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魏贵人(1 / 1)
乾隆刚接到消息,去看望了宝珠,被人拦在门外,没能进去见成,装着一肚子气的回来了。刚一回来,就被太后招来,经太后的这一番话,乾隆只得压下心中的气,为宝珠辩解道,当然,是从他的方面,诉说着,宝珠的善良、美好,及与自己两情相悦(宝珠:鬼才与你两情相悦!不对,是做鬼也不与你两情相悦!)
诉说到最后,总结了一番,自己与宝珠,是那么的相爱,自己是娶定宝珠了。见太后脸色难看,乾隆一点反醒自己的意思,而是认定,都是那把消息传给太后的人搞得鬼。恶狠狠的问道:“皇额娘,你是听谁在乱嚼耳根子呀?”
见儿子一脸青色,太后哪能不知道儿子在想什么,叹了口气,说道:“儿哟,你的这点事,现已闹得人尽皆知了,哪还用别人嚼耳根子呀!”
“啊?”乾隆惊讶:“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太后心情不爽,说话也就不留情面了:“你别忘了,你可是当今天子,你的一言一行,都随时有人关注着!在加上,这事你又不掩饰一下,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来了!你呀,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其实,太后这话有些夸大了,知道这些的,也只是少数精明人,还没有闹到人尽皆知的份呀!不过,让乾隆在闹下去,说不定,真会闹到人尽皆知,所以,她这样说,也是为儿子提个醒,么闹得让天下人看笑话。
乾隆脸色一变,立马正色道:“皇额娘,儿臣晓得!那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太后点了点头,准了!现在儿子摆明心情不好,留他在这继续说,只会伤了母子情,还不如放他回去的好。反正,自已的儿子,比起美人,更注重的是,他自己的面子。绝不会,为了美人,而丢了面子的。
乾隆回到龙舟,想了半天,终于决定,去见见被他冷落了很久的,解语花令嫔,哦,不对,现在应该称为魏贵人,聊聊自己与宝珠的爱情。本来,近两年乾隆对皇后的印象改变了很多,觉得皇后挺不错的,准备去找皇后的。
只不过,想起太后那番话,乾隆认为,一定是有人在太后身边,嚼耳根子的原因,而皇后,因很受太后喜爱,所以,被小心耳的乾隆怀疑上了,因此,皇后娘娘万分庆幸的,逃过了恶心的时刻。
魏贵人这厢,因两次被乾隆厌恶,都找不清源头,因此,乖乖在自己船上,抄着佛经禁足了。这天响午,刚睡下没多久,就接到皇上往自己这来的消息。把她给喜得,连忙起身打扮。
等她这边打扮得差不多了,就听见门外传来:“奴婢(才)给皇上请安,皇上圣安!”
她连忙起身:“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圣安!”
“爱妃快起!”乾隆连忙将魏贵人扶了起来。今天,魏氏穿着一件粉红色旗袍,被她的曲线,完美给勾画出来,在配上一个,她那充满爱意的眼神,看得乾隆一阵心猿意马,恨不当场就和魏氏,直度春宵。
魏氏见乾隆瞧自己的眼神,明白,自己这些天的担心是多余的,自己没有失宠,前些日子,可能自己碰上的时机不好,皇上才会冲自己发火的。放下以来,柔声说道:“皇上,十几天不见,皇上憔悴、消瘦了好多!”
对于爱妃的关怀,乾隆很是受用,拥着魏贵人入座,挥退所有的人,边对魏氏上下其手,边给她讲着,自己的“爱情故事”(不好意思,容我先去吐一个!)。魏氏僵着张笑脸,听着乾隆诉说着,心里,恨不得,直接了结了宝珠。
同时也明白,自己前两次受罚,多次跟这个宝珠有关系,更是对她恨得牙痒痒。不过,见皇上一脸的投入,为了自己能尽快重回嫔位,魏氏拿出她善解人意的一面,将乾隆给哄得,直接就跟她滚床单去了。
她可是没忘记,自己被降为贵人后,嫔位上的那几个,以前喊自己姐姐的,一个个,都来看自己的笑话,还一口一个妹妹,真怕自己不记得,自己被降了。不过,她们都给自己得着,看自己重回嫔位后,怎么一一收拾她们。
皇后得到消息后,好笑的瞧了眼,旁边不服气的舒妃,开解道:“妹妹,你呀,把这魏氏想简单了些,她是不会那么容易败下去的。不过,她在怎么得宠,也只能乖乖蹲在嫔位上,在想向上爬,那得看,本宫准不准了!”
舒妃见皇后这么一说,心里好受多了,不过,还是嘟着跟说道:“姐姐,你为什么,不直接将嫔位也增满,让那个小蹄子,连嫔位也够不着了?”
皇后听舒妃这么一说,笑了起来,其实,最初接到魏氏被降为贵人后,她也是这个想法。不过,幸好被五儿劝住了。毕竟,现在不是每年晋封的日子,在这个时间,提出晋封嫔位,得将来魏氏将皇上哄好后,可就方便她在皇上面前,上眼泪了。
在者,哪怕就是她想,嫔以下,受皇上宠爱的,能升为嫔的,也没有几个。难不成,还升几个,皇上不宠爱的?这不是明摆着,把把柄送给魏氏嘛!而且,五儿说了,像这种事,做一回就行了,要是做多了,皇上醒味过来,那可就不是好玩的了。
摆不好,到时,皇上还会认为,自己善妒,独独容不下,他那善解人意的爱妃了!自己才不去讨那个嫌,反正,魏氏的妃位是没指往了,就让她在嫔位上,乖乖呆着吧!自己只要没犯错,不失了圣心,她在怎么得宠,还能越过自己去了不成?
哪怕,是真的越过了自己,那就不用自己出头,太后、大臣,会一个个的找她的麻烦,这就够她喝一壶的了!而且,自己现在,有两子一女,都很是受皇上喜爱,自己只需教好孩子,管好宫务就行了。顺便,在看看这宫斗大戏,偶尔给魏氏出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