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仁武将军(1 / 1)
阿狮兰的脸上竟然出现了深深的戒备,咬牙切齿的道:“仁武将军越小乙!?”他恨这个女人,应该说所有的柔然人都恨这个女人,若不是她和她的黑骑军,柔然人也不会被挡在檀州城外不得寸近。可是他也敬重这个女人,一个阻挡了他们二十多年的对手已经足以被柔然男儿们所敬重了。
“阿狮兰王子来我檀州游玩,应该事先通知于我,我也好尽地主之谊。”越小乙语气淡然,就好似对方是个偶尔路过的朋友一般。
阿狮兰看了看周围不知何时冒出来的黑骑军,心中明白今日是不得善果了,冷冷一笑道:“成王败寇,我阿狮兰认了,只想讨个明白。”
越小乙点点头,看向柳易芩。
柳易芩淡淡微笑道:“柳某一向不信鬼神之说,何况又在庙中的尸体身上找到了银针,更不可能是鬼神所为。至于尸体消失,我相信王子的目的很简单,第一掩盖死尸的死亡真相;第二制造恐慌。”
“你们如何知道尸体中有针的?”阿狮兰问。那种针细比发丝小如拇指即使整个切开也不应该轻易能发现啊!
“阿皘是用暗器的行家,身上总会带着可以取暗器用的东西。”柳易芩对着项皘微微笑了一下。
“你是如何传递消息的?”阿狮兰心下奇怪,因为那日出逃的村民和商旅颇多,他也不好一一截杀,但是来往之人却都是已经仔细盘查过了的。
“那日我故意趁着出逃的人多安排他们出去的。至于消息传递,我将给隐形的秘信写在越将军的女儿的手绢上,王子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日常所用之物自然不会太在意。”柳易芩微笑道,“之后就更简单了,我叫穆柯传口信给越将军说手绢是陆梅生所赠,越将军一定会对此产生疑惑,从而察觉到其中蹊跷。”
阿狮兰狠狠瞪着柳易芩如鹰般的眼睛满是狠戾:“哈哈~很好,我输得心服口服。”
越小乙见他已经问完了,缓缓地抬起手做了个进攻的手势后便转身走到柳易芩等人面前,抬眼看了看柳易芩道:“你是柳侍郎的公子?”
柳易芩不敢怠慢躬身行礼:“多谢越将军援助。”
“不愧是柳卿书的儿子,这招诱敌深入设计的不错。”越小乙点点头,又把目光停留在方延身上。
方延不待越小乙询问,便主动回答:“在下姓方,家里是做生意的,这次来檀州是替家父联系买卖。”
越小乙扬了扬嘴角仿佛回忆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一样,微笑道:“方?到是和我一位故人同姓,仔细看来方公子同那人还有些相似。”那人小时候可是着实讨厌的紧啊。
最后把眼神停留在项皘身上,冷澈眸子中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你叫什么?”
项皘见越小乙问自己,原本因为受伤而苍白的脸上,出现了一抹因兴奋而起的红晕:“回越将军,我姓项叫项皘。”
“项皘?”越小乙默默念着这个名字,被面具遮挡的脸庞出现了一丝变化,看着眼前的少女,她的眼中出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一个身着黑衣骑在高头大马上,神采飞扬,剑眉入鬓,凤眼含笑,嘴角微微勾起轻唤她饺饺的男子。项婴,一别二十年,你的女儿都长这么大了。
正在越小乙看着项皘出神之际,手下亲兵来报,柔然探子全歼,柔然王子逃逸。越小乙的脸瞬间恢复了淡然,面向问三人道:“你们这几天还有什么其他发现吗?”
方延思索下才把方才的事情讲了出来。
越小乙点了点头示意方延带路,自己则带着手下跟在后面。
“越将军,难道就此放过那柔然王子了吗?”项皘忍不住问道。她一想起阿狮兰那带着侵略性的目光,就浑身不舒服。
一向少言寡语的越小乙对项皘到是亲近,耐心的解释道:“阿狮兰在柔然地位不低,若是杀了必会引起柔然人的拼死报复,就得不偿失了。”
柳易芩静静听着越小乙同项皘的谈话,细细品味着每一个字,这越将军在北疆多年对柔然倒是甚是了解。看着这如冷月清辉般的人,柳易芩不禁想起陆梅生和宋君柯谈起越小乙时眼中流露出的钦佩与怜惜,她真的可以信任吗?
不多时众人在祠堂后找到了一个天然山洞,经过黑骑军的仔细搜索只在洞穴中寻找到几箱武器和药品。
柳易芩在洞中转了一圈觉得这洞穴十分阴暗、潮湿也不怎么通风,实在不明白为何把此处作为收藏东西的仓库,突然他发现角落的地面颜色同其它地面的颜色略有不同。
越小乙见他有所发现,便对正在四处搜索的亲兵作了个手势,马上便有两个人走上了去手脚麻利的开始挖掘起来,不大一会功夫便挖出一张北疆地图和几封柔然文字写成的羊皮信。
越小乙展开地图仔细察看着,地图上所标注的标记让她的脸色变的越来越阴沉。
“越将军,这?”柳易芩疑惑的问。看越小乙的脸色,似乎这份地图是狠关键的东西。
越小乙又看一眼地图后,把地图和信一起折好放入怀中,摇摇头道:“一些关键的东西,不过现在还不确定。”话虽说得平淡,但是越小乙的心却沉了下去,这次的事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其中恐怕要牵扯出许多陈年旧事了,她暗自祈祷着希望不要同那个人有关才好。
沉默许久后越小乙缓缓抬起手挥了挥,轻声道:“回营。”
两日后,三人同着越小乙一起来到了黑骑营。黑骑营占地广阔,远远看去一座座营帐整齐排列着,营帐后面是条宽阔的大河,河前的浅滩被修整成了校场。此时虽是清晨,但是远处校场上已经聚集了上万名士兵,排着整齐的方阵演练着阵法,一声声洪亮的‘杀’字从他们口中喊出,嘹亮有力。
三人一边好奇的四处打量着一边缓缓地走进了营门,也走进了这充满着陈年旧事和爱恨情仇的北疆风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