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成亲(1)(捉虫)(1 / 1)
眨眼间,婚期之日便到了。
天刚蒙亮,韩府那边,惜冉就被小侍还有嬷嬷从被窝里掏了出来。
沐浴、抹香、更衣、染胭脂。
坐在梳妆台前,惜冉一身鲜红的嫁衣,绵长的青丝披散在耳后,衬得一张小脸愈发白皙娇嫩。
已经赶过来的惜冉的父亲姚氏,此时站到他的身后,眼中含着泪水,一手握着他的长发,一手拿着木梳,口中念念有词。
“一梳梳到尾,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尾,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尾,多子又多寿;四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五梳梳到尾,比翼共□□;六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念完了嫁梳歌,然后才又亲手给惜冉绾起青丝,梳成一个流云髻,任由耳后的乌发倾泻在腰间。
姚氏又抹了头油将韩惜冉的碎发固定,这才仔细打量起铜镜中儿子的样子。
“我儿今日终于要出嫁了!”姚氏欣慰的摸摸儿子的头发,眼眶却愈发红了。
“爹爹……”惜冉转过身,看着姚氏,眼泪也跟着泛出,划过脸颊,落在殷红的嫁衣上,融成一个印记。
姚氏忙伸手抹去儿子的两行清泪:“傻孩子!哭什么你一哭,这好不容易上好的妆就要化了。再说了,咱这地儿可不兴哭嫁的!”
惜冉闻言乖顺地点点头,拼命忍着不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两只手紧紧抓着姚氏:“爹爹,冉儿日后不能随侍您身侧,您自己多保重身体!”
“你放心,爹爹会好好的。你嫁的又不远,横竖不过隔了半个柳州城,你要回家随时都可以。” 觉得自己的眼泪快忍不住了姚氏赶忙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才又说道,“嫁出去了就不比在家里,好在你的妻家人都是和善的,尤其是颜卿从小就让着你疼你。你可得好好侍奉公婆,不能闹小脾气!”
惜冉点点头:“孩儿知晓得,一定孝敬公婆,伺候妻主,做好本分的事。”
“好了,爹爹能和你说的也就这些了,以后都是要靠你自己的。来,爹爹再给你补补妆,然后再给你戴上百花冠,披上红盖头。”
说完,姚氏将惜冉的身子回转过去对着铜镜,拿起台上的胭脂水粉仔细给儿子又补了补哭化的妆。然后才从后面小侍捧着的托盘上取了百花冠轻轻戴上去,再用玉簪步摇固定住。
看着镜中比平日少了几分清雅,多了几分妩媚的儿子,姚氏软语道:“果然我儿做了新嫁郎才是最美的,今日定会把我那儿媳迷的得连南北都分不清。”
姚氏说的暧昧,惜冉顿时脸颊绯红,娇嗔的看了一眼父亲,有些害羞地叫了一声“爹爹” ,惹得姚氏又是一阵嗤笑。
“好了,爹爹不逗你了。”姚氏终是止了笑,道,“本来给你挑了另一个机灵的,但你心思单纯想着还是算了。安宝原就是伺候你的,性子也安分,就当成你的陪嫁过去罢。 ”
一般大户人家的陪嫁都是要好几个的,以彰显男家身份,必要时也能用来帮男子拴住妻主的心。可是惜冉知道姚氏如此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能在妻家好,于是感动的点头道:“是,爹爹,孩儿明白的。况且我也用惯了安宝,挺好的。”
姚氏安慰地笑了,拍拍儿子的手:“你明白爹的心就好。好了,你坐好,爹爹帮你盖上红盖头!”说着,伸手拿起了放在一旁的绣着比翼双飞的红头巾。
惜冉依言坐正,火红的盖头披头而下,遮住了金光熠熠的百花冠,也遮住了惜冉的多有视线,之余一片红色的世界。房里的闲杂人等都渐渐出去了,只留下姚氏还有侍候的安宝,耳边的的人声越来越少。屋外传来声声爆竹,人声杂乱。
……
颜府。
“小姐,门口迎亲的队伍已经准备齐了,就等您了。”小莫急跑过来说道。
“知道了!”已经换上一身喜袍的颜卿,闻言走出房门,与小莫一同到了大门口。
颜家众人此时都已经齐聚在门口。
外面的迎亲队伍也已然排列整齐。四人最前面举着囍牌,而后是二十个吹锣打鼓的乐师,其后是六名沿路提篮撒糖的小侍,然后是一个家丁牵着一匹扎着红绸的高头大马,队伍中间是一柄八抬大轿,两旁各分立着一个捧花的侍儿,媒人也已经候在了轿子边上。轿子后面便是排列有序的五个双抬大箱,里面装的是给新嫁郎出嫁时的聘礼,聘礼后头还跟着十来个家丁维护秩序,毕竟今日场面太大。整整六十多人的仪仗队,站满了颜府门前的这条街。街道两旁早已围满了来凑热闹的百姓。
“时辰到,喜迎亲!”只听道到被请来专门主婚礼仪式的喜婆高声一呼。整个仪仗队都整装待发。
和家人行了个礼,颜卿含笑着理了理衣衫,走到马旁,一个利落的翻身便坐在了马上,大喝一声“出发”,迎亲队伍便开始向韩府的方向行进。
本来两家隔得就不远,只一会便到了韩府。韩府门口,韩秀也已经等候多时了。颜卿待队伍停稳,就立刻下马走到韩秀面前一拜。
“儿媳见过岳母大人!”
“好!好!进去吧,我儿可等了许久了。”韩秀闻言大笑着拍拍颜卿的肩膀说道,她现在对这个颜卿儿媳妇是越看越满了。
颜卿温尔一笑:“谢过岳母大人!”说完又对着韩秀一拜,然后越过韩秀快步向里走去,熟门熟路的就到了惜冉的小院。
走到惜冉的房门外,颜卿轻叩闺门。
里面陪着儿子的姚氏听到敲门声,看看时辰,料想到应是儿媳妇来迎亲了,便笑着过去开了门。
看见开门的是姚氏,颜卿没有半分惊讶,父亲陪着要出嫁的儿子天经地义。
“颜卿见过岳父大人!”颜卿十分知礼的给姚氏行了个礼。
姚氏抬手扶了一把颜卿,道:“不用这么生分,冉儿在里头正等着呢!你以后可要好好待他!”
“儿媳一定会好好待冉儿,不会让他受半分委屈!”
“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去吧!”姚氏拍拍颜卿的手,很是欣慰的说道。
“是!”颜卿笑着点过头,走进惜冉的闺房中。这个屋子她也进来过几次,却从来没有今天这样激动过。
只见屋里的梳妆台前端坐着一个一身美艳红霓裳的人儿,头盖着着霞帔,看起来娇小玲珑,只一个身影就能勾人心弦。两只小手可能因为紧张,此时正紧紧的攥在一起。
这是她今天要迎娶的夫郎,是要陪她度过一生的男子。
颜卿走过去,轻轻蹲下,手握住惜冉的小手,深情地说:“冉儿,我来娶你了!不用怕,跟着我走就好!”
惜冉披着盖头看不到表情,但是整个人在被颜卿握住的一刹那震动了一下。听到颜卿的话后,惜冉连迟疑都没有,便点头答应了。他既然认定了这个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握紧惜冉的手,十指紧扣,颜卿站起身将惜冉扶起来,另一手臂把惜冉圈在怀里,慢慢走出惜冉的房间。考虑到惜冉看不见路,两人一路慢行了很久才走到韩府大门口。
韩秀看到两人出来,走上来按着柳州的婚嫁习俗,又对惜冉进行了一番谆谆教诲。
惜冉听完默默地又给母亲行过大礼,方才随颜卿走下台阶,在安宝与媒人的搀扶下,坐进了花轿。
新郎入轿,迎亲成,当归去。
颜卿拜别岳母岳父,翻身上马,迎亲队伍又开始直行往前去。这归路不必来时可以抄近路,迎亲回去的时候是要绕城一周的,这也是给新嫁郎和新娘添喜气,搏个好彩头。
队伍行走在柳州大街上,沿路的店面几乎都扎着红绸彩带,花团锦族。负责撒喜糖的小侍们一边跟着队伍走,一边往两边分撒喜糖。两旁的柳州百姓看到落在地上的糖果,都纷纷争着捡起,尤其是些调皮孩童,都跟着队伍前行,就为了多拿些糖果。
乐师们吹奏者悦耳喜庆的丝竹管弦,敲打着鼓点铜锣。队伍后头的聘礼,也已经在颜卿去接惜冉的时候,被韩家换成了给惜冉准备的嫁妆,同样也是双抬的五大箱。
五颜六色的花瓣随着清风,从空中翩翩飞落,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甜腻的花香,芬芳四溢,给这空前的婚礼更添一份唯美。这是颜卿吩咐小莫找了全府的家丁小侍昨天夜里去采集的百花瓣,再等今日迎亲回归的沿路,登高洒落。于是就造就了现在天空下花瓣雨的绮丽情景。
前来凑热闹的男儿们都怔怔的看着那漫天飞舞的花瓣,眼中的羡慕激动表露无遗。
而这一场隆重的婚礼更是成为了柳州流传的一段佳话,也成了全柳州闺秀男儿心中最向往的梦想中的婚礼。即使是日后女皇最宠爱的帝卿的婚礼,都没能打破柳州人对这场婚礼的赞词,可见它的排场确实浩大绝美。
队伍沿着柳州各大街,绕了一个大圈,方才又回到了颜府。此时颜府门口早已站满了围观的人群。
等队伍停下,落轿。颜卿跳下马,一个跨步走到花轿前,按着媒人之前教过的婚俗,提了下轿门,然后撩起了帘子,小心翼翼地将惜冉扶出来。等新嫁郎走出花轿,轿夫们很自觉地倾斜下花轿好让新嫁郎不会被绊倒。
顺利除了花轿,下一道便是跨火盆。
颜卿可舍不得让穿着繁杂绵长的惜冉去跨什么火盆,于是拉着惜冉的手,自己蹲下神,将惜冉背在了背上,身后的裙摆由安宝和媒人拿掖着。
惜冉起初被颜卿的动作吓了一天,紧紧搂住了她的脖子。后来也渐渐明白过来是她不舍得让自己跨火盆,才要背了他过火盆。想及此,惜冉心中更是感动,大戎里哪有女子肯背着夫郎进门跨火盆的,这简直就是对男子天大的恩宠了。
等到过了火盆后,颜卿也没有将惜冉放下,而是一直背进了前厅到,又经过后院到了秦漓给她布置得新房院子--熙和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