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打算(1 / 1)
几个人坐着马车回了府,下了马车吴老夫人就吩咐道,“今天大家也累了,晚上你们就不用到我这来了,各自在自己院子里用过饭,就早点歇息吧!”“是,听老祖宗的。”韩秋水和吴红珊都笑着应诺道。
几个人都各自往自己的院落走去,等走到青竹苑,韩秋水才感觉松了一口气,还是自己的屋子舒服,又对着春雨说道:“你今天跟着我出去也累了,回去洗洗歇息吧!这里有春兰几个侍候。”
春雨听了笑着应诺,就告退了。韩秋水让春兰几个过来侍候她洗漱完,躺在床上,让几个才来的丫环退下,才感叹道,“还是在家里舒服,坐了几个小时的马车,感觉骨头都颠散了,出趟门真累。”
春兰听了就取笑她道:“小姐真是的,平常在家里又老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出门去看看,这才出了趟门,又嫌累的慌。”
韩秋水听了春兰的打趣也笑了,可不是春兰说得,平常总想着能出门去看看,可出了趟门,才知道古代的交通工具落后,那日进府坐的时间不长,还不觉得,今天坐的时间长了,还知道真是颠得骨头都要散架了。
韩秋水感慨完,才想起还有事要问,又招手□□兰坐到边上,低声问道,“叫你打听的事怎么样了。”
春兰也低声回道,“我打听了夫人院子里的婆子说,“夫人和自己家里的大嫂子(镇远侯世子夫人)关系极好,而夫人嫂子她生的小女儿虽只比二小姐年长二岁,却是个不仅长相美貌而且是京城极有才名的才女,吴夫人一向自视甚高,再加上觉得自己女儿容貌出众,更是希望自己也能把女儿,培养成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
韩秋水听了才恍然大悟,难怪她一直觉得奇怪,她没来之前,吴府里就吴红珊一个女儿,怎么会对她还如此要求严格,居然要琴棋书画样样都学。
按说一般就是请个先生教她认认字,学习学习女诫,必竟只是个女儿,古代女子都禀着“无才就是德”,就算吴府是书香世家,也应该只是让女子能读书明事理,不是非要琴棋书画都学的,听了春兰打听来的消息,韩秋水也就都明了了。
韩秋水又接着问春兰,“那卖绣活的事有没有什么信息?”春兰笑着应道,“小姐有的,我打听了针线房也有人偷偷做些绣活卖,有个二门上的孙婆子专门收。”
韩秋水听了这才松了一口气,自己手里没钱,丫环们打赏也就不说了,可这府里人情往来,该怎么办?再过几个月就是老夫人的生日,总该送些能拿得出手的礼物吧!
还有夫人、少爷、小姐们的呢!更何况还有寺庙里点得长明灯,每个月也要添香油钱的。光靠那几两月钱怎么够。
现在好了,自己能和李嬷嬷绣些活计去卖,自己学了几年的针线,虽然不能跟李嬷嬷比,但还是能拿得出手的,以后每天就多抽点时间,来做绣活就是了。等手头有些钱了,再做其他打算。
想到这韩秋水又吩咐春兰道,“你想办法跟孙婆子多熟悉熟悉,拉拢好关系。”春兰听了回道,“好的,小姐你就放心吧!”
韩秋水又叮嘱道,“但切记别说漏嘴,不能让她知道是小姐我要卖绣活。”春兰拍着胸脯说道,“小姐,你还不相信奴婢,你就放心吧!”韩秋水看她拍着胸脯的样子,笑骂道,“看你像什么样子,要是李嬷嬷在又该训你了。”
韩秋水话音刚落就听到李嬷嬷的声音,“姑娘,又在说嬷嬷什么呢!”韩秋水一看到李嬷嬷,就撒娇道,“嬷嬷到哪里去了,一天没看到嬷嬷,我想嬷嬷了。”
李嬷嬷听了满脸的笑,慈爱的看着韩秋水说道:“嬷嬷怕姑娘在外面没吃好,刚才到厨房去给姑娘做了几样你爱吃的小菜。”
韩秋水听了心里一暖,抱着李嬷嬷的腰,满脸孺慕的说道,“还是嬷嬷疼我。”李嬷嬷慈爱的摸着韩秋水的头,说道,“傻姑娘,嬷嬷不疼你,疼谁呀!今天累了吧!先起来吃点东西再睡。”
回头又训着春兰,“还不过来侍候姑娘起来,在这府里可不比老家里,要懂规矩,不能让人笑话姑娘,更不能给姑娘添麻烦知道吗? ”春兰听了小声的嘀咕着,“奴婢哪里会那么笨。”
李嬷嬷听了眼睛一瞪,又要训她,韩秋水看了急忙对着李嬷嬷说道,“嬷嬷,我饿了。”李嬷嬷一听,果然也顾不上了,一心侍候着韩秋水用饭。
饭后,韩秋水就把卖绣活打算跟李嬷嬷也说了,李嬷嬷听了也赞成。等散过食,韩秋水就开始锻炼身体,坚持了这段时间,她感觉还是很多效果的,首先自己胃口好了,体力也增强了,所以更坚定了韩秋水坚持下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