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四十三章 名声威望(1 / 1)
事实上,骆惊雷到咸阳城的日子要比尤堇预料的早,他带着圣旨二来,大皇子率咸阳城众多官员出城跪拜迎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大皇子耽于嬉戏,不思进取,无法胜任洪灾安定事宜,转交于六皇子负责,命大皇子即刻反往都城,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大皇兄是要何时起程?”坐于马背上不曾下来的骆惊雷笑着问刚起身的骆惊逸,只是他此刻的笑在骆惊逸眼里,皆是讽刺。
“哼!此事不劳六皇弟担心!”骆惊逸接过太监手里的圣旨,带着尤堇甩袖先一步返回城中,骆惊雷也不同他计较,等他走远了,这才下了马,将缰绳交给别人,率其余官员一同踏入咸阳城。
京都繁华,却带着酒醉迷津的奢华,浩云城繁华,亦带着来往匆匆的浮躁,而咸阳城的繁华,带着漪北水乡独有的隽秀灵雅,令人颇有心神安然舒畅之感。
骆惊雷对这座城市也很喜欢,总觉得这座城就像一个人一样让他舒服,却又不知像谁,摇摇头将脑中的这种想法散去,转而专心地欣赏这座水乡养育的城池。
“六皇子,”走到一半,咸阳太守溥永嘉弯腰上前说道,“微臣在府上为六皇子安排了住所,同时备了薄酒为六皇子接风。”
“恩,还请太守带路。”住哪里他不是很介意。
酒桌上本是安排了大皇子的位子的,可惜大皇子定是不悦来此,眼下就只有咸阳的一些官员陪同,只是,对着这酒,骆惊雷却是下意识有些排斥,并不想喝,底下官员也不敢劝,一顿饭吃的兢兢战战。
到了晚间,给骆惊雷安排的屋子里倒是来了不少人。
“主子!”两男两女,都是骆惊雷先前就安排在这边的,一位在温颐身边,一位在溥永嘉身边,一位在工部前来的一位大人身边,而另外一位女子赫然是当初五姑娘,先前在大皇子身边,眼下便跟在骆惊雷身边随身伺候。
“都起来吧。”骆惊雷说道,“可有情况?”
“并无。”说话的是跟在温颐身边的男子,这四人显然以他为首。
骆惊雷点点头,有些疲乏,“都回去好好把人看着。”
“是!”三人不敢逗留,纷纷离去,只留了五姑娘乖乖地在一边,犹豫了一下就去为他铺床收拾。
等叫人送来的热水也备好了,五姑娘轻松道:“主子,早些沐浴安寝吧。”
“恩,下去吧。”骆惊雷挥退了五姑娘,而五姑娘是第一次贴身服侍,不敢妄为,乖巧地推了出去。
将自己泡在热水的骆惊雷透着难以察觉的倦容,他对着躲起来的隐一问道:“隐一,我是不是忘了什么?”
隐一心中一紧,强制镇定下来,不动声色道:“属下不知。”
骆惊雷也没有真想从他那儿得到他自己都摸不着边的答案,不再多说,等热水都凉了以后才回到床上安眠。
漪北地区受灾的几个村庄其实都在骆惊雷的算计之中,那几个地方本就纳入灵渠所过之处,村中的民众因为有着裕亲王的帮助,并无大碍,毁去的无非是房屋财物和几亩庄田。
骆惊雷以六皇子的名义,安抚了受惊的村民,又命人贴出告示,失去住所者,可去咸阳城郊临时搭建的住所安顿下来,无工作者皆可在告示处安置的报名处报名,可选择在选定的地点重建家园,亦可参与灵渠挖掘,前者工钱少些,后者工钱多些。
村民虽不闻政事,却也多多少少了解到此次家园被毁的原因大多出在皇子身上,对于这位新来的六皇子并无多大的好感,但眼下也无办法,总不能饿着肚子,自己不吃,家中老人小孩也好吃饭啊,而且依着告示所示,工钱不少。故此,大部分人都带着半信半疑地心态报了名,报名也多以建造家园者居多。
骆惊雷也不介意,本就不打算一蹴而就,对于村民的心理他也明白,并不强求。
“六皇子,那城中大皇子的府邸该如何处置?”溥永嘉在一边问道,有了私用拨款这个名义,大皇子自然是不会再要这所宅子,大皇子走后,宅子就一直空着,他也不敢擅自将六皇子安排在那儿,毕竟那儿的名声不好。
骆惊雷看了他一眼,道:“溥太守最近帮了本王不少忙,既如此,那座宅子就赏了溥太守吧。”
溥永嘉觉得不可思议,不知道该接还是不接,这宅子可值了不少银子,而且六皇子确实有这个权力处置这宅子。
“溥太守还不赶紧谢恩。”一边同来的温颐用手肘碰了碰溥永嘉的手臂,提醒道。
“是、是,多谢六皇子!”溥永嘉回神过来,连忙下跪谢恩。
“起来吧。”骆惊雷对于自己手下的人从来不吝啬,溥永嘉既然对他有用,那他一点也不介意给点甜头。
※※※
时日良久,咸阳城变得更加繁华,人们都喜欢在这座城市逗留,外来者亦喜欢跑来看看。
“今日发生何事,告示那边怎么那么多人?”一个还带着包袱的男子好奇地看着城中告示处挤了不少人,随意问了身边的路人。
那路人打量了男子一番,笑道:“兄弟刚进城吧。”
“是啊,刚到这儿,看看能不能混口饭吃。”男子摸摸脑袋哂笑。
“那真是赶巧了,”路人拍着他的肩膀,解释道,“今日是六皇子招收人手的日子,每隔十五日,就可去告示处报名,六皇子会派人给你安排事做,听说那工钱不低,够养活一家人的,不少没工作的人都会去那儿,兄弟要是没想好做什么,不如也去瞧瞧。”
男子一听,很是高兴,谢道:“真是太好了!多谢这位大哥!”
路人连连摆手道:“兄弟客气,我不过说与你听罢了,要谢,还得谢谢六皇子。”
“是要感激六皇子,不过,大哥可是见过六皇子?”男子好奇地问。
路人有些得意道:“自然见过!那六皇子时常去灵渠那儿监工,兄弟要是也去那儿干活,定能时常见到六皇子,啧啧~六皇子可是这儿的好红人哟,不少女儿家都巴着把自己送到六皇子身边。”
“灵渠?那是什么?”男子有些不明所以,先前不曾听闻,又觉那六皇子当真艳福不浅,直到当真融入这个城中后才发现,六皇子确实艳福不浅,可惜从不招惹任何一家女子,至于是不屑还是自爱就不得为知了。
“我也说不大清,只知道那六皇子在挖的就是灵渠,听说作用不小,往后也不用担心春汛夏汛了,也不是是真是假!”对于灵渠,路人也不是很清楚,说着有些不好意思。
男子倒是没察觉他的神色,只是更加好奇那灵渠究竟为何物,遂谢了路人一通就往告示处排队去了。
这样的一幕月余来已经发生无数次了,从最开始将信将疑,到如今迫不及待地前去报名,如此变化,即可见成效有多大,六皇子的名声也渐渐传开了。
消息传到了京都,皇帝赞叹六皇子治理有功之余,也渐渐开始忌惮六皇子的名声,俗谚有曰: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如今六皇子名声如此之高,保不准会怎样呢,心里暗想,是时候把六皇子叫回来了。
另一边,被禁足三月的大皇子得到消息,正焦急地同尤堇商议对策。
“尤堇,眼下该怎么办?”骆惊逸被禁足,皇上也不允许他人探望,童府的人亦是进不来,他只好对着尤堇。
尤堇也有些犹豫,他是大皇子谋士,众所周知之事,他若去童府,有心人定会传出谣言,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他亦是有些着急,“殿下,六皇子恐怕蓄谋已久,眼下情况对殿下极为不利。”
一向顺风顺水的骆惊逸,近日连番受挫,本就暴躁的性子愈发狠戾了,恨道:“大不了逼宫!”
在北辰历史上,逼供这种事并不算少见,成则登上高位,享独有荣华,败则死无葬身之地,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每一个有这种心思的人都有着殊荣成败的决心。
尤堇知道大皇子早有这心思,一直被他安抚下来,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太多,他恐怕也无法阻止大皇子的决心,还不如好好想想怎样做才能让成功率大些,“殿下,若真如此决断,尤堇亦侍奉在殿下左右。”
骆惊逸满意地笑了起来,他本就不是能容忍憋屈之人,对于尤堇的表忠也是异常高兴,“有尤堇在侧,本王断可高枕无忧!”
尤堇却是压力很大,因为它知道此刻并不是逼宫的做好时机,但他的主子已经等不急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暗暗叹息,说道:“殿下,六皇子尚在外,不如趁此机会……”说着做了个杀人的手势。
六皇子本就是留不得的,有如此民生威望之人又怎能侧榻安睡,骆惊逸点点头,自然是同意的,遂吩咐道:“这事你去安排,本王的人随你用,之后你去一趟童府,再去见一见陈辛。”
陈辛,禁卫军首领,谁也不曾想到这位沉默寡言的首领竟是大皇子骆惊逸的人,这也是他对逼宫有恃无恐、信心十足的原因。
“是。”尤堇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