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南普寺(1 / 1)
日子水一般的滑过去,这段时间韩秋水过得很安逸,吴家的两个少爷都在书院读书,难得相见,
虽说他们也有沐休时,但吴书慎本身就是个不爱与人亲近的人,虽然他待韩秋水还算和善,知道她爱看书,就经常让他的丫环静言,给她送一些她需要的书,但两人交集不多,基本难得见到。
也只有吴书远会到她青竹苑来,还经常给她送一些小礼物,但每次都待不了多久,就让吴夫人找各种理由叫走了.
吴书远待韩秋水非常亲近,韩秋水也喜欢他,在她心里吴书远像自己的亲弟弟一样亲切,但吴夫人几次这样下来,韩秋水心里也就清楚了,吴夫人不愿她和吴书远过于亲近。之后韩秋水就借口课业忙,避着吴书远。
吴红珊呢!除了上学就经常被接去她的外祖家,所以也不曾有空来找她,也没有她担心的宅斗,日子是难得的清静,真是现实安稳,岁月静好。
转眼四月中旬,吴老夫人要去南普寺烧香拜佛,韩秋水也想给去世的几个亲人点长明灯。
第二日一早,府里就备好了马车,吴老夫人带着吴红珊和韩秋水坐着马车往南普寺去,马车经过吵闹的大街,往城外的南普寺驶去,
韩秋水和吴红珊在坐在马车里陪着吴老夫人,大约一个时辰后,韩秋水感觉马车缓缓停下,接着有丫环掀开马车的帘子,丫环们扶着吴老夫人下了马车,接着韩秋水和吴红珊也被扶着下了马车。
韩秋水这才开始打量周围的环境,南普寺在一座绿荫环绕的小山坡上,下了马车只需爬十来阶台阶就到了南普寺门口,一个三十来岁的和尚带着个十岁的小僧童迎了出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可是吴老夫人?”
吴老夫人一面双手合十,一面应道:“阿弥陀佛,正是老身,慧真师父有礼了。”慧真师父施了一礼,便引大家进入寺庙,令僧童带着几人进入寺院禅房中。
吴老夫人对着韩秋水和吴红珊吩咐道:“你们在禅房休整一下,我们就往大殿去。”
一会儿丁嬷嬷扶着吴老夫人领着几个人往大殿去,一进去韩秋水就闻着一股浓烈的檀香味,吴老夫人领着众人来到一尊尊神佛面前虔诚的跪拜,
韩秋水也跪在神佛下虔诚的祈祷:“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好好珍惜,不求富贵荣华,只求快快乐乐、安安稳稳的过一生。”
韩秋水拜完,发现大殿里吴老夫人和吴红珊都不在了,这时春雨走过来说:“姑娘,老夫人遇到了侍郎府的李老夫人,去禅房叙旧了。二小姐也和李老夫人的孙女儿李大小姐去寺庙后的桃花林里去了,让你一会儿也去。”
韩秋水想了想先去找了慧真师父,把她想点长明灯说了,只是她手上没有多少银两,能不能先点上,然后她每月会使人来添香油。慧真师父点头应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更何况施主乃是一片孝心呢!”
韩秋水点上三盏长明灯,又跪着磕头,然后心中默默说道:“爹娘虽然我不是你们的孩子,但在我心底早就认定了你们是我的亲人,特别是祖母您在我心底就是我最亲的祖母,我知道您一直不放心不舍得留下我一个人,现在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
以后我清明不能每年都去看你们,现在就在这里为你们点上长明灯,寄托我对你们的思念。”临了韩秋水又恭恭敬敬的磕了几头才离开。
韩秋水无奈身子一直都还是很娇弱,忙活了一个上午就感觉很是乏力,回到禅房就对着春雨吩咐道:“我累了,想躺一会儿,你去找二小姐跟她说一声。”春雨侍候着韩秋水躺下,交待好了门口婆子,就带上门出去了。
韩秋水一会儿功夫就睡着了,等春雨叫醒吃中饭,就感觉睡了一觉精神焕发的,中午和吴老夫人、吴红珊一起吃着寺庙里的斋饭都觉着特别香。
吃过饭吴老夫人也就要歇午觉了,吴红珊约好去李大小姐哪里,韩秋水不认识李大小姐也不想跟去,可才睡起来,睡觉也睡不着,春雨刚才又被香晴叫走了。
一个人在禅房也闷得慌,就想出去走走,听说南普寺的桃花林非常美,上午没看成,现在去看看也不错。
韩秋水向寺庙里的僧人打听好了桃花林的位置,就往桃花林的方向走,走了一盏茶功夫,就看见前方一片嫩绿色的海洋,几十株的桃树,花已经开败了,枝头上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虽然不比桃花的艳丽炫目,可也别有一番意境。
韩秋水忍不住一直往树林深处走去,走到底看见一条羊肠小道往下延升,韩秋水的小短腿虽然已经走得很累了,可好奇的她还是想走下去看看。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走到尽头的居然是一条清澈的小溪,看着清澈小溪里游动的小鱼,浑身冒汗的韩秋水也恨不得像鱼儿一样能够在水里欢快地游动,
韩秋水用手掬起水来洗了一把脸,又站起身来看了看四周,然后坐在小溪边的石头上,飞快地脱下鞋袜,把雪白的小脚放进溪水中,“哇,”韩秋水开心的叫了一声。
“咦!”韩秋水忽然发现石头的斜下方的草丛里有一块玉,检起来一看是块质地上乘的玉佩,左右看看没人,也不知是哪个丢的,既然找不到失主,哪就是我的了,典当了估计也能值不少银两,正好手头紧张,韩秋水开心想着,把它放进小荷包。
然后正闭上眼睛欢快地哼着歌,“就象鱼儿水里游,你的心河流向我,不眠不休的追求,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鱼不停游……,”正哼着,忽然感觉有一片阴影压过来,韩秋水睁开眼睛看见身边站着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