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二十八章(1 / 1)
有时,阿赐会想——带阿夏来德国,这个决定是不是错了。
三个月前,他还身在距离中国航程八千多公里的德国,却忽然收到一封简讯。在那一刻,他的脑子瞬间放空,根本不知该做何感想。想想,后来他们大人对阿夏是多么不理解,说她任性不懂事。明明是大人也接受不了的事,凭什么要这样一个,不过15岁的单纯女孩淡然承受呢。
那时,他从机场赶到殡仪馆。入目只有黑白二色,单调而空洞。而他最担心的人——阿夏。
她坐在角落的木椅上,一袭黑裙,就这样看似平静地望着前方。太安静了。纯黑的瞳孔里,犹如一片死地。
阿赐走到她身旁坐下,不发一语,任由淡淡的腐木气息,将他们裹住。
从那天以后,阿夏表现得一切自然,和往日并无不同。除了,不再发声。是的,她好像忽然就哑了,说不出一个字。很多人来劝她,但实际上她表现得很正常,和他们用笔纸交流,还会笑。
于是,阿夏爸爸和阿赐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得出的结果是,伤痛郁结,心里终是对外界有了抵触,不自觉的借此反应……要想恢复,得保持轻松心情、看淡一些事情。
听到心理医生说,是因为伤心所致,阿夏爸爸和阿赐顿时明显松了口气,让医生很是莫名。阿赐无奈一笑,“与其说我们怕她太伤心,倒不如说我们担心她不懂发泄。要是发生了这样的事,她表现得一点事都没有,那才是……”
担忧地叹一口气,看向乖乖静立在门外的人影。
虽说如此,但也不能放任阿夏就这样一辈子不说话。于是,阿夏爸爸和弟弟商量一番,打算将她带到德国,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让她不得不踏出一步,走出她自己划下的圈子来。
阿赐只说带她出去玩,放松放松。
他们去了南德的一个小镇——calw,是黑森林北部的一个小村落,悠闲舒适。住在Jutta的一个朋友家里,一座十分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
Jutta温柔一笑,给阿夏解说这里的风俗特色——据说这里有最传统古老的房屋建筑和专业的能工巧匠,小镇不大,1个小时能走个来回,这里的老城和广场都非常漂亮,等等。只希望她能快点融入这里。
她提议:“不如明天我们去黑森林散步吧,空气很好,风景又漂亮。”阿赐当即万分支持,立马上网查找一条合适的徒步路线。
在黑森林徒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德国人把所有事情都条理化,也包括徒步。不仅可以在网上直接查到徒步的路线,而且当地有非常简单容易识别的标志,只要跟准标志,在森林里就不用担心迷路。
阿赐挑选了一条不到三公里的路线,只是随便看看风景,不用走多远。出门前,Jutta拉着阿夏一起去厨房准备了不少吃食,权当去野餐了。
宽阔的直道,两列往前延伸不断的高大树木,遮住直射而下的阳光,落下零碎的光影。小轩和小语两个小鬼头,牵着手,一路唱着《schnappi》这首可爱的德国儿歌,笑声不断。阿夏也专注于脚下金黄的落叶,踩出清脆的声响,心情不错。
一行人在森林里走了很久,一路也不见其他人,不自觉就丢了一开始的那份悠闲,越走越快。两个小孩开始喊累了,阿夏也落在末尾,没有什么精神。
阿赐略一皱眉,心里有些烦躁,暗暗责怪自己考虑得不够周全。阿夏和两个小屁孩蹲在后头打手势偷偷密谋什么。突然,就在阿赐一个闪神之时,两个小影向他扑来,直夺那个装满吃食的袋子。待他反应过来,小轩和小语早就跑开,和阿夏分食战果了。
阿夏吃着一块面包,看向他,笑眯眯的狡黠。
阿赐看见,笑着一摊手。
吃饱喝足后,几人也休息够了。又再次启程,慢悠悠的。终于在一个多小时后,视野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一大片开阔的草坪,阳光像金子一般洒落,美丽至极。不禁舒了口气。
后来,阿赐两夫妻才是真的带阿夏逛逛,熟识一下这个小城镇。
但凡德国的城市,甭管多小,都有两个广场,一个叫marktplatz,一个叫europaplatz,通常这两个广场都是城市的中心。而这里,竟然树了块牌子说——拒绝酒精!实在太让人不敢置信了。
颇为爱酒的阿赐指着这牌子笑得欢,一旁阿夏也很配合,弯弯唇角。
小轩很高兴大家能一起出来玩,一路上都是跳着走的。他吵嚷着要吃蛋糕,拉着阿赐就要走,有时又一个人不知跑到哪去。小语又学着哥哥闹。总而言之,一个字——乱。阿赐顾得了这边,那边又不知怎样。
Jutta哭笑不得,转头对老公说:“干脆你带好阿夏,两个小孩交给我。”这样分工了,总没这么乱。
可等阿赐转头去拉阿夏,却发现,那个一直跟在后面的人影不见了!
Jutta看他这样担心,便宽慰道:“没事的,小镇不大,她很快就能走回来的。”
“可她是一个超级大路痴!”那话一点也不能让阿赐放心,只是皱着眉。
对于自己认路的程度,阿夏向来很有自知之明,她也调侃过自己——要是她被绑架了,就算运气好给她逃脱,跑到了家附近,她也不知道怎么回去!
曾经的的玩笑话,此时阿赐是一点都笑不出来。他一脸烦躁,急急地四处找人。虽说他们本就有打算丢下她一个,强迫她在陌生的环境里讲话,但那是他偷偷在后面看着的情况下呀!不带这么突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