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废后风华惊天下 > 第17章 封王

第17章 封王(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强强联姻 (网王)为你而活 只为你(撒加同人) 重生之傻女嫡妻 刻之入骨/擦枪走火(军) 如果爱,已成伤 竹马擒青梅 [新兰同人]下雨天 [越苏同人]一人 [网王]幸村的距离论

皇帝下了圣旨,令沿途官府保护。因此这一路,竟跟接力一般把二皇子一程一程的护送着,都生怕在自己境内损了这位皇帝爱子一点。直到离京三百里时,有御林军前来迎接护送。这样的做法,完全杜绝了沿途出现‘盗匪’的可能。

萧槙进了宫,先去缴旨,皇帝看到阔别两年多的爱子,高兴的从龙椅上下来,“起来,起来。让父皇看看,嗯,长了好高一头。走,别的回头再说,先去见见你母妃。这女人想儿子啊,一点道理都不讲。明明当初是她让朕把你放出去开眼界见世面的。这两年不知道抱怨了朕多少回。蛮不讲理啊,蛮不讲理!”

萧槙这一次回来,觉得京城还是那个京城,皇宫还是那个皇宫,好像没什么变化似的。

知道儿子回来,云贵妃早早的就等着了,却听说二皇子去了坤泰殿见皇后。脸上一僵,勉强笑道:“理应如此。”

是萧槙建议的,说论理该先去见过母后。皇帝便说那你去吧。

谢皇后当然不想见志得意满的二皇子。可是,既然二皇子远道从江南回来,除了皇帝,头一个就来见她,她作为嫡母却也只能把场面上的话说了几句,然后就催着他回去见云贵妃了。

等人走了,谢皇后看着摆在桌上的苏绣,气不打一处来。他这回去江南,皇上当着人夸,背着人也夸,竟连‘此子类我’的话都说出来了。还有太子在呢,这样的诛心之语,是要置太子于何地。从前这个二皇子还有桀骜不驯的一面,如今随着年纪的增长,行事却是越来越稳妥了。

待到萧槙回到慧芷宫,云贵妃看着都成大人了儿子,一下子就哭了出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娘,儿子让您受委屈了。”萧槙跪在云贵妃前面。

云贵妃伸手抱住他,“不,这份委屈不是你给的。”

“儿子不会让您一直受委屈的。”

接下来,便是二皇子封王的事了。华禹惯例十五岁封王,二皇子如今已经虚岁十六,自然该封王了。这还是他到江南去耽搁了,几个月前皇上就要召他回来,可是他提前就来了一封信把他现在不能离开的缘由讲了,皇帝也允了。这才拖到了现在。

可这封王有个遣不遣往封地的区别,还有个封地富庶与贫瘠的区别。二皇子是皇帝爱儿,封地肯定不可能贫瘠。现在的问题就是他会不会留京了。皇帝之前几个月并没有要在京城给二皇子修府邸的举动,可是保不齐他把哪一处抄家抄来的院落直接就指给了二皇子。

于是,在二皇子未抵京师的时候,就有人上了折子,称二皇子当离京就封。理由先是从太祖爷立下皇子十五封王就藩的规矩。又洋洋洒洒上万言成年皇子不就封的害处。折子的末尾甚至连兄弟阋墙,国鼎不稳都说出来了。

此人正是谢怀远的门生,结果折子被皇帝留中不发。三天后,又是一道内容差不多的折子,还是留中不发。这样一共留中了三道折子,二皇子便抵京了。

谢府书房,谢怀远的幕僚欧阳先生不无忧虑的说:“老爷,这样看来,皇上是执意要留下二皇子了。”

谢怀远手放在额头上,“皇上春秋鼎盛,所以觉得我们有些危言耸听。又有人从二皇子的江南之行中看出些名堂。知道皇上要留二皇子是为了什么,就不会抵死反对。可这样动筋骨的事,交到二皇子手里,终究少了些许宽宥。而太子,又过于仁厚。若是皇上得享天年,两个皇子各尽其职,倒是一派大好景象。”

“老爷,皇上才三十五呢。”

“这个不在年岁,在心。三年前,你能想到我现如今这幅样子么?”谢怀远有些疲倦的说。

欧阳先生看来一眼,夫人去世两年,老爷的确苍老了许多,从前是根本不露老相。嘴上却只能说:“老爷的精力,等闲一个年轻人也是比不了的。再说,再过三个月,大少爷就回来了。”

提到长子,谢怀远微微露出点笑意。长子的信中,越来越言之有物,不是当初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了。自己再撑个几年,他就能更加的成熟起来。谢家的未来,还要寄托在他身上。

至于太子,当然是要力保的,甚至豁出身家性命也必须保。让云家的皇子上了台,如今不仅是他谢家不能容,朝政也不能容。谢怀远统率百官多年,有一些弊政又怎么会不知道。只是,要改也得缓着来。二皇子年少气盛,若有皇上压着还好。不然,朝堂上怕是再无宁日了。

外头进来禀报,说是二皇子到访。

“快请。”谢怀远站起身来,来得好快。见了皇帝、皇后和云贵妃,又去见了太子,后脚就上谢府来了。师生二人许久不见,自然是好一番契阔。

萧槙先问候了老师的身体,然后又讲了些他在江南遇到的事。

二皇子在江南做的事,皇帝在朝臣面前是大加褒扬的。谢怀远自不会坏了这个基调,但是还是劝了几句宜缓不宜急的话。

“嗯,先生说的,学生记住了。”萧槙依然是背脊打直,像是从前在课堂上的样子。不过话虽说得恭敬,谢怀远知道也不过是个面上的情分而已。他如今正是意气风发之际,听不进垂暮之人的这等劝告也是常理。

待到二皇子回去,黄氏看着他送的那些个江南锦绣叹了口气。原来再三个月家中上下就可以除服了,到时候正用得上这些上等丝绸。其中有一匹,颜色俏丽,正好可以给小姑裁春裳。只是,这是二皇子送的,让小姑穿却有些不妥了。

“杜嬷嬷,上次我写信去,问了陌儿现在的身量,她的回信想必很快就到了。到时候你记得提醒我让人给她裁制春裳。她可两年多没穿过花衣裳了。嗯,回头你亲自去找几匹布出来,我怕旁人不知道陌儿的喜好。”

这位杜嬷嬷正是谢夫人当年带进谢家的陪房,黄氏特意留了她在身边,遇事指点一二,平素很是尊重。这也是谢夫人的意思,黄氏毕竟是晚辈,管不到公爹房里的事。那样,就怕几个姨娘不安分。放了杜嬷嬷在她身边,有谢夫人的余威震慑,就为黄氏争取了更多的成长的时间,不至于措手不及的。这两年,谢夫人留下的那些人也都是尽心竭力的帮着黄氏。毕竟,她是谢夫人唯一的亲儿媳。

听了这话,杜嬷嬷笑着说:“四小姐还有三个月才回来呢,大少奶奶就惦记着这事了。不过也是,做衣裳要好些日子不能马虎。老身记住了,回头就去挑布料。等身量尺寸到了,就依了当下的新款式慢慢做来。四小姐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可以适当放宽大些。”

“合身就好,我们又不是那等穿不起的人家,长个子了就再做。”黄氏轻声道。

杜嬷嬷应了声‘是’。其实以谢夫人的性子,当年便是如此行事。只是黄氏毕竟是嫂子不是母亲,有时候就怕人说她不尽心。

在谢家另外寻了布匹给远在云阳的谢陌裁制新衣的时候,封二皇子为雍王,指前朝权相沈思的旧邸为雍王府的圣旨下了。封地自然是在富庶之地,而且因为江南之行的功绩,直接就封了亲王,而非是郡王。

皇帝还亲自在朝堂上说了为何不让二皇子就藩,而要留京。留下他是为了给太子一个擎天保驾的皇弟,一个干练能做事肯为皇帝分忧的皇子。

皇帝的眼一一扫过殿下群臣,然后落在身旁太子的身上。

“至于几位爱卿在折子中说的萧墙之祸,朕如今春秋鼎盛,还没有那个忧患。等到该让雍王就藩的时候,朕定会遣了他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加上之前三份措辞严厉的折子都留中不发,群臣也明白皇帝是心意已决。再者成年皇子不就藩也不是没有先例。一则是皇帝不放心,要留在身边看着省得到了封地捣乱;二则便是留下来办差。

太子不能不出声了,于是出列说了相信二皇子必定能上体圣心,中敬兄长储君,下则戮力国事的话。

站在一旁的萧槙挑眉,两年不见,这位大皇兄说话也绵里藏针了。他自然也要出列表态才是。而且太子替他把基调也定下了,只能顺着这个话说。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