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历史架空)再世为王 > 52 第五十二章 杨子荣之忆

52 第五十二章 杨子荣之忆(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八风不动 末世重生之白莲花的逆袭 雨巷微光 声声入耳(网配) [综]炮灰的心愿 封神之我爹是黄飞虎 你若为城,我愿被困 朝秦不暮楚 重生之傲世千金 心甘情愿

文渊阁中已然点上了灯火,杨子荣不急不缓得端起那一本奏疏,他的眼睛微微眯着。年迈后杨子荣的视力有些下降,但幸仍能见物。杨子荣从未动过致仕还乡的心思,在他看来,或许老死在任上是毕生的归宿。

为大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是什么难接受的事。

即使他一心追随的君主已然不在现世。

杨子荣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北宫棣的时候。

那年是太|祖祭祀皇陵,下令所有的皇子皇女、百官大臣跟随御驾,自朱雀门步行至天清山。路途远久,对于一众最大不过十八|九岁的少年们来说,是长得有些过分了。但毕竟是天之骄子,数个时辰的步行却没有一个喊累叫苦的,浩浩荡荡得就来到了天清山。

杨子荣那时随父杨修贞一同在百官队伍中,他以前从未见过这些天家中人,目光便频频往那个方向转去,后来不知怎么的,竟就真的看到了。

一身龙衮的帝王与太子并行在前,后更随着几个同排并行的皇子。接着却是一个踽踽独行的人。他身后又是好几个扶持相行的皇子皇女。

杨子荣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那个少年,比他小两三岁的模样,脸上表情因为惊鸿一瞥至今已然回忆不清了,烙在心底的便只余下那如剑一般的锐意锋芒,和那在众人中独行的孤伶身影。

他忽然有些难过,一切本不该像这样泾渭分明。

再后来他在皇子轮流上祭的时候暗中记下了他的身份。皇四子,先皇后养子,半嫡半庶,身份尴尬。难怪方才是那副无人亲近的模样。

再后来他知晓了少年的名讳,他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念了几遍:北宫棣。

那时候岁月对于他来说还未有流水般的漫长,树枝下蝤蛴的沙哑鸣叫还不能勾起最深沉的波澜情绪,那时侯的一切都沐浴在白色的阳光之下。还太早。他不知命运的牵引,不知即将发生的一切震荡,还不知,那一丝淡淡清清的情绪意味着什么。

杨子荣回忆起来,他的人生就是在那个下午起转折改变的。

景洪十三年,太子北宫桉病逝。

他新科及第,正春风得意,入了翰林颇得君王赏识,谁知道就在国丧后一个月的那个午后,自翰林院回到府邸中的杨子荣,只见到了一座空空荡荡的院落,母亲抱着年仅八岁的幼妹,呆呆地坐在堂中。

彼时杨子荣不过是初入翰林,位卑言轻,自然没有权利亲眼目睹白日文华殿上的惊天巨变。次日他才听说了皇帝冷冷的坐在文华殿中,由总管太监念出一个个名字,厂卫入殿带下人关入诏狱。只是那日他父亲杨修贞上了朝后便再也没回来过。

而后皇帝下诏立皇长孙为皇储,那道圣旨在京师中引起轩然大波,又将一众皇子封了王,赶去了藩地。杨子荣忽然就回过味来,京师的天果真说变就变。

太子病逝后储君空虚,二皇子、三皇子蠢蠢欲动,联合了不少朝臣上书。北宫鎏冷眼旁观了一个月,蓦然发难将这些心生二意的臣子一网打尽。六部的杨修贞便身在其中,受到牵连。虽然翰林院离着中央的龌龊是最遥远的,杨子荣却因父之故而举步维艰。

政治倾轧,黑暗而残酷,现实到锦上添花人人会做,雪中送炭却一个也无。未及弱冠,却担起了家族重担的杨子荣却不知怎么地,忽然就迷恋上了这种感觉。

杨子荣一向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心中想念,少时是金榜题名,红袖添香;后来是振兴门楣,光宗耀祖;再后来,当他站在人心惶惶的京师城门上看到遥遥而来的肃杀军队的时候,一个执念忽然变得明晰起来,他渴望追随明君,位极人臣,名垂千古,隆盛国祚。

遥遥的望着,杨子荣忽然就知道举着这面旗帜公然反抗的人,率领千军万马南下逼宫的人是他盼着的,他坚信这个人人畏惧的王爷必然可以达成他的夙愿,一种久违的狂热在内心升起,逐渐炽烈。

因为这个人是北宫棣。

那十二年来,待在京师权利场中沉沉浮浮的杨子荣断断续续的听到北方传来的消息。皇四子掌兵立下赫赫战功,元狄人闻风丧胆,燕王郡内吏清民和,百姓交口称赞。但渐渐而起的却是愈演愈烈的谣言,什么“杀神王爷”,什么“恶鬼之性”,什么“杀降不详”。杨子荣听到的时候露出奇妙的笑容:看,他们也惯会玩这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把戏了。

半个嫡子——半个嫡子啊,杨子荣垂下眼,安安分分的做着翰林院的编修。果然皇帝下了旨意,只不过是针对安国公陈缨。安国公一脉凋零,断了燕王臂膀,北方的将领也因为陈缨病逝而开始蠢蠢欲动。

果真是帝王心术,杨子荣一生遭逢的君王中,少有如北宫鎏这般执掌天下冷酷至斯的。京师一天比一天风声鹤唳,朝堂上大批大批的换血,而后太|祖病逝,皇长孙登基。

杨子荣看见京师城门轻易被燕军攻破,他走了下去,接下应是他的舞台。拦在千军万马前,杨子荣对最前面鲜衣怒马的那个人朗声说到:“殿下忘了一件事。”

北宫棣居高临下的看着他,眸中冷酷肖似太|祖,讥讽玩味道:“说来听听。”

杨子荣平静至极:“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杨子荣每每想起那一次经历,都觉得这是他人生中少有的惊险一幕,那时候北宫棣笑了,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而后策马转去了天清山。

杨子荣想,他赌对了。

过后的发展在他意料之中,又远超他意料。一贯杀伐乖戾的北宫棣放了文熙旧臣,甚至留下了文臣魁首方静玄在京师,后来杨子荣明白了内情,一时间惶恐与莫名惘然遍至,五味繁杂。

杨子荣一直不知道北宫棣和方静玄的纠葛自何时伊始,他只需要知道北宫棣是他选定一生追随的君王,故而他保持了沉默,一如很久以前一样。

北宫棣果然没有另他失望,他想,得此明君赏识器重,此生不枉了。

杨子荣一生中遇到过很多次国丧,他有些麻木了,但他依然忍不住在灵前潸然泪下。身旁的刘缜哭的像个孩子,而太子已经不吃不喝了几日。至于方静玄,方静玄……

杨子荣想起那样的方静玄,不知道是该用可怖或是悲哀去形容。方静玄如往常一般挺直跪着,眸中的神色杨子荣不忍细看,只知晓那人浑身上下的生气一分也无了。

杨子荣想起最后那日北宫棣宣他进去时,靠在方静玄怀中的帝王眉眼少有的一片温和,回忆起过往的声音低哑着:“退敏,朕还记得第一次见你时,你独自拦在军前的镇定样子,朕险些便要砍了你。”

杨子荣压抑住泪水,其实第一次遇见很早很早,早在北宫棣尚且稚嫩,他也不过是个少年的岁月。只是那是他独自在百余次张望下,遥遥的一瞥。

“……好好辅佐太子,这天下,朕便要托付于你们了……”

杨子荣觉得微微的心酸,他知道这与嫉妒无关,这与喜欢无关,这甚至与君臣,与忠诚无关。

但他依然忍不住感到铺天泛来的情绪,在心底种下了一种细微的疼痛,永远也无法消散。

这是回忆独有的味道。

目 录
新书推荐: 通灵真千金发疯后,创飞满朝文武 重回78:从救下妻女开始逆转人生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斗罗:死遁归来,修罗场里当团宠 玄学大佬三岁半,顶流渣爹靠边站 逆天神妃至上 首富大小姐是农村来的 偏护寡嫂不成婚?扇完巴掌嫁权臣 坐了10年牢的陆家大姑娘回来了 纯恨夫妻双重生,我嫁权贵你哭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