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十八章 流言(1 / 1)
这世上,除了炮火,除了自然灾害,还有什么能在不动声色中就把人摧毁?流言可以。
还有一个月就要小高考了,大家都已经放缓了对语数外等科目的学习,开始小高考四门的第二轮复习了。第一轮复习是基础知识的再记忆,第二轮则是知识系统的构建及解题应用,第三轮大概会在考前10天进行,主要就是各种真题练习、题海轰炸了。
寒假里段玉除了必要的出门拜亲戚,平时基本都待在家里复习小四门。积累了很多问题,但是没有辛玲的电话,也没有她的□□,没有办法询问,所以开学之后,问辛玲题目的频率也提升了很多。
当然其实段玉也有私心,短短不过20天的时间,对于段玉来说,却是每一天都变得如此难熬。
人们的欲望是一个永远无法满足的沟壑。比如你原本在沙漠中行走,口很渴,你想要的仅仅是一杯水。可当你到达绿洲的时候,一杯水已经不能满足你了,或许你会想要一杯可乐,一盘水果色拉,总之口味越来越刁钻,要求越来越高,想得到的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满足。
原本的段玉,在和辛玲还没有任何交集的之前,想要的仅仅是在学校3000名的学生中多遇见她几次;可是当遇见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又想要知道她的名字,想要更加接近她;当他们终于一个班,他则想要让她知道自己的心意,想要每天都看到她。
就这样,他变得越来越贪婪,他害怕这样越来越无法满足的自己。
一个学期的相处,让段玉已经习惯了每天可以见到她,可以与她讨论题目,可以听她温柔的嗓音在耳边响起。所以当他们突然分隔了20天的时候,这种不习惯就变成了愈发浓烈的思念,折磨得段玉几乎要发狂。
段玉不知道自己究竟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冷静,越来越在乎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已经对她,如此着迷。
可是流言已经慢慢笼罩了他们,好不容易走近了一点,却只能再次被拉得无限远。
早在高一的时候,段玉和叶少杰就已经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情窦初开的少女们面对这样两个阳光帅气的少年,芳心暗许乃是常事。当段玉一心看着他斜前方的辛玲时,又有多少女生在看着斜前方的他呢?
嫉妒是人的本性,嫉妒可以滋生更多你难以想象的阴暗。面对得不到的东西,很多人的想法是:既然我得不到,那么至少你也别想得到。
对这两个少年芳心暗许的众多女生中,很多人大概的确知道这种感情只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不可能,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就算没有想得到,至少不希望他的身边有什么别的女生。这种想法本身很单纯,可是一旦有了嫉妒作为触发器,一切都会发展得超出人的想象。
不知从何时何地而起,当辛玲意识到的时候,流言就这么已经四散开来了。
段玉喜欢辛玲,辛玲却一直在利用段玉,利用他照顾自己,炒作自己,却转身又和高三的学长搞在一起。这是流言的大致主线,至于人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又向这条主线里添加了多少丰富的情节,辛玲也数不过来,只觉得怎么这些“果真发生”的事,她这个当事人却一点也不知道?
那个所谓的高三学长大概就是凡心文学社的社长柳扶苏。柳扶苏,在辛玲眼里是一个美到无可救药的名字,因为她一直没由来地喜欢那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所以最先她也是被这个名字所深深吸引。
辛玲因为喜爱文学,所以高一时便加入了文学社。但是高中的学生社团大多有点水,毕竟学业为主,所以没那么多精力去办那么多活动。辛玲一年的时间里从入社到离社,总共也只和社团里的人聚过3次。一次见面会,一次操场上大家小聚闲聊,一次是最后的离社聚会。
但因为是有共同爱好才聚集到一起,所以当时高二的柳扶苏特地建了一个群,供大家交流。平时也时常有人在群里交流一些读书心得、文学常识等,聊得很是投机。反而柳扶苏这个群主不怎么说话。
等到辛玲上高二的时候,柳扶苏也就卸任升高三了。高一的时间里,虽然同一幢楼,但辛玲也就只在那三次集体聚会中见过柳扶苏三次罢了。辛玲虽然加了柳扶苏的□□,但两人从未交谈过。
平时柳扶苏的头像基本都是灰色的,空间也没有任何动态,群里又不说话,辛玲以为他大概不怎么上□□。
虽然平时学业已经应付疲劳,但辛玲总还是喜欢抽一点时间看点课外的书,增长见识,提升文学素养,也为自己的语文写作积累一些素材。
寒假末期的一天,辛玲突然很想看刘勰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但是大冬天人也变得懒散,辛玲也没那个热情像暑假那般天天骑车去书城看书。而且《文心雕龙》分上下两部,要买下也得一笔钱,辛玲不想为这么个突发奇想费钱。于是辛玲随意地在空间发了条说说问了下谁有《文心雕龙》,其实并不抱希望谁真的会有这本书。
难得的,柳扶苏却在下面回了。他说他有,可以借她看。
就这样,开学后辛玲和柳扶苏有了第四次见面。柳扶苏是亲自把书送到了辛玲所在的班级,本来辛玲是说自己去高三楼拿的,但柳扶苏还是坚持他顺便送过来。
在走廊上,柳扶苏把书给了辛玲,两人还有了短暂的交谈。之后,因为书而结缘,两人在□□上也偶尔会聊天。
说也奇怪,还是那条人与人之间的吸引法则,自那以后,虽然辛玲和柳扶苏不在一幢楼,可是却也遇见过几次,反而他们从前一栋楼的时候,一次也没有遇见过。
有时候在路上遇到,两人也会停下交谈几句,或者一起边走边聊。大概就是这样,引发了别人的误会与议论。
柳扶苏学业极佳,一直是年级文科第一名,几乎已经成为了不败神话。而其人温文尔雅,谦和有礼,长得虽然不似叶少杰般魅惑众生,也不如段玉般清秀迷人,却也生得相貌堂堂,自有一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流,乃谓人如其名。
这样的人即使低调,也终究难掩光芒。学校里认识他的学生自然不少,景仰的、喜欢的、嫉妒的也自然不少。和他一起攀谈,自然是要被别人也一同注意去的。
流言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发无端,散无形,终难消。人即使再强大的内心,也无法承受流言,尤其你越承受不住,它就越会加倍啃噬你的心灵,让你畏惧,让你退缩,让你犹豫,让你怀疑。
柳扶苏,是段玉这开学一段时间里的忌讳。他只远远看到过一次辛玲和柳扶苏聊天的画面,其他什么柳扶苏亲自送书来,两人旁若无人亲密交谈都是从别人那儿得知的。
可有些事亲眼见到反而好,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只会让自己更加无法忍受。
段玉一直想问,却不敢问,他有什么资格问呢?
嫌隙已经产生,他主动去找她问题目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越来越多的流言让他快要发疯,终于再也无法忍受。
“你和柳扶苏……到底是什么关系?”春寒依旧料峭,夕阳西下,少年衣着单薄,眉眼悲怆,声音里带着发自整个灵魂的苍白无力。
“你现在是在质问我?”辛玲觉得这实在可笑,她还没有去质问任何人,为什么一切却都针对她?她只不过想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期望,努力考上好的大学。她只想平静生活,却总是被莫名其妙地扯向风暴中心。
这些天被流言折磨,她已经十分疲累,班上同学探究的目光,走道里鄙视嘲笑的冷眼,老师的试探,她早已无暇也无心再去应付一个冰冷的质问。
辛玲气极反笑,“不管我和柳扶苏是什么关系,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你凭什么在这里质问我?”放学后的教学楼走廊里,一句不怎么大声的话愣是被大理石地面上反射的光芒照得掷地有声,在段玉的心里震出一个口子,随着辛玲的一句句话,口子也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一个看不见底的黑洞。
段玉的喉结上下动了几下,表情越来越悲伤,凝视着辛玲,却只在辛玲的眼里看到了一个可笑的不自量力的自己。
“所以呢?从头到尾,你真的只是在利用我?”与其说是质问,还不如说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的苛求。
辛玲再次冷笑,“段玉,你够了!呵,我就是在利用你怎样?你以为你只要长得好,家世好,所以谁都必须要喜欢你吗?你和叶少杰,在我眼里都一样,一样的自以为是,一样的无可救药!”说完转身,头也不回地消失在走廊尽头。
夕阳拉长了少年的身影,一席话成功的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站在最后的阳光里,心却早已归于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