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好久不见(1 / 1)
随着回忆的片段全部放完,曼华也终于完成了自己手中的巧克力。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之后,曼华机械般地称重,包装,结账,离开。
再次站在霓虹闪耀的十字街头时,曼华忍不住又一次面朝北方,泣不成声。
二十七年来,曼华拥有两次接近幸福的机会,却都毁在了那个遥不可及的北方。它像一个魔咒一般种在了曼华蜿蜒曲折的感情路上。每次狭路相逢,总能轻易夺走曼华所有的悲喜。仿佛那些过去异常清晰的快乐和悲伤都是一种自造的虚幻,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只有回忆和梦境与自己始终如影随形。一晃神,便能跌入回忆。一闭眼,便能进入梦魇,这样驾轻就熟。
可是,为什么还是忍不住想要说声谢谢。
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
头顶的大笨钟敲响九下的时候,曼华又恢复了那个云淡风轻的自己。
想不到,不知不觉中竟已是夜里九点钟了。
“最美丽,莫过于听说你还回忆;其实我也会感激,当我听说,你还相信爱情。”
奶茶熟悉的歌声轻轻掠过曼华的耳朵,一抬头正好看到街角的一家达芙妮鞋店。不知道是因为年少时喜欢的SHE,还是成年后喜欢的奶茶,抑或是希腊神话中那个美丽的传说。总之,没由来的,曼华有一种达芙妮情节。
所以,毕业设计才会研究达芙妮模式;
所以,毕业后才只穿达芙妮女鞋。
走进店里的时候,曼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这里和众多的达芙妮分店一样,挂着奶茶的海报,放着奶茶的歌曲,带着浓郁的熟女风。
曼华漫不经心地看着新上架的各种秋季女单鞋,一一看过货架上一双双精致的女鞋,曼华挑了一双坡跟的秋季单鞋,看了看尺码,正好36。
试都不试,曼华径直走向了收银台。
结完帐,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林曼华,在灯火通明的店中看到了一个人。
一个四年未见,却并不曾忘记的人。
是王洋。
那个与自己有过一段短暂过去,谈不上爱,却也充满感怀的男子。
此时,他正背对着自己跟一个女顾客和颜悦色地介绍一双超高跟的女单鞋。他的身上穿着白色的职业衬衫,下面是黑色的西裤和皮鞋。不知道是不是穿了正装的原因,整个人显得很笔挺,有一种职场精英的气质。
正在曼华不知道该上前招呼还是悄悄转身的时候,王洋正好带着女顾客朝着收银台的方向走来。
四目相对的瞬间,有惊讶,有感叹,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既然已经碰上了,曼华也就不再试图躲闪,硬着头皮走了过去。脸上带着客气的微笑,心里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好在,分明听见对方轻声说道:
“好久不见。”
一听到这四个字,曼华的神情瞬间微漾。却假装镇定地回应道:
“好久不见。”
“你……倒是一点没变啊。”王洋饱含笑意地说道。
“怎么可能,现在满脸都是沧桑。”曼华有些无奈地笑言道。
“我是说,还是这么喜欢达芙妮。”对方一边望着曼华手中的购物袋一边狡黠地说道。
“呵呵,这怕是很难变了。”曼华迅速明白了,不好意思地坦言道。
“你……还在之前的公司上班?”
“呃……刚辞职不久。你呢?这个店?”
“哦,这个店今年过完年就由我接手经营。”王洋简单地答道。
听到这里,曼华便隐约知道是什么情况。看着店里依然很热闹的样子,曼华笑着说:
“看你生意这么好,要不,你先忙,有时间再聊吧。”
“你……现在还在这边?”
“嗯,目前还会在这里。有机会的,你先忙。”
“那好吧。再联系。”
道别之后,曼华转身离开,刚走出店门,却听见背后的王洋追上来一边递过手机一边说道:
“差点忘了,我还没有你的号码呢,拨一下吧。”
曼华恍然大悟地笑了。当听到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起时,曼华还过手机,再次道别。
拧着大包小包再次回到喧嚣的人群时,曼华好不容易平静的心再次凌乱。
最后一次见王洋还是大学时某个很普通的冬夜,因为普通,所以曼华甚至都不记得具体的日期。只知道,那时曼华上大三,王洋上大四。学期快要结束的某个夜晚,正处在考研冲刺关键阶段的王洋突然跑到曼华寝室楼下送了一份礼物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直到现在,曼华还清晰地记得王洋当时脸上的表情,带着勉强的微笑,有些落拓。可当时的她并没有读懂这表情背后的内容,也没有机会开口询问。她像很多次见面一样,嘻嘻哈哈的笑着,却不知道这次轻巧的转身竟成为了两人际遇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只是,林曼华和王洋,注定了只是擦肩的过客。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曼华都会忍不住困惑,困惑究竟是什么让当时的王洋选择那样匆忙地离去,没有解释,没有道别,甚至都没有一个借口,只有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晚上突如其来的一份礼物和里面的一句话:
“这东西你一定喜欢,就当……纪念吧。”
曼华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接过礼盒,迫不及待地撕下包装看到礼物的那一瞬间。只一眼,她就知道王洋是对的。
真的是自己的挚爱。
捧在手上的是一双最新款的达芙妮高跟鞋。鹅黄色的亮皮,简约又不失精致的设计,还有鞋盒上温暖微笑的奶茶。
曼华微微有些动容,满怀感恩的给王洋发了最后一条短信息:
“或许你真的是那个最懂我的人。终究是我对不住你那颗懂我的心。谢谢你。”
谢谢你。
又是一句谢谢你。
不知道这世上究竟有多少故事开始于这三个字,又有多少过程终结于这三个字。但在曼华不长的二十几年岁月里,好像每一次离别都伴随着这句简短的“谢谢你”。那些在自己生命中留下足迹的人们,像事先商量好了似的,都选择了这样三个字作为剧情的重要台词。
只是有些放在了开头,有些留在了结尾。
嘿,你说,一个人的一生究竟得感谢多少人才算得上圆满而那或轻或重或浓或淡的一句句“谢谢你”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种心情多少份情感?
可一句简单的“谢谢你”终究是毫无意义的。那些年,错过的人和事,终究还是会错过的。
而当初稚嫩的我们,甚至连怎么错过的,都不一定明白。
回忆播放到这里,所有的情节戛然而止。曼华兀自站在街角,望着手中的鞋盒,笑出了泪来。想不到,时隔四年,再次见面,曼华手中拿着的依然是一双淡黄色的达芙妮高跟鞋。
一如当年。
原来,不知不觉中,淡黄色的达芙妮已经成了曼华不假思索的选择。
原来,有些人,有些感情,即使离爱情很远,也真的会在我们身上留下特殊的印记。
一种感激夹杂着内疚、心疼的苦涩情绪突然漫过曼华的心头,然后,曼华站在沁凉的夏末街头突然感到了有一种比伤感更加复杂的情愫。
心酸的浪漫。
关于王洋,好像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甚至连第一次和他见面的情境都已模糊。只依稀记得,那时候的林曼华才刚上大一,而王洋则是比她高一届的师兄,上大二。
那时候的校园流行一种叫校内网的东西。每个新生一入校便都会无师自通地注册一个校内网账号。就像很多年前每次新学期开学我们都会兴高采烈地为自己准备好书包、练习本、铅笔一样,这更像是一种仪式,带着满满的期待,仿佛,有了这个仪式,一切就都会有一个暂新的开始。
多年以后,偶然听说,当初的校内网已经被收购了,更名为人人网。
短暂唏嘘之后,才恍然意识:毕业之后,自己已经很久不曾登陆过这个网页了,甚至连账号和密码都快遗忘了。
曼华第一次注意到王洋便是在校内网上,当初只知道王洋是本校建筑专业的一个师兄,没事喜欢去曼华的校内主页闲逛。一留言一回复的往返过程中,两人也算是相识了。
林曼华真正意义上对王洋产生清晰印象还是大一寒假结束返校之后的事。那次假期结束,一个寒假都未登录的曼华突然在自己主页留言板上看到王洋给自己的一句留言:
“静水流深,你宛若江南细雨。”
直到现在曼华都记得当初自己看到这一句话时的样子:带着小小的虚荣和欣喜,坐在电脑前偷偷笑了。
从那次起,曼华便和王洋有了交集,但接触大多在网上。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人人网,聊的内容也大都是正儿八经装腔作势的文学与畅想。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整个学期,细算下来,王洋也算曼华的大半个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