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阿菱 > 5 三生石畔枉断肠

5 三生石畔枉断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且试天下 我有病,得治 重生之医门毒女 偷情时代 (网王)姑娘与女王与猫 乔木染相思 末世之被圈养 斗罗大陆之魅惑人生 吃心不改 一把剑的心酸血泪史

我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

我似乎从来都没有真正地认识过他。

我嗫嚅了好一会儿,强忍住眼泪:“我菱角分明……我锋芒毕露……你的意思是说,我落水而死是在你的预谋之中的?”

我多么希望他给出否定的答案。但是他点了点头:“不错。”

我的泪水,应该是我借着李静蓉的泪水,无声滑过脸颊。

“先生跟我提及平江城李家千金的时候,你我已有了婚约。我思虑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知你用情深笃,性子刚烈,所以我不能把李家千金的事告诉你,更无法向你家提出解除婚约……”他镇定地讲述着,就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可是,我不想再在乡下默默无闻、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我要出人头地,我要光宗耀祖。可我家境贫寒,甚至连赶考一次秋试的资费都要积攒几年,我等不了。而入赘李府对我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他的声音有些起伏了。

我遥遥地看着他,静默无言。

“阿菱。”他一脸痛苦地看着我,“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你我的事如果让李府的人知道,我的前程就就遥不可及了……”

“所以你骗我说你喜欢吃菱角,想吃最新鲜的菱角,你骗我说想吃我亲手采摘的菱角……”我似乎想起来了。

“我没有骗你。我真的喜欢吃菱角,尤其是阿菱亲手采的菱……”

我用冷笑声打断了他的话。

这个骗子!不用问了,他从一开始就在骗我。

他的眼里只有他的宝贵前程,只有功名利禄!女人,甚至其他所有人都只是他的一枚又一枚棋子、一个又一个道具!

他根本就没有对我用过真心!直到现在,他还在花言巧语地骗我!骗过了活人,还要骗一个孤魂野鬼!

我全身微微颤抖,胸口凭空多了一股郁气。我冷冷地看着他,我忽然希望我的目光是两把利剑,就这么轻易刺他几个透明窟窿,方才解我心头之恨!

“阿菱……”他又轻唤了一声。

怒气上冲,我恨恨地跨步到他身前——我再也不想听到他叫我的名字。拼着我以后油煎火烤永世不得超生,我也要为生前的我讨个公道。

我想此时我已被怒气和怨气冲昏了头脑,借着李静蓉的双手,我将他狠狠推倒在地,抵住他身子,双手死死掐住了他的喉咙!

活人是抵不过鬼魂的重压的。

可是他却忽然微微笑了起来,喉咙里飘出断断续续的声音:“阿菱……我……罪责难逃,死在……你手……也……也算死得……其所。”

他渐渐闭上双眼:“其实,一……直以来……我只……对你一……人……动了……真心。也好,人世间……不能……成双,我们……去冥界……再续……前缘……”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骗我!

正当我双手要再加力的时候,忽听房顶上传来一声洪钟般的声音:“住手!”

紧接着,房门大开,一个红脸美髯,一身锦袍的鬼吏飘然直到我的身边。我只一惊,双手便已松开。

周辰睁开双眼,抚颈咳嗽,抬眼看见鬼吏,惊道:“平江城隍范公大驾!恕罪!恕罪!”

我也吃了一惊,原来进来的这位竟然是平江府的城隍爷范文正公!

范文正公扫了我俩一眼:“此处一夜之间,怎么会有数道冤气直冲天宇,惊动地府,老夫特来查探!”

他对我正色道:“你这小鬼,好大胆子!乱入民宅,意欲杀伤人命,罪加一等!你纵有冤气,阳间自有阳间的律法,地府也有地府的规矩,岂容你胡来!”

说罢,往我身上一拍,我只觉一股大力袭来,猝不及防,转瞬便从李静蓉身上跌滚而出。

我站起身来,还想分辨什么,却被范文正公凌空在我身上画了一符,道:“有话出去再说!”

于是,我便身不由己地随他飘然出了李府。

一路上,范文正公在前面默然不语,飞速前行,我随着他直到了平江城外,才渐渐缓下来。

“你有何冤?!”范文正公凛然问我。

我默然不答。

我突然有些后悔今晚出来走这一遭。我何必非要弄清楚这么多事情呢?和以前一样,开开心心、无忧无虑,一心一意修行,只等大成之后,转世超生,不是很好么?

做鬼和做人一样,该糊涂时候还是糊涂点好,知道得多了,未必是什么好事。

“既然你不愿说,老夫也不便多问。要化去你身上冤气,也不在朝夕之间。你且随我来。”

说罢,范文正公牵引着我,向西南飘然而行。

半个多时辰后,我随着范文正公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群山之中,穿过一顶石桥,来到几丛乱石中,转过一个弯,赫然看到一块嵚崎磊落的巨石,上有三个红色篆体大字——“三生石”。

我怔了一怔,忍不住问道:“敢问范公,此乃何处?”

“杭州灵隐寺,三生石畔。”

三生石的传说我也听说过。

相传女娲娘娘造人时,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该石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

女娲娘娘发现造人之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并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月夜下,三生石周身微微散发毫光。

“此石原为忘川河边巨石的一角,法力虽只有其三成,但已然十分惊人。”范文正公说着,握起我的一只手,贴在三生石上。

很快,三生石上闪出数行古篆,字迹清亮。可惜我识字不多,尤其古篆懂得更少。

此时,范文正公照着篆文解释道:“原来你与平江府城中那个男子,乃是三生孽缘。”

他转头看了我一眼,继续道:“前世是你负了他,今生是他负了你——难怪你冤气四泄,你二人只有到来世方能遂了姻缘,恐怕已是在三百年之后了……”

我听罢一时愕然。

三生石上订姻缘,恐怕确实不假。

这时,三生石上的数行古篆渐渐隐去,竟显现出了我与周辰初识的画面。

他的笑容,他的动作,宛如真人一般在我们身前。

“敢问姑娘芳名?”

“叫我阿菱好了……”

石上的影像,传出了这么两句对话。正是这两句对话,开启了我和他的情愫。

然后,石上所现的便是他连续数晚辗转难眠,口中喃喃:“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几天后的一个午后,屋外下着蒙蒙细雨,他斜卧床榻,春风带雨,乱入窗户,窗外一对归燕在雨帘中穿梭,正寻找着人家的屋檐筑巢。远处桃花飘落,柳枝扶风柔舞……

他披衣而起,提起笔,蘸饱墨,在窗前的桌案上奋笔疾书,一首《相见欢》一挥而就。然后,他小心翼翼誊写到早已准备好的花笺上,这才露出满意之色。

第二天,他便将夹带着花笺的雨具送还了我家。

此后,他便时常与我偷偷幽会,也经常给我写一些小诗,每一首都是情意绵绵,让人回味无穷。

时光荏苒。很快,他便托人向我父母说媒,父母欣然同意,很快我们便订立了婚约。

三生石的光影明暗闪烁,一片短暂黑暗之后,呈现出一个傍晚的景象,正是在周辰家的西厢房中。

油灯昏暗,一个长须老者正与周辰在低声谈话。

我认出来了,这个长须老者,就是邻村的私塾先生。但见随着两人谈话深入,周辰的眉头越拧越紧。

直至私塾先生起身告辞,周家父母一起送客,周辰的眉头也没见怎么舒展过。

那私塾先生留下一句“你是我的得意弟子,我自然希望你有一个锦绣前程,此事你再慎重考虑吧。”说罢,转身消失在夜幕之中。

我看明白了,肯定就是就在那个时候,这个私塾先生向他提到了入赘平江城李府的事情。说实话,这对一个渴望荣华富贵的年轻男子而言,确实是条终南捷径。

我终于想起来了,去年夏天,是有那么一阵,周辰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见到他。

再见到他时,已是流火七月。他脸容憔悴,明显瘦了,与我说话,似乎也往往心不在焉。我一直以为他攻读过于刻苦,劝他要保重身体。

扪心自问,他如果那个时候对我直言告之要与我解除婚约,入赘李府,我会怎么办?

也许真如他所言,我伤心之余,难免会做出过激之事。于他而言,此事一旦捅破,势必会被李府得知,他有婚约在先,李府肯定断然不再会招他入赘。

我一时间也茫然了。

那个时候我心里已对他死心塌地,自然希望他飞黄腾达——哪个妻子不希望自己的丈夫事业有成,扬名立外?

但他想功成名就,只有通过当朝的科举,可是以我们两家之贫寒,他哪有资费去参加秋试,更别说三年一次的京师会考……

那么于他而言,此生恐怕也难有出头之日了。他如此争强好胜,自然不会甘心。

三生石影像明灭,转眼来到一个黄昏。他与我并肩坐在村头成片的水塘边。

那一个黄昏,他跟我聊了很多话。

他说将来要好好待我,还要与我生养一大堆儿子,要我相夫教子,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才……

我说我们的儿子随父亲,肯定个个聪明,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他看了满塘的菱叶,忽然说他很喜欢吃菱角,尤其想吃我亲手采的菱角。

我跟他说天色已晚,明天一早我便下塘采菱,一定把最新鲜的菱角带给他品尝。

第二天清晨,我兴冲冲带着篮子、采菱木盆,来到自家水塘边,挽好袖子,坐入木盆,划开静静的水面,便开始摘采菱角。

晨风清爽,我趁着清凉,高声唱起了采菱曲,与此同时,手里采菱的动作却没有放缓。

正当我高歌之际,木盆忽然倾翻,我毫无征兆地跌入水塘之中,拼命挣扎,我仰头呼救,可嘴里涌入清凉的河水。此时正值清晨,这偏僻的水田附近,哪有乡民来往的身影?

我就这么站在三生石前,眼睁睁看着自己溺水而亡,就像我刚才眼睁睁看着映雪投河而死一样的无奈……

水面渐渐恢复平静,我注意到,水面的菱叶间有一根突兀的苇杆!顺着苇杆往下,我看到了一个人影躲在水的深处,虽然隔着水我只能隐隐看到他的身形和侧脸,但他正是我熟悉的那个人!

我非常震惊!虽然我早已有心理准备。

我没有心思再看下去了。

三生石还在敬业地显现他以后的影像:他与李府千金李静蓉相识、相恋、直至成婚。

还有他进了李府之后,莫名其妙地将一些野山参浸泡在一种不知名的液体中,然后时隔多日再取出来,切片煎熬成汤,吩咐丫鬟下人,伺候李员外喝汤养生,美其名曰“调理身子”……

我转过身子,背对三生石,看看范文正公,又看看不远处的残垣断壁,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范文正公一脸正色,欲言又止。

那不远处的残垣上,题着一首诗,似曾相识,兴许,是我的前世有先见之明,早已作下:

西子何须辞苎萝,

崔氏莫若殒兵戕。

蛾眉婉转能几时,

三生石畔枉断肠。

我嘿然苦笑。

我很可怜,他更可怜。

他只看到了我菱角分明,锋芒毕露。但是,他哪里知道,那仅仅是菱角的外壳,待菱角剥开之后,其内芯温润素雅,冰清玉洁,宛如白玉……

目 录
新书推荐: 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 混沌种植空间 血色禁爱 我在八零当后妈!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开局三轮配别墅,我靠摆摊爆富 苏媚娘 铁蛋和美丫 绑定破案系统炮灰女配成团宠 高武:从征服校花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