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宅斗神烦 > 102 番外:风骨贤妇赵晴安

102 番外:风骨贤妇赵晴安(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狼爸来袭:腹黑萌宝求点赞 琉璃海 重生之家族诞生 全才狂徒 零魂师 独战九天 都市至尊神医 血殇迷言 爱上甜点的条件 妖孽宝宝:妈咪偷个皇上回家养

我叫赵晴安,是赵家的嫡女。

若是早上一百年,我这赵家嫡女的身份也是极尊贵的,但到我这一代,赵家却确确实实的败落了。

书香门第,最讲究的便是那门风。虽说到了我们这一代,我赵家已经是家业凋零、人丁稀薄,但唯难改变的便是这门风。爹爹娘亲对我和哥哥两个,教养方面还是极其用心的。

爹爹身为男儿,又没有个兄弟,那时我赵家嫡系便只有他一人。他为了保住赵家这点产业,也算是费劲了心力。只是爹爹一人独木难支,旁支兄弟又虎视眈眈,这赵家,到底是一日不如一日。

我的娘亲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做赵家妇虽说没有享过福,但却是个当之无愧的贤德女子。那时祖奶奶还在,娘亲她晨昏定省从来不会偷懒,祖母斥责她也从未辩白过半句,对待父亲的两个妾室也从不妒忌。祖母、父亲病重在床时,她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实在说不清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后来,爹爹在三十几岁就因操劳过度英年早逝,祖母受不住打击几日便跟随而去。家中两桩丧事一办,顿时萧条了很多。

原先的时候,我也曾因为娘亲过于宽容忍让而觉得她过于懦弱,但爹爹一死,那些旁支兄弟来闹事,娘亲却紧搂着我与哥哥据理力争,到底存下了赵家这点家业。

爹爹的那两个妾,都被娘亲好好的打发了。临走的时候娘亲想多少给予她们一点东西,却尽被她们婉拒,最后几乎是白身走出了赵家。也是那个时候,我才有些明白,原来对有良心的人宽容忍让,真的是会有回报的。

随后的几年,娘亲守着我与哥哥两个过日子。虽然艰难,但总还是有个依靠。

就这么过了两年,那年冬天异常的冷,哥哥和我两人都生了病。娘亲守在我们两人身边,日夜不休的勉力照顾着,生怕我们出了什么事。

那时我真以为我病得就要死了,但我却活了过来。死去的,是我那聪明懂事的哥哥。

爹爹死时,娘亲她虽然心中难过,但到底还有哥哥在旁,心里还存着希望。但哥哥一死,娘亲她就像瞬间老了十几岁,整个人都变了。

就连我,也几乎不敢相信。我那聪慧过人的哥哥,我那懂事孝顺的哥哥,真的没有熬过那个冬天。

办完哥哥的丧事,家中反而热闹了起来。没有了男丁,我和娘亲再也没法守住赵家,那些旁支亲戚找上门来,说了很多没头没脑的话。

那时我也只有十几岁,虽然有些不明白,但也知道这些人都没安好心。那些日子,他们甚至寻来了媒婆,想要将我娘亲这个寡妇打发出门。

可赵家妇人岂有再嫁之理?娘亲马上搬出家规,并剪下一簇头发表明心意。总之,再嫁,是不可能的。但若是这样就能让他们死心,那我们也太天真了。

娘亲那时每晚都好好检查门窗,将门窗关严关紧。我们入睡都身着简单的衣物,生怕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娘还去找了赵家长老做主--但说是长老,也不过是几个辈分高的旁支老人,也难为娘亲与我说上什么话。我赵家嫡系,确实是无人了。

在那些人的压力下,我和娘亲搬出了主屋,搬到了偏院。那日娘亲一个人在小院内站了很久很久,默默地看着主屋的方向。

我们的日子过得更是加倍艰难,但娘亲却没有放松对我的教养。她让我将《女四书》全部背熟并字字句句讲解给她听,并要我发誓,日后出嫁为妇,必定要做一个孝顺知礼、贤淑不妒的贤德妇人。

娘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便是“规矩”“嫡庶”“本分”六字。娘亲说乱了规矩便乱了家门、不分嫡庶便错了尊卑、不守本分便偏了妇道。她要我日后对公婆曲从尽孝,对夫君恭顺听从,对夫君的妾室要宽容但不纵容,一刻也莫要忘了我赵家女的出身,做个人人夸颂的贤德妇人。

娘亲不但教了我为妇之道,还毫不吝惜的将她的治家之能尽数传授给我。但娘亲也告诉我,如今这世道,女子不是有才有德便能行得通的,还得看那天意,看那时运。

只是我却没有想到,我的时运竟会如此不济。

族里有个男子,年纪大约只有三十几岁,记不清是族叔还是族兄。娘亲对我管教甚严,我一个待嫁闺中的女孩儿定是不能见那些男子的,所以我也只是听过他的声音,知道他多少来过几次。

那天他与娘亲在外头争辩,我怕娘亲责骂,只敢躲在后面听着,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等那男子走了,娘亲进来抱着我一抱就是好半天,许久都没有说话。

随后的几天又来了好几个人,有的还带了不少值钱的物件,有人提到我的名字,还有人又向娘亲提起了改嫁二字。娘亲是又气又怒,最后忍无可忍将那些人尽数赶了出去。然后她在屋内默默坐了半天,自己一个人走了出去。

这些日子非到万不得已,我没见过娘亲出过几次门,所以这次确实令我吃惊。

娘亲带回来一个有些富态的女人,让我出去向她行个礼。那女人饶有兴趣的上下打量我一番,然后点点头就离开了。

我有些心慌,总觉得那个女人有些不对劲,但娘亲却说没事,让我直管放心。

但我心里还是十分不安,那女人打量我时的神情娘亲没有看见,我却看在眼里。我有预感,绝不是什么好事。

又过了些日子,那女人又来了,和我娘亲商议了些什么,娘亲就面带喜色的跟着她出了门。随后他们又带了些人来,上上下下的打量了我一番。

现在想来,那些人定是买通了媒婆,将我娘亲给骗了。到头来,娘亲盼着的三媒六聘没有等到,亲事已定,只等来了一纸纳妾文书。我这个赵家嫡女,由赵家长老们做主,媒人牵线,许给了秦家公子为妾。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骗过我娘亲的,但我娘亲一个足不出户的妇人,要骗过她难道很难么?我可怜我的娘亲,她真的是全心全意的为我好,为我着想。

得知真相后,娘亲哭闹了一场,随后就将自己关在房里,不肯见我。

出门的那天秦家派了一顶小轿子来接我,上轿之前我最后一次见到了娘亲,她看起来憔悴极了,双眼深深地凹陷了下去,可见这些日子里她不知道受了多少折磨。

我叫了一声娘,哭着扑进了娘亲怀里,娘亲紧紧搂着我,泪水一滴一滴落在我的头发上。顿了片刻,娘亲她抹去我脸上的泪水,看着我的眼睛说:“晴安,你可记着!就算是做妾,也莫要失了我赵家的风骨!”

我的泪水猛地流了下来,将那句话深深记在心里。但我没有想到,那是我听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嫁进秦府十日后,我便得到了娘亲悬梁自尽的消息。可笑我身为秦府的妾室,竟然连出府服丧的资格都没有。

我能做到的,便是继承娘亲的意志。守规矩、守本分,像娘亲所说的那样,做一个贤德的妇人。

至于我的夫君,我只能说,我万万没有料想到我会嫁给这样一个人。他好色成性不说,还极其不孝,在外面的名声更是臭不可闻。我身为妾室,不能挑剔我的夫君,但我心里对他,确实是无法喜爱起来。

但作为女人的无奈,就是在面对这样的夫君时,也要无条件的顺从。在我心里,无论如何他都是我的夫君。赵家女儿必须从一而终,他是我这辈子唯一的男人。

我坚持每日去向老太君请安,随时注意自己的仪态,每时每刻都记着我妾室的本分。我知道哪些丫鬟们在背地里笑我,但我不在乎,我直管做我自己便是。

老太君很喜欢我,因府中没有主母,便将府中事务交予我管。我心存疑虑,所以再三推辞,但最终还是犟不过老太君的坚持,暂代主母之职。

我心里觉得自己是逾越了,只盼着赶快娶进新主母,也好卸了我的责任。

然而我一等就是好几年,在这期间我怀了一胎生下了静姐儿,才迎来了主母的花轿。

我领着静姐儿去拜见主母的时候,心中其实还是有几分忐忑不安的。但在见到榻上那个女孩时,我心中所有的不安都随着她脸上的笑容消散,莫名的感到有些安心。

不过和我所想的不同,夫人她似乎并不像个名门淑女,举止行动甚至有些小家子气。我不大明白,我以为像陆家那样的名门教养女儿应该是极为严苛的,但看着却并不像是那么回事。

这位夫人却是个极为宽仁的性子,来了不多时日便主动将戏子所生的香姐儿收为嫡女,对待我们几个妾室也是极为宽容。我心里对这位夫人多了几分敬意,便越发想让夫人主持中馈,想早些卸下我的责任。

但夫人的反应却和我想象的不同,她似乎很苦恼与我相见,还将静姐儿抢走了一段时日。也许是因为我的坚持令她为难,我明显的感到她并不喜欢我。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那天,因为与吴姨娘争执的缘故我在老太君那里罚跪,夫人她过来和我稍作交谈,我注意到她那时看我的神情有所改变,虽然她并没有对我多说什么。

那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我没想到她居然亲自来找我。她话中的意思我懂了,身为陆家的女儿她必定知道些什么,秦家,要完了。

那日过后不久,吴姨娘被赶出了府,秦寿被抓进了狱中。我睡不安寝、食不知味,我赵家女儿不怕以死殉夫,但我的女儿--我的静姐儿怎么办?

静静坐在床边,我想起了我的娘亲,想起我这些年的经历。对于秦寿,我没有半分好感,即使是身为他的妾室也没办法让我对他多喜爱几分;对于秦家,我所尽的就只有守规矩、尽本分,身为妾室的尴尬地位让我与这整个秦府格格不入。最让我纠结的是,我一心想要做贤妇,但身为秦寿的妾室本身就与贤德有悖。我想起了夫人对我所说的那些话,我真的是个助纣为虐的女人吗?

夫人她说的没错,也许我,从一开始就错了……我错了,娘亲也错了,但我还有静姐儿,我不能害了我的女儿!

于是我去找夫人,将静姐儿托付给她。我知道,那个笑得格外温柔的女孩儿一定会遵守她的诺言,将静姐儿教养成为虽不是最好、但却最幸福的女人……

等待我的,是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但我却发现,这对于我来说却并没有那么难熬。我的心中是从未有过的轻松感觉,前半生太累太累,确实是该歇歇了……

这真的,是一个极好的归宿吧……

目 录
新书推荐: 掠吻尔尔 逍遥无敌天尊 偷偷结了婚,疯批前任他又争又抢 七零,我的目标是气死绿茶养女 江北往事录 权狱无间 都市奇异录之人狐传奇 娇娇一胎多宝,五个大佬争当爹 火红年代:女知青送上门,我靠种田养家 浪子生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