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义卖(1 / 1)
宴会散去,王妃将登记好的小册子交到慕青汐手中,柔声笑道:“你将这个册子收好,义卖的事情我也一并交给你了,到时候一共卖了多少银子,用做了什么用途,给我一个说法就行。”
慕青汐见她面色有些乏累,连忙扶着她回房,边走边问道:“婆婆,你就不怕我贪墨了那些银子?你还真放心我。”
王妃扑哧一笑,嗔道:“你做事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去吧,放手去做,我信你。”
对于王妃全心全意的放权于她,慕青汐满心都是感激,轻轻一笑,也不再多话。服侍着王妃休息了,才转身出来。
匆匆用了几口饭,就让墨香将收来的首饰一一包好,坐了轿子就又去了一趟玉记首饰铺。
这样的好事,自然不会便宜旁人,她将胡掌柜叫来,把登记好的小册子连同首饰一并交给了他。
胡掌柜饶是见惯了各种精美珠宝,此时这么多式样精美的首饰放在面前也不禁呆了眼,呐呐说道:“世子妃,这些是?”
慕青汐说道:“你在店内收拾出一个大一点的场地出来,将这些首饰一一摆上,外面挂一个显眼的横幅,标明是义卖,店门口记得要张榜,写清楚每一样首饰的来源,卖出几何。最后义卖结束后,总收入标在最后,给了谁,一定要清晰透明。”
她每说一句,胡掌柜就恭谨的答应一声。
末了,慕青汐弯唇一笑:“胡掌柜,在卖这些东西之前,你还不赶紧将这些首饰的图案描绘下来?这可是上层贵族间,今年最流行的款式了。”
胡掌柜如梦清醒,大喜过望:“是,小人立即去办。”
金银首饰店,除了要求做工以外,花样子的新鲜与否,则是头等要紧的,如今这么多款式最精巧的首饰放在眼前,不赶紧描绘下来,那就真是太可惜了。
慕青汐离开首饰店,又去了一趟成衣铺。这次义卖的事情又让她想到了另一个节约成本的好办法。
虽然青布和帆布的成本不高,但好歹也是成本不是。再加上请绣娘的费用,多少也是一笔开支。
好事要做,成本也不能浪费的太多啊。
卓掌柜见到她过来,连忙行礼,慕青汐问道:“绣娘请的如何?”
卓掌柜答道:“绣娘们一听是给灾民们做东西,都很积极,而且要的工钱也不多,如今已经招到了十五名绣娘,今天傍晚前就能交来第一批活计。”
慕青汐很满意的点点头:“卓掌柜办事真利落。”
卓掌柜赧然:“不敢,不敢。”
慕青汐含笑说道:“卓掌柜不必过谦,今日我过来,是想到了另一个可以节约成本的办法。”
卓掌柜眼中一亮,“世子妃请讲。”
次日一早,帝京城的百姓就发现,玉记成衣铺的大门口摆了一个摊子出来。摊子左边放置了无数套青色的衣裤,而另一边则放置了十几套墨绿色的厚重物品。
掌柜先让小厮敲锣打鼓将周围的百姓吸引过来,然后朗声说道:“诸位街坊邻居,今日我皇朝因为洪涝受灾,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我玉记成衣铺虽然店小势微,但也愿进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他指了指摊子上所摆的衣物,继续说道:“卓某不才,虽然想多捐些钱物,但一人之力甚微,即便倾家荡产也救不了几个人,但是街坊邻居若是一同努力,就能救助更多的灾民。这些衣物是卓某请绣娘连夜赶至出来的,一套只要二十文钱,那边是可以栖身所用的帐篷,一顶只要五十文钱。街坊邻居们可以自由购买,所购之物我们会有专人送给那些灾民。而且每一位购买过衣物的朋友,我们都会张榜明示。而且卓某在此承诺,所得银钱扣除成本,剩下的全部捐献,不留一文盈利。”
这时店中的伙计将一张特大的纸张贴在墙上,纸张上方清晰的写着四个大字:积善榜。
二十文钱在帝京脚下,连包子也未必能买几个回来,更何况是一套衣物。何况这不仅是做好事,还能上榜扬名,再加上卓掌柜也说了,即便能有盈利,仍会做捐助。
很多百姓听后,有那些心善的,已纷纷掏钱开始购买起来。有些银钱多的,就买几套衣物或一顶帐篷,旁边的小厮就将他的名字写在榜上,另作好记录捐了几套。
捐过的人站在一边沾沾自喜,没出几个钱就能得到扬名的机会,街坊邻居来来往往都能看到,顿时觉得极有面子。
而金银首饰店这边,胡掌柜也依言摆出了义卖的告示,顿时也吸引了无数京中那些有钱的贵妇们。
京城中有钱的土财主们很多,但是很多上流贵妇们所戴的首饰花样她们是无缘一见的。今日一见这么多精巧繁复的各式珠宝呈现在面前,不禁人人都露出了艳羡的神色。
但是胡掌柜更加精明了几分,知道这些珠宝若是估价只怕未免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他干脆将这次的义卖做成了拍卖形式,价高所得。
反正那些有钱人的荷包一个比一个鼓,一听这些珠宝都是王妃诰命们戴过的,都恨不得立刻将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的买回家去。
所以这场义卖最后的结果就是,拍卖来的银子,比预期高了十倍不止。
那些土财主们怀中揣着心爱的首饰,看着墙上积善榜上自己的名字,人人都满意而归。
而胡掌柜更是红光满面,笑的意得志满。
凌惟阳这边手脚也很快,帝京城各个略有名望的酒楼,他都一家发了一张帖子,言明此番饕餮盛宴,是除了与众多名家一同切磋技艺外,还会有宫中御厨一同参与。除了切磋技艺外,此番也是为了灾民做义卖。
许多名厨对与宫中御厨一起切磋技艺这一条感到很有兴趣,何况还能为灾民做义举,各家酒楼几乎都一口允诺。
时间就定在发了帖子之后的二日后。
庆丰斋与得意楼之间搭了一个巨型台子,可容纳五十人左右。
来参加的人是预先报过名,做过准备的,加上宫中的御厨,一共二十名顶级大厨。
因为主持者是豫王凌惟阳,所以京中的权贵很给面子的来了不少人,再加上那些酷爱美食的,顿时将这个巨型台子围了里外三层。
凌惟阳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将天裕皇朝赫赫有名的几位美食大家也请来做了裁判,何况又有宫中御厨参与其中,所以这场美食大宴变得极有看头。
司仪一声令下,二十名各大酒楼的掌厨们纷纷开始动刀,虽然今日的主题是为了灾民而做的一场义卖,但身边都是誉满京城的顶级大厨,人人都存了一试高下的念头。更何况皇宫大内御厨也在其中,都想着能与御厨一拼高下,才不枉来此一遭。
得意楼派出的仍是白氏,她一个女子站在清一色的男厨中,不免多了几分紧张。
当她看到看台下头戴帷帽,但身材一眼就能看出是谁的时候,不禁心中暗暗定了下来。
手起刀落,稳稳当当的切起了配料。
时间限定为二个时辰,从巳时初开始,午时末截止。中午太阳升高,天气灼热起来,虽然搭有凉棚,但仍是觉得闷热之极。
此时已不断有各种香味飘了出来,看台下的人不禁咽了口唾沫,看看时辰,也快到点了,都强忍着腹中的饥饿等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终于在一声清脆的锣鼓音后,台上所有厨师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一个个将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装盛好,端到了裁判席上。
评审共有六位,就是那几位誉满天下的美食大家。别人的话也许没人会信,但是这几位在美食业界中,都享有盛誉,所以请他们六位来做公证,无人不心服口服。
第一位厨师所做的名为:龙凤呈祥。主料是鲤鱼与香酥鸡制成,鱼肉烹制成宫保鱼丁、糟溜鱼片、香茄鱼条和馏鱼腐,分别对衬围摆装盘成整鱼形。
六位评审一人夹了一筷箸,却发现每人所夹的部位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分别有鲜、香、酸、辣、甜、咸之分。
六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所有的菜肴一一呈现了出来,各种风味,各种类型无不争奇斗艳,但求尽善尽美。
御厨是建州人,拿手的特色菜就是令皇帝和太后都赞不绝口的“满坛香。”今日大赛,他所做的也是这道菜。
一只颜色形状均古朴的褐黄色坛子,一揭开来顿时香气扑鼻。只见坛子里满满当当的围着无数种材料,御厨含笑说道:“我这里坛子里,有鸡鸭、羊肘、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鱼唇、鱼翅、海参、鲍鱼、干贝、鱼高肚、鸽蛋、香菇、笋尖、竹蛏等等。十八种主料,外加十八种配料而成,在经过慢火煮炖二个时辰,才有这样的味道。”
几位评委瞪大了眼睛,四周围观看的人也纷纷伸长了脖子。都恨不得此刻就冲上台,一人先尝上一口。
几位评审一人品了一小碗,方才缓缓点了点头,叹息说道:“御厨不愧为御厨,果然经验老辣。”
御厨傲然一笑,他几十年来就倾淫在这道菜上,若果再做不好,又岂能当上御厨。
白氏是最后一个将菜端上来的。
洁白无瑕的大海碗,清澈见底的一碗汤,汤中飘着数片白菜叶,不见丁点儿油星。
六位评审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留着长髯的老者问道:“敢问这位大嫂,这道菜叫什么?”
白氏淡淡一笑:“开水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