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1 / 1)
第二十一章
八月底到市一中转团组织关系时,在校园过道碰到了同桌陈海鹏和侯明,他们两个考一个考了山东的一本,一个考到了北京的三本,也来办手续。
“呵,副班,一个长假下来,在家过的不错呢,还变漂亮了”小愤青侯明还是很有眼光的呢。
“那里,过奖了,就是摘掉了眼睛而已,你们看起来也不错呢”这一世我很注意不让眼镜谋杀我的美貌,刚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眼睛保养很不错呢,高一的时候感情顺利,学业的压力也没有也没有影响到我的健康,班里戴眼镜的人陆陆续续都超过半数的时候,我还能在第三排不用戴眼镜呢。失恋和家里出事后的高二,一年内我的视力直线下降,特别是心里烦的时候明显的眼睛模糊,这个时候,开始我让帅哥同桌陈海鹏帮我念黑板上的题目,一边听老师,一边记笔记楞是不服输的撑到了高三才配的眼镜,第一副眼镜就225度,散光100度了,到了高考前我又配了一副双眼都是375度,散光100度的眼镜。在这个难得的高考后的长假里,我从一到家起就大睡一天,之后试着摘掉眼镜生活,呵呵,在迷迷糊糊地世界里干活,会好友,晨练,特别是在老家那些闲云野鹤的快乐日子,眼睛视力恢复的很好,头几天还有点儿跌跌撞撞的,后来看不清也知道该怎么做就没问题了。
今天我改了穿校服的风格,穿上了白色民族风式的T恤配上微喇收身牛仔裤(今年我家出品的新款之一),显得清纯又大方,既不夸张也很亮眼。
“侯明,陈海鹏,你好像又都长高了呢!真羡慕呢”我在初中身高就停在了163com,进入长身材的时期,很羡慕人家同桌到了高三还又长了不少,看起来都到185了,站到我旁边就一个庞然大物,对话都脖子痛。
“那是,你也多吃点儿,窜窜个,赵云起也长高了不少呢”小愤青嘚瑟呢。哪壶不开提哪壶,光捡我的痛处戳。还是大眼帅哥同桌懂事,换了话题:
“副班,可惜咱不去同一个城市上大学,要不还能帮你拎行李什么的呢,这两年成绩提高了,能考上好大学,还多亏跟坐同桌你的帮助呢”
“哪儿的话,你理科本来就很好,头脑也不错,我也就帮了帮英语,不必客气,发达以后记得姐姐就行。”这个也是个可以发展的对象呢,且不说两年同桌情谊难得,就是他那酷似贾乃亮的外形,更胜贾乃亮的理科高才生,心地也善良又懂事,也是个很不错的人呢。也可以试着发展发展呢。
这两年,全家都奋斗的很不容易,但是从我接到大学通知书开始走出阴霾。服装厂的产品虽然有我妈之前在市场上打下的口碑带着,款式多也受欢迎,但是定位在中端价位,比一般的衣服要高一些,在周边市场有常常被仿冒的人气,却没有带来大钞票利益,眼看走不下去的时候,高考后我再次提议打电视广告,之前老妈总是心疼钱不愿意,不过老爸这次很有远见的同意,但是上中央台的钱我们是没有的,地方台的钱也不是小数呢。正愁的时候,三舅来电话了,听说我被录取,三舅和小舅要给我红包,我见此良机就撒娇说:“舅舅,能兑换成投资吗?您看我这么聪明的考上好大学的人,我的建议应该是很很有含金量的吧”“恩,有啥好建议啊”“舅舅,投资给我家的服装厂吧,有我这样的设计师和营销总监,肯定能让你赚钱的”“行啊,不过我可不认赔啊,呵呵”几天后,三舅过来了,带来我们需要的广告费16万,是两个舅舅个八万,三舅的是偷偷摸摸攒的私房钱,小舅跟舅妈报告后申请后的特别项目款,我高考完就看了广告行情,这个数差不多就能做下来,然后让在省会的小舅那边也联系好了广告公司,广告参照美国片《穿普拉达的女巫》给的创意,美女在一天的行动中服饰不断变化,观众眼花缭乱时,引出广告语,“时尚风向标,惠芝兰”,在省卫视全年播放,惠芝兰就此走红。
2001年十月一我从南方带来羽绒服的制作工艺,懂事后的老爸也很给力的找到了填充原料供应商,深秋的时候,打出牌子的羽绒服更是为我们大赚了一笔,羽绒服在2001年的三线城市还是个稀罕货,在老百姓的眼中是有档次的好东西,我们做的质量好,款式好,销路是一路飘红。也真真的把牌子打响了,年末算账,收入颇丰,资产破了百万。在我的建议下,厂长,我的母亲大人刘惠兰女士重新整合管理,对销售渠道进行控制,重新定价,惠芝兰包装成品牌中的大家闺秀,企业从小作坊过渡到了企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