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烟花易冷(1 / 1)
虽然林曼华曾在脑海中构想过很多种相亲的场景:如果不是电视剧中上演的那种闹剧吵剧,最起码也该是场轻喜剧。想不到真的置身其中,能闹起来笑起来的并不多。
其实,大多数人的相亲场是沉闷甚至压抑的。试想一下,过去完全没有关联的两个人因为同一个目的而聚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这样的安排本身就有些太过刻意。更让人尴尬的是,这个仅有的共通之处还是不能道破的。
面对整场遮遮掩掩的试探和猜测,连抱着轻松蹭吃的目的而来的林曼华在一旁看得都不轻松,可见苏晴更好不到哪儿去。
结束之后,苏晴没再说什么,只是看着曼华一个劲地苦笑。
林曼华心领神会地和苏晴抱了抱,便各自回了家。
闲来无事的曼华,吃完晚饭便没事找事地整理起房间来。在昏黄的台灯下无意中翻出有些泛黄的高中毕业照,林曼华顿时盘腿坐在床上认真研究了起来。
和每一张毕业照一样,照片上的人除了坐着的第二排老师之外,全都穿着款式陈旧版型肥大的校服。那时候的照片像数并不高,也不带美颜。因此,原本如花般的年纪,照出来的每个人却显得又土又灰。没有那个年纪该有的朝气和热情,一个个无奈地板着脸孔,神色凝重,严肃异常——活像人们常说的“小大人儿”!
想到这里,曼华忍不住对着相片嗤笑起来。
依次看过照片上的人物,曼华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和白开心联系了,于是很难得地打了个电话,却无人接听。曼华隐隐有些担忧,发个信息问候下,便躺在床上发起呆来。
不一会儿,手机铃声响起,曼华以为是白开心回过来了,一看来电显示,竟然是余乐。
直到这时曼华才发现:自从上次电话约定见面之后,余乐每晚都会跟曼华打一通电话。虽然十二月份约好见面自己爽约了,但对方好像也并没太在意,一如既往地联系着。想到这里,林曼华的心稍稍有了一丝暖意。
就这样,林曼华终于有了一段在家乡冬日暖人的阳光中发呆的惬意时光。
日子不紧不慢地一天天过着,很快,年关就到了。
除夕夜,和往常一样,吃完团年饭,林曼华一边陪爸爸看无聊的春晚一边帮妈妈包荠菜猪肉饺子。窗外时不时传来爆竹炸裂的噼啪声,此起彼伏,一声比一声响亮。好不容易熬到凌晨十一点,在漫天火光之中曼华照例陪爸爸一起去了附近的寺庙祈福,然后踩着凌晨的钟声回到家中,和爸妈道声“新年快乐”后便意兴阑珊地走进自己的房间静静躺下。
拿起床头的手机一看,有几条未读信息,不用点开就知道是到处转发的祝福语。顿感索然无味的林曼华放下手机闭着眼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实实在在地厌倦上了节日,不仅是情人节、七夕节、圣诞节这些,连最牵动人心的春节也没能幸免。我们的物质变得越来越丰富,娱乐项目也越来越高级,可那种发自内心的开怀与欢喜却是再也体会不到了。也不知道是我们的心真的越来越难以取悦了,还是这生活真的被物质掏空了。
就如同这每年都一模一样的除夕夜,表面上看热闹非凡,满目绚烂,但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知道内心的那种凄惶感有多么浓烈。
很多情绪来不及整理和收拾,便在一种喧嚣的狂欢中又一次被硬生生推进新的一年。所谓的“辞旧迎新”从来都是一句假大空的玩笑,因为我们永远告别不了昨天,而陈旧的自己也终究迎不出一个暂新的明天。那些听起来耳膜起茧的祝愿和祈福不过是一场场华美的自我催眠罢了。
又过了一个毫无期待的除夕夜,曼华重重叹了口气,然后再次想起几年前那个不一样的除夕。
那年年关,自己还没有和辛原分手,却因为吵架而冷战着。
冷战的人都骄傲,因为他们都愚蠢地想通过沉默来唤起别人的关注和妥协。
那年除夕,林曼华用一种冷艳高贵的姿态做着一件特没姿态的事——等待。她心不在焉地从除夕夜刚刚开始等到新年的第一个凌晨两点,可依然没有收到辛原的电话,甚至连信息也没有一个。
抓狂的曼华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于是她很不幸地做出了第二件愚蠢事——进辛原空间看遇见自己以前,他是怎样度过的。
看完说说看日志,看完日志看相册,最后连留言板也没放过。
就是这次无聊的地毯式搜索让林曼华看到辛原的留言板上居然还留着前女友给他的留言,而且言语甜蜜缠绵,看得原本就很抓狂的林曼华更失了理智。
于是,两人隔着几千多公里在原本应该属于祝福和感动的时刻结结实实吵了一大架。那是曼华和辛原吵得最凶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想到这里,曼华顿时觉得好心痛。黑暗中还是找到了那串熟悉的数字,想了又想,还是编下一段话,并按下了发送键。
“365天的祝福只有这一天送出,我想这就是节日带给我们的意义吧。谢谢你给过我完完整整的爱情,新年快乐!愿你安好。”
这一晚,毫无睡意的林曼华披着厚厚的毯子站在寒气袭人的窗前呆滞地看着窗外一场又一场无关自己的烟火,看得两眼湿润,内心惨淡。
那个发明烟花的人一定是个温润、儒雅的男子,有着柔软的内心和深刻的寂寞。所以才会想到用这种唯美又惨烈的方式来表达生的欢愉与虚妄吧。一团火焰,飞蹿高空,竭力绽放,满目绚烂,然后瞬间,归为尘土,万籁俱寂。
或许,人与人的邂逅也是如此吧。遇上了,快乐了;离开了,伤心了;痊愈了,遗忘了。用一颗看烟花的心去看世事,会不会更轻松一些?
喜欢的东西,远远地看着就好,不用去追问为何绽放,为何陨落,为何喧嚣,又为何沉寂。有些风景有些人,遇见了就好,其他的便都不重要了。
就像那句话:“开端和结局都有了,再去纠缠过程,就奢侈了。”
可还是不禁想问:年少时,我们因谁因爱或是只因寂寞而同场共舞;沧桑后,我们何因何故寂寞如初却宁愿形同陌路?
除夕夜之后,春节很快便在几场订婚礼、几场婚礼中匆匆上场。
依次参加完几位同学和好友的婚礼,曼华的心也在一场场修成正果的感情中找到了一线光亮。
这一年的春节来得格外晚些,公历都二月底了,春节却还未完全过完。从十二月到二月一晃三个月过去了,余乐和曼华的感情终于在春季来临时有了升温的迹象。三个月一天不落的问候,终于让林曼华开始习惯了有余乐的日子。她甚至开始在脑海中想象现实生活中余乐温润儒雅的样子。一如他好听的声音以及准点到达的暖暖关怀。
因此,当电话那头再次说出:“什么时候你有空了,考虑见我一面吧”,林曼华没有任何纠结地答应了。
和余乐再次约定之后,两人便带着各自的期待静候见面了。
当春节假结束时,曼华应邀来到了余乐所在的城市,而与这座繁华海滨小城相邻的鹏城里还有曼华初中时一起玩到大的两个好姐妹。想到上一年的各种荒唐事,林曼华终于吃一堑长一智地决定将见面的地点定在了有熟人的城市。
余乐对此并没意见,一口便答应他过去,反正也不远,还说要提前一天请假过去等着接站。后来,在曼华的坚持下,才算作罢。
虽然对这次见面抱着很大的期待,但曼华还是觉得应该先见下自己的好姐妹们。于是,一下火车,林曼华便在夜色中直接赶往了约好的地点。
去了之后,曼华才知道为了替自己接风,两个疯丫头竟然把聚会地点安排在了酒吧,还扬言要重新补过一次新年。在曼华和朋友喝的正嗨时,没想到原本说好第二天再见的余乐,却在电话中坚持要在那晚与曼华见上一面。
于是,曼华告诉了余乐酒吧的地址。
半小时之后,在灯红酒绿的酒吧门口,曼华见到了余乐。只一眼,她便有了扭头就走的冲动。
夜色下的余乐比照片看上去胖了不止一圈,身高也缩水不少。曼华原以为自己早已克服了“以貌取人”的狭隘,却还是在那一刻心悦诚服地承认:那样的“自以为”是多么经不起检验。
可作为成年人,曼华终究不能再如当年一般任性妄为,所以她强忍着内心的失望,勉强与余乐在喧嚣热闹的街景中漫无目的地散着步,任由独自在心中构建了三个月的空中楼阁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