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1)
她直视着顾家康琥珀色的眼睛,不客气地说:“你是不是要我当阿南的童养媳?”
此话一出,在场的三个成年人都傻眼了。有些东西他们心照不宣,并不代表可以摆到光天化日之下讨论。
基于现实,不少家庭都会选择收养女孩作为自家媳妇或是换亲对象——这也是福利院里住的几乎全是男孩的原因。张媛上台之后,明令禁止“带有强烈养成或是换亲倾向”的家庭收养女孩。
若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收养一个女孩,往往需要耗费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政府会先派人调查收养人的家室背景,健康状况,经济能力等客观条件。然后让女孩在收养人家里试住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全程有专人不定时上门家访。最后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评定以及女孩的偏好来确定收养人,再签署一系列的文件保障女孩的权利。
即使成功收养,也有相关部门每三个月定期的反馈检查。一旦发现该家庭违反了《收养法》——比如长期灌输女孩家里某位男性适合成为丈夫的理念——不仅收养立刻终止,还会被罚以重金甚至监/禁。
所以颜辞说的无疑扯掉了他们打着“善良温情”口号的遮羞布,一时间场面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陈广和孟浩只是知情人,他们沉默与否无关紧要。可顾家康作为她未来的“父亲”人选,肯定不能避而不答。
但他说是不行,说不是也不行。正在为难之际,顾生一惊喜的童声突然插了进来,“小辞,你是要当我的新娘吗?”
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看着一脸天真难掩喜色的顾生一,颜辞纠结地词穷。
“阿南,小辞现在要当的是你的妹妹。至于将来的事,我们以后再说。”顾家康模糊的说法让陈广十分不满,他这样含糊其辞,万一颜辞到时候把话学给未成年保护机构的人听,后果不堪设想。
实际上,顾家康的回答正合了颜辞的心意。如果他否认,她肯定不会相信——开玩笑,顾家康才认识她不到五个小时又是个男人,甚至都没有对她笑过几回。说他是因为怜惜自己,想给儿子找个伴,得多圣母加玛丽苏才会相信?
如果他承认,那么就等于双方赤/裸裸地把交易放在了台面上。她同意收养,意味着同意将来嫁给顾生一。她自然不会答应,大家便都下不了台了。
这样正好,现在是兄妹关系,将来的事将来再说。不过她觉得自己喜欢顾生一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真要结婚的话是找丈夫又不是养儿子。
“那我需要跟你姓吗?”
顾家康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女孩都是跟妈妈姓的,只有收养男孩才需要改姓。”
颜辞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她无意中又闹了个笑话。“很多事情我都不记得了……我是不是很笨啊?”
不用说,小萝莉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还是分外招人疼的。陈广最没定力,恨不得上前抱着颜辞好好安抚她,“你才四岁,不知道这些很正常的。等下个月开学,你上了幼儿园老师都会教的。”
什么?她这个身体才四岁?颜辞有种被人骗了的感觉,这个世界的小孩真是发育得太好了。
她乖巧地点点头,酝酿了一会儿情绪,然后怯生生地对顾家康喊了一声“爸爸”。
妈呀,颜辞对自己装傻扮嫩的技术佩服得五体投地。娇滴滴地管比自己最多大四五岁的男人叫“爸爸”,太特么恶心人了。
顾家康低低地应了一声,眼眶居然隐隐泛红。
她抬眼正好瞥见“新爸爸”试图掩饰失态的样子,心里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想错了。两千年后的人或许比现代的人善良呢?
不论如何,醒来的五个小时后,颜辞终于在这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崭新的身份。
作者有话要说:
☆、第 9 章
三天后,顾家康一大早就带着顾生一和颜辞出门。
这一周是华夏国的“选校周”,所有家长都会领着孩子前往各所心仪的学校实习考察。一旦确定了学校,当场可以报名面试。因此,这是一个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但凡名声好的学校自然有大批家长趋之若鹜,对学生的要求也跟着水涨船高。
顾生一比颜辞大三岁,八月即是他上小学的第一学期。华夏国一年三个学期,每三个月学习结束后,学生都有一个月的假期,当然遇上国家假日和传统节日还有额外的休课时间。
因为颜辞是女孩上的又是幼儿园,竞争相对较小,他们决定首先替顾生一选学校。
顾家康对哪所学校好早已心中有数,所以直接把车开到目的地——粤州大学附属小学。
顾生一牵着颜辞的手,小脸上满满的都是兴奋。家长和孩子确实很多,却也没有颜辞想象中的人山人海。一眼望过去,女孩子真的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很快有工作人员过来给他们指路,是个书卷气很浓的年轻男人。他的服务态度很好,尤其是对颜辞。类似的事她在过去的三天里已经亲身体会过了,因此并不意外。
在顾家住了三天,她几乎是疯狂地汲取着有关这个世界的所有信息。可惜渠道和时间有限,效果甚微。
比如她想系统地了解两千年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却只能从电视里零星杂乱的新闻中得知。顾生一对这些哪里有兴趣,往往沙发还没坐热就闹着要玩玩具或者看少儿节目。
颜辞比他年纪还小,当然得配合着表示对新闻什么的完全不感冒。
那天跟着顾生一去游戏房玩九连环,她又是百无聊赖地坐着看他玩。顾生一试了两次都没有突破原先的最高纪录,心血来潮要颜辞动手。
她下意识拒绝,实在是不想给自己岌岌可危的智商雪上加霜。可顾生一很固执,把说明书摆在她面前,逼着她尝试。
颜辞自诩是个成年人,自然不会跟小孩较真儿。玩就玩呗,反正她丢脸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她专心致志地把说明书的每个字每个步骤研读了一遍,心里肯定这具身体之前绝对识字——好多生僻的繁体字她本人不认识,可阅读起来却毫无障碍。
再反复看了模型图,她半是激动半是紧张地伸手把说明书揉成一团。
嗯,手感比橡皮泥好多了,完全不粘手不说,材质的弹性比她想象的还要高。不管是多么细微的折叠翻转,只要她的手做得到就可以。
令她惊喜的是,当她试图在脑海中回想刚刚看过的说明书时,文字和图形几乎是瞬时以高达95%的精确度还原。她原来记忆力是很好,可也没有达到这般过目不忘的程度。
不管是这个身体天赋异禀还是这个世界的人类小孩智商超群,对颜辞来讲都是对她饱受摧残的自尊心不小的安慰。
开始还有点笨手笨脚,但很快她便掌握了主动权。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小,她的手指很灵活,对她大脑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都完成得异常完美。
第一次结束金字塔的模型她花了五分钟,第二次只用了五十秒。那一瞬间,她简直快要喜极而泣了。
不能不说自信心很重要,那次小小的成功之后,颜辞对两千年后的高科技没有了畏惧感。小孩子都能了如指掌的东西,她身为成年人学起来应该事半功倍才是。
于是,她慢慢摸索着顾家可以接触到的各种不认识的高科技。玩具也好,少儿节目也罢,都成了她融入这个社会的好帮手。
如果她回不去两千年前,那么起码得学会在这里好好活下去。
三天里,他们去过一次商场。顾家住在郊区,附近只有满足日常基本需要的商店。
无论是在大商场还是小商店,颜辞都享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服务。服务员几乎全是年轻俊朗的男生,对她那叫一个和颜悦色,如沐春风。
一旦经过促销或是试吃的区域,她的手里常常“被装满”了一堆推销员硬塞给她的免费样品。
若她是成年人,还可以自恋地幻想是自己魅力大,这些男人想要献殷勤。但以她现在这种萝莉的样子,除了男多女少的社会原因,她连欺骗自己虚荣一下的理由都找不到。
颜辞不知道的是,她的容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这里女孩是少,也不代表每个女孩都会像她一样如众星拱月般被捧着。
纯天然黑发黑眼的人在华夏国大概占了不到百分之一,女孩更是少有。这种纯正的古典的容貌不仅符合社会主流的审美,往往更是身份的象征。
由于一千多年前的女性自杀浪潮和大陆板块合并,各个国家的不同人种混居繁衍。经过时间的洗礼,华夏国内带着异族血统的人不在少数。大部分已经失去了明显的混血特征,比如顾生一,看起来只是面部轮廓深刻了一点——某些纯种的华夏人甚至天生如此。但凑近了会发现他的眼睛其实是深棕色,再看看有着褐色头发的顾家康,无疑能够推断出他们家祖上有和异族联姻过。
华夏国七百年前有一批领导层是极端的华人主义者,曾在国内大肆压迫带有非华人血统的华夏公民。虽然现在的华夏国号称人人平等,但有时候歧视是藏在骨子里的。
例如政府机构里的官员大多是纯正的华人,起码从外表上不带有明显的外族特征——这其实不难做到,只要不是第一代第二代的直系混血,带个黑色隐形瞳片,染个黑发就可以了。
但社会地位越高,血统往往越纯粹。国内的几大世家一向不与外族联姻,就是为了保证继承人的优势。
于是颜辞不管走到哪里都格外地受欢迎不仅因为她是女孩,更是因为主流社会和上位者的偏好让民众对黑发黑眸有狂热的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