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吴家出事(1 / 1)
赵姨娘出去后很快便被丫鬟们领到后宅见静姐儿去了,路上她一直愣愣的不说话,直到见到自家姑娘才好了点。静姐儿有一个月没见到娘亲了,当然是既激动又高兴。不过静姐儿不愧是赵姨娘教出来的,居然忍耐着没有哭出来,也没有当即就扑到娘亲怀里,而是很端庄很娴静的被丫鬟领着走了过去。
君瑶不到,赵姨娘不敢擅自领走静姐儿。不过君瑶也就比赵姨娘晚了两分钟,到了之后,静姐儿甜甜的看着君瑶唤了一声娘亲,然后声音软软的说:“静姐儿要跟着姨娘回去了,不过还会回来看娘亲的。”
看着静姐儿懂事的可爱小模样儿,君瑶心里真有几分舍不得。不过她也知道,自己这样霸着静姐儿也不是事儿,还是把静姐儿送回亲娘身边为好。蹲在静姐儿面前,君瑶摸摸她的小脸蛋笑着说:“好,娘亲可记着呢,到时候可要给娘亲带礼物哦!”
赵姨娘看着静姐儿和君瑶皱了皱眉,张了张嘴要说话,瞧见君瑶身后跟着的千寻,还没说出口的话吞了吞又咽回去了。她的举动千寻都看在眼里,不由得嘴角轻哼出声。想也知道赵姨娘刚才想说什么,无非是“不合规矩、有损体面”之类。
君瑶又叮嘱了几句,还让丫鬟把香姐儿抱来,两个小姐妹道了个别。然后君瑶站起身来,深深的看了赵姨娘一眼。
赵姨娘冷不防打了个寒战,她不是个傻的,明白君瑶眼神中的意思。但她心中也不是一点怨气都没有的,最起码有一点她没想通,明明她是最守规矩最讲嫡庶的,为什么夫人貌似看她很不顺眼呢?
君瑶不管她明不明白,她该说的该做的都已经差不到多了。其实君瑶也有些想不通,为什么赵姨娘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每次来她这里请安请罪都得惹得她一肚子气……而且更麻烦的是,虽然每次倒霉的都是赵姨娘,但这个倔强的妾室反倒越挫越勇,君瑶倒有点怕这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女人了……
送走了赵姨娘和静姐儿,君瑶和千寻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一丝苦笑。但愿赵姨娘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君瑶的日子也能过得轻松点。
赵姨娘的日子过得永远都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而吴姨娘心中的牵挂也从来没有割舍得下的时候。因为赵姨娘管的紧,算算日子,自君瑶那日生日宴,也有一个多月没回家里看看了,吴姨娘是一天比一天睡不着觉。
实在忍不下去,吴姨娘没办法只好再让春杏冒险回去看看。这次主仆俩花了好几天时间准备,走什么路、从哪个侧门出去、打点哪一个看门的护院全都安排好了,这才让春杏顺顺当当的回去了一趟。
春杏一回来,还来不及喝口水歇会,吴姨娘就焦急的拉住她问东问西。听到主子的询问,春杏皱了皱眉,没开口回应,这让吴姨娘觉得有点不对劲。
“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吴姨娘的语气里透出了一丝难掩的担忧,她想了想,忐忑不安的问,“难道我娘亲的病越发厉害了不成?”
“不是……”春杏赶忙摇头说,“您的娘亲还是老样子,药也还常吃着,没什么可担心的。其实家里倒也没有出什么事,只是您弟弟青儿他有些话对奴婢说了……”
听到家中没有出什么事,吴姨娘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听春杏提起青儿,吴姨娘皱起了眉头,赶忙追问:“青儿都说什么了?”
“青儿他说这几日吴大郎有些奇怪,不怎么出去吃酒,还常带些外人回家。”春杏皱着眉头,颇为疑惑的说,“青儿还说那些人看着都不像什么好人,还有几个男子老是盯着红儿看,盯得青儿红儿两个孩子都有些害怕。”
吴姨娘闻言脸色有些变了,她沉吟片刻,突然抬头对春杏说:“春杏,你说我那哥哥是不是在打红儿的主意?”
春杏闻言,惊得话都说不出来,半晌才应到:“怎、怎么会呢?吴大郎虽然为人差了些,但红儿到底是他亲妹子啊……姨娘您一定是想多了,哪儿会有这等事啊……”
“呵……”吴姨娘闻言,苦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眼角含着泪光说道,“我的哥哥若是知道心疼妹子,那上次那一巴掌敢情是做梦不成?若是没有我接应着家里,哥哥他只恐早弃了老娘,卖了弟妹,自己逍遥快活去了!”
春杏闻言瞪大了眼睛,她缓了缓才应道:“那这究竟该如何是好?”
“我不知道……”吴姨娘到底说的是气话,心里也是没底的,想了半天,她叹了口气说,“如今我们人不在家里,看也看不住。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知道吴姨娘心里觉得苦,春杏觉得鼻子有点酸,忍不住说道:“姨娘您真是太不易了……”
吴姨娘看了她一眼,叹口气说:“日子难过,现在当务之急还是有个孩子。若是有了个儿子,那我在这府中的地位自然不同。到时候我去求求老太太、老爷,说不定还可以把娘亲弟妹接进府中呢……”
“是啊……”想起这个,春杏也觉得有了希望,赶忙点头说,“姨娘说的是。少爷如今也是三十几岁的人了,膝下只有两个小小姐。若是您得了儿子,那可就算立了大功,到时候还不是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姨娘您的娘家人自然也有靠了……”
听春杏这么说,吴姨娘的心情也好了一些,嘴角流露了一丝笑意。她又想了想,还是叮嘱春杏说:“上次我离家时给了青儿一个镯子,让他有要紧事去秦府偏门找我。你且看顾着点,打点一下看门的护院们。若真是有事,也好及时照应。”
春杏忙点头应下。吴姨娘又低头想了一会,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但愿别真出什么事儿才好……
没想到才过了五六天,真的就出事了!
春杏这丫头倒真把吴姨娘的叮嘱放在心上,这几日日日都去秦府侧门处看看。这一日刚到,护院的就告诉春杏说,有个十来岁的男孩子在门外等着,手里拿着个镯子要见吴姨娘,脸上哭的不行,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儿……
春杏赶忙出去一看,果然是吴姨娘的弟弟青儿!青儿见了春杏,马上哭着跑过来说,吴家哥哥居然把家中小妹红儿给卖了!
青儿是个坚强的性子,尽管吃了不少苦,但春杏从未见他哭过。如今见青儿哭成这个样子,又听说吴大郎卖了红儿,春杏一下子慌了!她本想带青儿进府中找吴姨娘商议,但她打点着护院出来容易,护院是怎么也不能让一个外男随便进后宅的。所以春杏想了半天,也只有先劝住了青儿,自己先跑回去报信了!
急匆匆地跑回吴姨娘的院子,春杏把事情大概一说,吴姨娘也慌了!
当初猜想哥哥在打小妹的主意,吴姨娘也只是心里不安,到底是没真出这事儿。如今这事情真出了,吴姨娘的心里真如刀割一般,又是怨又是气,还连带着担心害怕,不慌是假的!
定了定神,吴姨娘知道自己不能乱,这一乱就全完了。她转头对开始慌乱掉泪的春杏说:“别哭,你赶快出去打听一下我哥哥他到底把红儿卖到何处去了,赎人要多少银子。打听仔细着点,都给问清楚了。然后尽快回来告诉我。”
春杏点点头起身走了。吴姨娘坐立不安,到了自己的卧房里,拿出箱底的金银细软仔细翻着,越翻越觉得心乱,回到床边使气摔了个枕头,捂住脸哭了。
春杏说的对,这日子过得太难太难,好不容易有点盼头,却总是会出这样那样的事。
吴姨娘哭着哭着,慢慢把手放到自己的小腹。她想着,若是能有个孩子该多好,一个孩子,一个可以救自己、可以救全家的孩子……
唉……想也没用,吴姨娘慢慢擦干泪水,捡起了地上的枕头,弹去了灰尘默默的放好。而她则就这样默默坐在床边,等着春杏回来。
春杏足足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吴姨娘觉得这等待的时间仿佛格外的漫长。而春杏带回来的消息则不怎么好,小丫鬟脸色惨白的说:“姨娘,我去打听了,吴大郎把红儿卖到——卖到城西的那家歌楼去了……”
这个消息对吴姨娘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吴姨娘的脸上顿时血色全无,头晕目眩的歪倒一旁,吓得春杏赶忙把她扶住了。
“姨娘,您别吓我!”春杏咬着下唇,眼角含泪的说,“您也别太担心,红儿年纪还太小,歌楼这两年绝不会让她出来见客。只是吴大郎把红儿卖了百两银子,歌楼要价三倍才让把人赎走。”
“三倍?三百两……”吴姨娘猛地把身边的枕头扔到地上,哭泣着说,“歌楼……哥哥他怎么敢?他怎么能……就为了百两银子,红儿可是他的亲妹子啊!”
“姨娘!”春杏哭着跪下说,“您可不能慌啊!家里可就指着您了!”
“是啊,只有我……”吴姨娘擦干脸上的泪水说,“你说的对,我不能倒下……春杏,来,我们把箱底的金银细软和闲置的衣服首饰都拿出来凑凑,若是不够,那我也顾不上许多了,只有去和少爷去要了!”
“好……”春杏擦擦脸上的泪水说,“我马上去拿……”
春杏马上去翻箱底了。吴姨娘还静静的坐在那里,默默的握紧了手中的帕子。三百两……这年头二十两银子足够一个六口之家过上一年,四百两银子就能买上一个中等大小的宅院,她姨娘的月钱也才只有二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