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我只是一个马球手 > 第9章

第9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屋顶上的男孩 极品流氓 千古洪荒第一人 彪汉 未应闲 请你说爱我 灰翅天使 天残拾芳录 爱情卡拉战 出轨皇后

此时天色将晚,皇后先回宫去了,观战的部分大臣和贵妇们也都已经叩辞出宫,只有安乐公主搀住皇上的手臂一个劲地撒娇。

皇上特意降旨留下三省长官,还有李隆基、崔浩到神龙殿小宴。

神龙殿离鞠场不远,向南走到功臣阁,再折而向西穿过两道宫门便是。今天皇上兴致极高,连步辇也没有坐,率领众人一路步行而来。

“渴死了。”皇上一进神龙殿便高声笑道。“快拿些喝的来。”

“皇上,我让他们准备了冰凉的百合汤给您解渴,您怎么赏我?”安乐公主伏在御榻边上,一边为皇上捶足,一边在说笑。

“赏您一个大呆瓜。”说着,皇上将一盏百合汤一饮而尽。“痛快得很。赏众位爱卿每人一盏。”

这百合汤被用冰冻过,桶形的瓷茶盏外面已经结满了水珠。这一盏冰水下肚,不知在座的哪一位就要一命归西了。崔浩见李隆基正在近旁用探寻的目光望着他,他没有办法对他讲什么,只是微微地摇了摇头。与此同时,他的那盏百合汤被他倒入袖中。

李隆基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的表示。生死由命吧!但崔浩高兴地发现,当李隆基转过身去的时候,他的袖子也已经被浸湿了一大片。

最多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该见分晓了。崔浩用目望去,留下侍宴的大臣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双手都端端正正地放在膝上,这些老少不一,丑俊不等的大臣,哪一个是今日当死的人?莫非安乐公主今天并没有动用那些毒药?

正在崔浩胡思乱想之际,他忽然听到一声仿佛是被人扼住喉管的闷叫。是谁?大臣们都已经站了起来,挡住了崔浩的视线。

“皇上发病了!”安乐公主一声高叫。

只见皇上滚倒在地上,头部像是被什么人大力向后拉住一般仰起,粗大的喉节指向上天,身子也弓了起来。

弑君之罪,诛灭九族。尽管崔浩没有什么族人可以被诛,但自己的命也很宝贵。在一片慌乱之中,崔浩退进了神龙殿的偏殿里,从怀中取出那个小瓷瓶,努力控制住战抖的双手,在烛火上重又用蜡将瓶口封好。

等一会儿一定会闭门搜捕罪犯,带着这样东西就是告诉搜宫的兵士自己是投毒之人。崔浩见门边没有人注意到他,他偷偷地将瓷瓶塞入架上的一个锦盒之中,然后轻手轻脚地溜出房门,沿着花木扶疏的回廊向宫门退去。

突然,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了他的臂膀。“混小子,你这时候逃走,投毒的人就会指定你是罪犯,我保证你活不到明天。”李隆基的声音里面有几分紧张和一丝狠意。“跟我到里边去。”

“皇后驾到。”

众大臣闪向两旁,让皇后来到皇上面前。

“御医来了吗?”皇后问道。

“臣在,皇上这是……。”当御医看到皇后骇人的目光时,他那经验丰富的嘴巴像是被铁钳夹住一般,一下子严严实实地闭住了。

“皇上这个癫痫的症候早已经发作过几次。”皇后的声音哀伤而有力。“这一次终于没挺过去。”

“皇上,……”闻听皇上殡天,阶下众臣理所当然地哀声一片。

“住口。”皇后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无人能比。“我还没哭,你们号什么。你们都是大唐的重臣,世代受国家恩典。如今皇上殡天,你们应当拿出应急之策来,保住大唐江山才是。”

见众人哀声渐止,皇后道:“宗楚客。”

“臣在。”宗楚客越众而出。

“马上关闭宫门。谁若是走漏皇上殡天的消息,抄斩满门。三省长官都到武德殿候旨,孤很快就过去。”皇后的凤目这时落在了崔浩的身上,只吓得崔浩冷汁直流,此时他有些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了。只听皇后道:“今天在这里的人都辛苦一些,留在宫中帮助办事吧。”

16

“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不,王爷。小人只是害怕。小人第一次进宫来就遇上这等事,小人实在是怕得要死。”崔浩终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重又镇定下来。他不能对李隆基讲任何事情,尽管他对李隆基很有好感,看起来李隆基对他也不错。然而,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他年轻的头脑中终于也有了一些必要的经验和慎重,在没有看清事态的发展之前,他应当闭紧双唇。

李隆基并不是个好打发的人。“我换个说法,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知道些什么?”

“小人什么也不知道。”

“你知道今天皇上要被毒死。多谢你的好意,你不想我也被毒死,你救了我,是不是?”

“王爷,请您不要这么随意地猜测,我当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你想知道,等出去之后小人一定把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崔浩的心中有些慌乱,好在他还能够控制住自己。他的心中此时有几分悔意,还有一丝的自得。他的一番好意却让他在李隆基面前露出了马脚,真是见鬼!他那位愤世嫉俗的师傅曾说过:什么是好意?好意就是一种愚蠢的软心肠,是为自己种下祸患的根苗。这话崔浩以往还有些怀疑,如今他相信了。

崔浩感到自得的是,他聪明地拉住了李隆基,如果李隆基能活着出宫,他一定能把崔浩也带出去,因为,此时李隆基如不去告发他,李隆基就已经成为他的同谋了。令崔浩安心的是他忽然又想到了一个极有趣的问题,皇上的死是不是对李隆基有好处,否则他为什么要冒险不去告发自己?

由于宫门已经关闭,内外交通断绝,宫里面的人手就显得有些紧张。李隆基和崔浩被派在神龙殿中与安乐公主一同守护皇上的遗蜕。

皇上僵硬的头部仍在向后仰起,身子没有办法放平。如果在民间,最简便的办法是折断颈骨,但眼前的是皇上,这几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没有胆量做出这种决定。最后还是李隆基将皇上扶起,让崔浩在皇上的颈下垫了一只瓷枕。

“皇后呢?”李隆基轻声问坐在一边吃茶的安乐公主。

“皇后在武德殿召见三省长官,研究应急对策。”安乐公主面对亲生父亲的死并没有多少哀伤,她的脸上显现出来的只有紧张。

“储君是谁?”见安乐公主蹙起双眉盯住自己,李隆基乖巧地说道:“我还指望姐姐照应我哪。”

安乐公主没有作声。毕竟李隆基是相王的儿子,安乐公主再蠢也不会向他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她的心中确实在惦念着武德殿中的情况,不知母后能不能立她为皇太女以承继大宝。

武德殿中的消息陆陆续续地传了过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印信和皇上的御玺已经全部送入武德殿,皇后和诸位宰相就在武德殿里集中办事。

发布的第一道旨意是命左监门卫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率兵五百人星夜赶往均州,将前太子谯王李重福监禁起来。

第二道旨意是征调府兵五万屯驻长安城外,分别由驸马都尉韦捷和韦灌、左千牛中郎将韦錡、卫尉卿韦睿、长安令韦播、郎将高嵩统领,以备事变。由中书舍人韦元率左、右金吾卫檄巡长安街市,以防宵小作乱。

没有关于储君的消息。

17

六月初三日清辰,宫中传召太平公主进宫。

“有没有传召相王进宫。”太平公主问来传旨的太监。

“没有,只召公主一人进宫。”

皇上驾崩的消息太平公主刚刚得到,皇后的旨意跟着就来了。事情变化得太突然,完全出乎太平公主的意料之外,她对此根本就没有准备。韦氏如此性急,这么快就下手了,这是她始料不及的。

好在只召她一人进宫,这完全有可能是韦氏要争取她的支持。如果同时召相王和她一起进宫,事情就危险了。

“慧范大师在门外候见。”

“公主。”慧范面色如常,健步如飞,显得非常的镇定。“大事已出,请公主务必敷衍过这几日,不要意气用事。过后一切都好设法。”

太平公主的心中也很明了,此时不是发难的时候。

见太平公主当着众宰相的面向自己跪下行大礼,韦皇后的心中有说不出的痛快。

“国家不幸,遭此大难,皇后宜不拘小节,便宜行事才好。”太平公主在替韦皇后操心。

“是啊!皇上在世的时候总是说起妹妹你,说你才是国之栋梁,你的才干不是台阁中人能比的。妹妹如能帮助稳定住大局,此社稷之福也。”说着韦皇后竟也向太平公主敛衽一礼,太平公主紧忙拖着胖大的身子再次跪倒在地。

“遗诏有了么?”坐下之后,太平公主问。

“糟了。先君殡天,没有遗诏像什么话。”韦皇后大惊失色。

“皇后宽心,此事不难。有一个人能办此事。”

“谁?”

“上官昭容。”

这位上官昭容名叫上官婉儿,是大诗人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被诛之后,武太后将年幼的上官婉儿养在宫中,跟她学习政事。上官婉儿有许多地方很像当年的武太后,在处理政事方面极有天分,成为武太后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先皇登基后,将上官婉儿纳入后宫,封为婕妤,不久又晋封昭容。

有关上官昭容的才能韦皇后也十分清楚,太平公主提出让她帮助起草遗诏,可谓是上佳人选。

太平公主推举上官昭容有她自己的想法。这个上官昭容也是个好揽权的女人,她们二人可以在遗诏中做些手脚,为它日之事留些地步。这是韦氏一族缺少大才的地方,如此重要的事情竟轻易地交给了对手。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