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八十分伴侣(1 / 1)
都说世事难料,原本以为,已然成为第三类新型人类的叶陌会将自己尚存的一点激情继续奉献给伟大的科研事业,却没想到,在这个始终对她不离不弃的地方却意外遇见爱情。
作为旁观者,曼华无法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感情做出评价和判断。她只希望,那些在过去经历中领悟和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和智慧,能够成全这一次珍贵的圆满。
不然,那些错过和过错岂不白受了?
兀自躺在床上睁着眼沉默良久的林曼华自己也不知道,此刻汹涌的复杂情绪到底是在回味那个一直纠缠自己三年的梦,还是被叶陌突如其来的电话吓到。总之,她突然觉得:自己好想念那个梦中的男子。
第一次,曼华任性地躺到婶婶敲门叫自己才磨蹭着起身。出门之前,曼华一声不响地从柜子的最里层拿出了三年来自己陆陆续续买到的各种礼物,用最大号的礼品袋装好之后悄悄带到了花店。
趁着没生意的空隙,林曼华径直走进了一家最近的快递店。
凭着记忆,很快便填好了早已熟记的地址和电话。
从店里出来的时候,曼华忍不住对着天空说了声:
“催命鬼,你好吗?不知道当你收到这份礼物,看到我亲手在巧克力上写下的那句‘岁月深埋,终成琥珀’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惊讶,感慨,思念还是……淡漠?”
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头,曼华突然觉得内心有无限感慨。
其实,那个远方的他如何想已经不再重要了吧。重要的是,有人还在爱着,用自己的方式。且不求回报。
或许,爱情到最后都会成为一个人的事吧,内心清明地知道没有未来,却还是愿意如桃花般竭力绽放,如此甘愿和珍重——这才是我们一直歌颂的爱情吧。
是谁说,任何事情,只要心甘情愿,就会变得简单。
可是,不禁想问,一定还有些什么被我们不小心遗忘了吧?
不然,为什么会觉得这样悲伤。
回到店里之后,情绪有些低落的曼华便跟婶婶说明了情况。打理好花店的琐事之后,便在当天午后搭上了去叶陌城市的火车。
叶陌和曼华是高中同学,大学时虽不同校,但两学校在同一个城市,隔得也不远。毕业后叶陌考去了邻近城市读研究生,而曼华留在了原地开始工作。
虽然两人之间有两个多小时的动车车程,但联系却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减少。两人基本每个月都会通通电话聊聊近况,每隔一两个月还会见一面,聚一聚。
算时间,这次见面距上次竟有四个多月了。
从四月到八月,自己经历了很多突如其来的变故,叶陌毕业又升博应该也不轻松。看来这次见面,两人又有很多感触要分享了。
在叶陌学校大门口见到她时,已经将近傍晚了。
面前的女孩依然是记忆中的模样:清秀的脸庞上是一贯的不施粉黛,月白色的薄外套配上墨色的长裙,不算耀眼,却自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恬淡和悠然。
这就是曼华认识了10年的好姐妹,10年的光阴带走了太多的美好,却唯独保留了叶陌身上的这一份谁也夺不去的淡漠。
跟生活交过手,尝过冷暖之后,我们也终于能做到后果自负。
可曼华却分明能够感觉地到,自己那颗逐渐疲惫的心越来越向往叶陌这种风轻云淡的清欢。只是当时的曼华不知道,生活从来都是一个知冷知热的敏感顽童,心太热,会激怒他;心太冷,同样也会惹恼他。
当然,这是后话。至少,在这一刻,林曼华是羡慕叶陌的。
和很多次一样,曼华跟随着叶陌径直走进了学校田径场。在高高的看台上找到两个面朝西方的位置坐下之后,叶陌照例从大背包中拿出了两罐啤酒。
初秋的季节,落日来得格外晚些。下午早已过了大半,太阳却才刚刚开始收起耀眼的光芒用残留的余热温暖着大地,神态安详而尊贵。
曼华并没有急着发问,两人很有默契地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啤酒,各怀心事地坐在秋色里一言不语。直到啤酒见底了,神游天外的曼华才被叶陌突如其来的一句问话拉回了现实:
“亲,你更喜欢日出还是日落?”
回过神来的曼华望着微凉的天边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似水年华》里黄磊和刘若英在乌镇的逢源双桥上看黄昏的情节。整部电视他们的对话并不多,难得的几次对话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次。黄磊说:‘白天与夜晚的交接是很短暂的,所有的东西都变得若隐若现,只有用心体会的人才能看见。如果这世界只有白与黑,光明与黑暗,那么你将失去中间那最丰富的层次。’”
叶陌凝视着远方幽幽地说道:
“来这个城市整整三年了,空闲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黄昏。在人群中,在大街上,在角落里,在阴影下。我喜欢这个城市,也喜欢这里的生活,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黄昏我都会觉得莫名的忧伤。是谁说,人最大的悲哀便是:遇见了好的东西却发现身边没有人可以分享。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从夕阳西下坐到夜幕降临,直到黑夜蜂拥而至才回过神来,然后就倍感凄惶。以前,我很难想象自己的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深孤寂能被另一个人疏散或消解。”
听到这里,曼华转过头来正好看到叶陌的侧脸,昏黄的余晖下,这侧脸看起来有些寂寥,也有些倔强。曼华浅浅地笑了:
“说说你的故事吧。”
“其实真谈不上什么故事。总觉得:女孩在经历了一些感情的起伏倦怠之后,总会有一个时刻,她能真正放下自己的肤浅和狭隘,不再看重那些表象,从内心深处发现一个‘80分伴侣’。这不是妥协,也不是将就,而是看到了婚姻和爱情的本质以及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之后的一种理智而清晰的认知。”叶陌很认真地回答道。
听完叶陌的理论,曼华突然觉得四个月不见,眼前这个女孩有些不一样了。却还是有些无奈地坦言道:
“好吧,我承认,以我此时的修为是放不下自己的肤浅和狭隘的。首先,作为资深外貌协会会员我是放不下对外貌孜孜不倦的追求的;其次,作为伪文艺小清新女子我也是放不下对内心割舍不去的标准的;再次,关于爱情和婚姻,道理和技巧真的帮不了我。”
听到这里,叶陌宽容地笑了,柔声道:
“或许那是因为你对爱情还没有完全放弃幻想吧。等到有一天你不再活在自己勾画出来的美好想象里,你就能发现你的‘80分伴侣’。”
“说说你怎么定义‘80分伴侣’的啊。”曼华问道。
“长相身高还说得过去,没什么绝对的标准,自己觉得不讨厌就行。性格合得来,在他面前不用伪装,能舒服做自己。他身上有一个你喜欢的特质,不用很多,一个就行了。”
听到叶陌说得头头是道,曼华却越发迷茫了。
她不知道面前这个女孩说的这些标准和自己曾经定下的框框哪一个更通透,但此时的她却由衷地被叶陌清晰明朗的思绪给打动了。望着眼前熟女气质越来越浓厚的女孩,曼华才惊觉:其实,叶陌一直都走在自己的前面,像大姐姐一般在前面领路。在曼华懵懂的时候先陷入迷茫,又在曼华迷茫之后率先通透。有时候,真的很感激身边有这样一个姐妹。彼此可以视对方为镜子,轻描淡写一瞥,便仿佛能看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一般。
陷入沉思的曼华听到叶陌接着说道:
“曾经我们总想找一个特别的人,最好踏着七彩祥云款款而来,有着齐天大圣般的七十二般变化。他既要是贴心浪漫的男朋友,伟岸负责的好丈夫,亲密无间的闺蜜,随叫随到的玩伴,又要是知心通透的灵魂伴侣,指点迷津的人生导师,坚实可靠的忠贞骑士……但试问一下,倘若世上真有这样集所有角色于一身的强大存在,我们又凭什么能够幸运拥有扪心自问,我们自己也不可能将这形形□□的角色扮好,又有什么资格这样要求对方一一做到所以说,人一定要先看清自己,才能看清别人。”
“是啊,有时想想也不知道我们哪来的自信,对别人要求那么多,却很少问自己配不配拥有。”曼华顿时无限感慨地说道。
“不用急,都会有的。原以为自己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后来才认清其实也没什么特别。我们此时走过的路早已有千百万人率先走过,她们最终都能嫁作她人妇,我们又能有怎样出格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