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若初(1 / 1)
凌国公府中,一名仆妇欢天喜地地拉着一名丫环打扮的女子跪在现任凌国公夫人席氏的跟前:“夫人真真像菩萨一样仁慈,我跟若初娘儿两个,今后每逢吃斋日,一早一晚定会为夫人诵一遍心经,求菩萨保佑夫人平安顺遂,多子多福的。”
谁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再是清贵门第里出来的席氏也不例外,虽然也不是多大正经的事,可也得了个开心,当下脸上的笑意也深了些:“若初也是个有福气的丫头,那会儿听说发疹子发得那般厉害,还好平安熬了过去,于容貌也没有什么大碍,如今又有那肯上进的年轻人来求,正该是后福到了。”
若初隐在面纱下的一张脸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夫人大恩,若初没齿难忘。若初斗胆向夫人相求,容若初向小姐拜别一回。”
今日玉池南遣了一名女子来找她办事,为了让她尽心,帮她后路都想好了。如今手上有了这一笔丰厚的资产,她和她娘两个没了后顾之忧,籍着汪三哥来提亲求娶的事,果然向凌国公府求得了脱籍,连赎身银子也不要,听说她是要嫁给一个铺子的二掌柜,席氏还打发了她二十两银子做嫁妆。
二十两银子……玉池南用一千两银子买了她的药,一千两银子安了她和她娘的心,只要还办成这一件事,玉池南那里还允诺了她一千两银子哪。
“难得你们主仆一场,你也是个有心的,且去拜一拜吧。”婆婆只是拘了小姑不出门,不见外人,若初这丫头在小姑身边服侍好些年了,并不算外人,如今即将发嫁,也是该去拜一拜,全一个主仆的情面;不是多大的事,席氏当然乐得做了好人。
若初连忙恭谨谢了,脸上也露出欢喜来,只要允她去拜别,能见到小姐的面,这事儿就成了一半了……
陈月琴再不允凌烟儿出去,可外面有些消息还是零碎地传了进来,如今上京城中劲爆的,除了玉池南华丽转身成为皇后的事外,就是突然爆出的冷门,韩青颜得了太后青眼,被懿旨册封为妃,还赐了封号的事了!
凌烟儿听了,又是呕得一肚子血。韩青颜虽与她是手帕交,可为着想嫁进大将军府,明里暗里都还是巴结着她呢,这样一个容貌才情都不如她的人,如今居然一下子就得了姨母的青睐,麻雀飞上枝头就要变凤凰了,怎么能教她心理平衡?
凭什么啊!凌烟儿气闷地将手中的绣棚子一搁,扔在了桌上。母亲说她年纪也到了,该在家里慢慢绣些东西出来备嫁了,硬是拘了她在家里,这样闷在家里绣绣绣,绣得她头昏眼花的。
她才不要绣什么嫁衣喜帕!除了表哥,她谁也不想嫁!表哥喜欢玉池南,玉池南被立为后也就罢了,可韩青颜才跟表哥见过几面,才与太后处过多久时间,连她都入了宫封妃,凭什么自己就不行?!
母亲拘了自己不许出去,连太后那里也像忘记了自己一样,已经许久都没有传召自己进宫陪她了。难道现在姨母眼前只看到玉池南跟韩青颜,真的将她忘到脑后了?
“姑娘,若初来了,在外面求见姑娘。”若云规矩地站在帘子外说话,这一段时间姑娘被拘了不得出去,脾气可不是很好,她和若水两个大丫头,现在说话做事都很是小心了起来。
“若初?她好了?”凌烟儿马上想起了自己这个曾经的大丫头,和那天她发病时脸上身上一脸的疱疹,“她是想回来继续当差?”
“应该是好了,不过脸上似乎还留了疤,一直戴着面巾子呢。”若云的语气有些怜悯又带了些说不出意味,“听说她娘将她许了人家,外头一个小铺子的二掌柜,就要嫁人了,夫人仁慈,将她们娘儿两个的身契都放了。若初是进来拜谢姑娘的。”
若初原来跟她一样,是姑娘身边得力的大丫头,而且比她还得姑娘青眼些。谁知突遭一场疾病,被送到城外的庄子里不说,还损了一个女儿家最重视的容貌。
庄子里的生活有多粗糙,怎么能和国公府里的比?若初这样子又算有残疾了,想再回府来服侍姑娘也是不行了的,何况也没有那个缺等着她来补!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门还过得去亲事,带着她那个守寡多年的娘一起嫁过去了。
一个小铺子的二掌柜,也可以想见家境不是什么好的了,好在若初从府里出来,还在庄子上过了这么一段时间,应该能适应了吧,她总不成还想着如府上这样金娇玉贵的养着!若云一想到今后若初可能就泯如街上那些篷头的妇人,心里又有些快意。
凌烟儿已经开口吩咐了:“难得她一片心,唤她进来吧。”
若初跟在若云后面走了进来,先跪在地上给凌烟儿磕了一个头,这才起身看了凌烟儿一眼:“姑娘,你清减了!”
这一句话顿时触动了凌烟儿的满腹心事,凌烟儿不由幽幽叹了一声,又对若云吩咐:“你去外面守着,我跟若初有几句话要说。”若云低着头扫了若初一眼,隐下了复杂的情绪,出去守在了暖阁门外。
若初见凌烟儿将人都摒了出去,心里也猜到了些,罩在面巾外的那双眼睛中,极自然地流露出一丝担忧来:“姑娘,有些事,你还是往宽里去想吧。”
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就勾得凌烟儿有些眼睛红了,声音也带了丝轻怨的飘忽出来:“外面又是立后,又是封妃的,听说热闹着呢,我这里就是冷清过日子,还想什么宽的窄的。”
这话她本来不该跟一个曾经的丫环说,可是在府中拘了这么些时日不得出去,若云和若水两人更是被夫人下了严令,若敢将外面有的无的事带到姑娘面前,立刻拖下去打死,全家发卖到矿上去。可立后封妃,正是后宅中最喜欢传播的极大的热门事,凌烟儿多少还是听到了一耳朵,手下的丫头不敢说,这会儿她就忍不住跟若初这里抱怨了出来。
凌烟儿与玉池南有过节,若初自是聪明的避开不谈,只说起韩青颜:“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韩小姐与姑娘是手帕交,都是个好的,所以这才得了太后的青眼,也是她有造化,赶到皇上立后了,太后自然想着还要给皇上册封几个妃子;这时机,刚好让韩小姐赶上了。”
凌烟儿猛然醒神想起一件事来,原来姨母也是极喜欢她的,在她幼时也说过让她过来做儿媳妇的话,可后来,抵不住表哥喜欢上了玉池南,非要立玉池南为后;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姨母面上有些尴尬,不好再唤她进宫相陪了!若是姨母知道,立不成皇后不要紧,只要能进宫她就是愿意的呢?
“想来也是菩萨保佑吧,韩小姐才有了这福气。”若初偷眼看着凌烟儿眼神微微闪亮,只作不知,自顾自地只作闲叨,“昨儿个奴婢缺了绣线,去了天衣阁那里补买,还在那里遇到个婆子在跟人闲扯,说她家就是新封的娘娘家。
娘娘原来在西山寺许了愿的,如今灵验了,正在紧着绣一本心经要供到寺里去呢,说是三月十三观音斋那一日,娘娘就要亲去西山寺将心经供奉佛前,也是短了浸了菩提香的绣线,让她赶紧着来采买呢。
就可惜那绣线贵的很,要二两银子一束呢,不然奴婢也买了来绣本经书,供奉到西山寺去。都说西山寺灵验着哪,奴婢别的不求,只求菩萨保佑姑娘阖府安康……”
她自顾絮絮说着,凌烟儿却听不进去,只捡了心里记着的问了出来:“你可听真切了,是三月十三要去西山寺?”
若初被打断了话,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的,奴婢听那婆子亲口与人说的。”
新封的娘娘,去西山寺还愿?玉池南那里素来作男装在外行走,从来就没听过她会什么绣活,不然,怕是表哥腰上会戴上几个荷包了!
一想到此处,凌烟儿的心就被刺了一下。那去西山寺还愿的,一定就是韩青颜了。是了,上回避暑之时,母亲邀了韩夫人一行去了西山寺烧香来着,当时韩青颜在佛前许愿甚是虔诚,自己还偷偷打趣过她,是否许的是一桩如意姻缘……
凌烟儿的心焦急地活动了起来;如今母亲拘着她不得出府,太后那里一时又不便召她,她需要一个人,到太后跟前说明她的心意!韩青颜,正是这个合适的人选!
若韩青颜因为封妃,只能在府上学规矩,拒见一切外客也就罢了,可如今韩青颜要出府去西山寺还愿。凌烟儿马上意识到这是她的机会来了,她得抓住这个机会,让韩青颜帮她在太后说话,只要提起她,只要带出她并不介意,只愿能够入宫的这么一点意思,依太后原来那么喜欢她的程度,一定也会想着将她也册封入宫的!
至于韩青颜愿不愿意带这个话,凌烟儿根本就不作他想。再是入宫当了妃子,娘家也是极重要的,从四品的侍郎府,拿什么来跟超一品的国公府和将军府来比?韩青颜怎么会看不清这个形势呢?入了宫,她们两个才能互相有个帮手,才能团到一处,对付那个该死的玉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