己可能有点脸热。
“得,沟通去吧。”孟盛关门,“下大雪,你就别出门了。冰箱里有吃的,我走了。”
“行,谢谢。”华朝达把老旧的笔记本打开,突然有了一丝很心酸的感觉。
新年之时,团圆之际,自己孤身在外,异国他乡,天寒地冻,囊中羞涩。家人因投资骗局而举债度日,自己却无能为力;最好的朋友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携手同游,却都出于自己选择。连大学同学都要千里迢迢来给女朋友惊喜,而自己的女朋友却已经在别人怀抱里。
旧好隔良缘啊,新知遭薄俗啊,新知旧好,此起彼伏,终究是握不住。
华朝达一个人对着窗外大雪,突如其来的的孑然孤独让他恍惚间湿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