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菊花宴化解锋芒(1 / 1)
一家人摊开来说清楚了,事情也就更加简单了。黛‘玉’以后只要安安心心的享受现在的幸福就行。三人也因这事心里更加的贴近。
而林家,既然已经回到京城,这以后便要开始进入京城的‘交’际圈子了。毕竟林海是外放回京,又是重臣,简在帝心之人,不管是之前的盐课御史还是现在的户部尚书,都是手握财政大权的。何况本来外放回京就算是平调也算是升职了,何况林海又连升两级,林家一时间可谓是炙手可热。
这两天,贾敏已经接到了好几份赏‘花’宴的帖子了。而贾敏想着,黛‘玉’已经七岁了,又是第一次回京,也该带她去认认人,‘交’两个闺蜜,以后小姐妹常来往,也免得黛‘玉’因为没有可心的姐妹而孤独。毕竟英莲现在还在扬州,一时半会也不会过来京城。
对了,说到英莲,英莲的娘亲与贾敏‘交’好。贾敏看甄夫人人也‘挺’好的,温柔和善,对黛‘玉’也好,就‘私’下里给甄夫人的茶水里加了些调理身体,固本培元的‘药’,甄夫人身体好了,受孕也容易,家里只有一个英莲的话还是太孤单了,若是甄夫人再生个儿子,甄家可就圆满了。
而林海那边也与甄老爷相谈甚欢,相‘交’恨晚,当即便结为知己。林海也不忍甄老爷只有一个独‘女’,落得前世自己那般结局,便从贾敏那里拿了些培元丹,暗中给甄老爷用了,果然,去年甄夫人已经顺利生下了一个男胎,很健壮的一个大胖小子。
甄家感念林家的恩德,便给这个儿子取名叫甄忆林。他们明白,若非林家的援手,自家只怕已不复存在,更不会有这一脉香烟。因此,他们希望这孩子记住林家的恩德,以后也做一个似林海那样的顶天立地的好人。
甄英莲有了弟弟,以后也不会再孤单,只是甄家到底世代祖居江南,只怕不能适应京城的生活,因此这回就没有随着林家回京。而黛‘玉’也就不能与英莲常常来往了。
所以,贾敏想着这次回京,以后可能就在京城呆着了,不仅是官场上需要‘交’好一些世家,便是黛‘玉’也要‘交’几个手帕‘交’,以后也有人常来往,不至于太寂寞。
再有就是,黛‘玉’以后很有可能要嫁入皇家,有几个手帕‘交’,也有利于以后的一些事情,免得像聋子瞎子一般,被人设计了都不知道。
因此,贾敏连续带着黛‘玉’赴了几场宴会,意在向京城各家宣告:林家回京了,也要加入这个‘交’际圈了,以后可以常来往了。
而黛‘玉’,本就因为长得漂亮,又没有一些被娇宠的大小姐脾气,又很有才华,再加上前世的经历,心境平和,不与人争端,黛‘玉’很快就融入到了京城贵‘女’的圈子里,并且结‘交’了几个很好的闺蜜。
这其中,倒是有一个姓兆佳的姑娘,名叫兰静,父亲是兵部‘侍’郎玛尔汉。黛‘玉’记得,前世十三阿哥的嫡福晋好像就是马尔汉家的‘女’儿,与十三阿哥很是恩爱,生了好多孩子。
只是不晓得这个兆佳兰静是不是那个兆佳福晋。毕竟林家刚回京,对于一些京城的大事知道一些,但是对于这种家长里短的小事就不是太清楚了。
不过黛‘玉’倒是与兆佳兰静关系很是亲密。‘私’下里已经找贾敏结了金兰姐妹,黛‘玉’虚长几个月为姐姐,两人倒是像亲姐妹一般,关系很是亲密。
贾敏也看了,这个兆佳兰静小小年纪,眉宇间也颇有灵气,倒是比黛‘玉’多了几分温柔沉静,听说家里有一个小弟弟,是家里的独苗,全家都惯着,这个小姑娘应该也是常常被弟弟纠缠的,看着很是有耐心。
倒是黛‘玉’,虽是比兰静虚长几个月,可是在家里一向都是被全家人娇宠着的,便是她弟弟璨‘玉’也不像个弟弟,倒像是个哥哥,整天对黛‘玉’百依百顺。
因此,黛‘玉’倒是看起来到是更为活泼一些。虽然有着前世的记忆,可是这一世的七年无忧无虑长大,‘性’格已经养成,而且她现在很幸福,根本与前世的敏感自伤挂不上钩,‘性’格也就开朗了几分。
而且,也正是因为前世的记忆,她更知道今生的幸福来之不易,在与亲近之人相处的时候,更多了几分珍惜。因此,两人虽然‘性’格上不太相似,倒是相处得极好,还有其他的几个在宴会上认识的‘女’孩,常来常往的,黛‘玉’更是没时间去多思了。
其实贾敏一直都认为,前世黛‘玉’之所以敏感多思,一个是身世问题,以及她自身的遭遇,再一个就是平时眼界太狭窄。整日就关在那个大观园里,也没几个外面的朋友,眼界比较局限,再加上她所‘交’往的几个姐妹,包括贾府三‘春’,薛宝钗,还有史湘云,都是各有各的苦衷,各人自扫‘门’前雪,谁会管她心情好不好?因此黛‘玉’才特别容易伤‘春’悲秋。
其时贾敏有时也‘挺’奇怪的。一般官宦人家,就是贾敏小时候也曾出席宴会,有几个手帕‘交’的。怎么黛‘玉’他们除了几个亲戚家的姐妹,竟是从不与外面的人‘交’往,没有认识什么人。便是王氏邢氏也没见她们与官场上的一些夫人们‘交’际,除了王氏的娘家,就没与别家来往过。
而王氏的娘家,与黛‘玉’无关,何况王氏也不喜欢黛‘玉’,因此黛‘玉’在贾府里几年间,除了去过清虚观打醮,竟是没出过荣国府。也就怪不得黛‘玉’会常常伤‘春’悲秋了,一年到头看到的都是那些,便是大观园在‘精’致,也要看腻了,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便只能伤‘春’悲秋了。
所以,贾敏这一世就特别注意让黛‘玉’常常出去走走,‘交’几个朋友,偶尔自己也办一个宴会,请姐妹们过来玩,眼界放宽了,看到的事情也多,遇事也会多思量,自然就不会只局限于一方小天地里感怀了。
转眼之间,林家回到京城已经几个月了,而在京城的‘交’际圈里,黛‘玉’和贾敏也都有了自己特殊的位置。
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菊‘花’开得正‘艳’,正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虽然这不是长安,但是这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韵味却是一样的。
这天,黛‘玉’在家里,在贾敏的支持下办了一个菊‘花’宴。请了兆佳家的兰静,贾府的迎‘春’,还有其他几个,‘侍’郎罗察的‘女’儿完颜氏海兰,马齐的‘女’儿富察氏明月等一起过来赏菊,品菊‘花’宴。
中途有人提议作诗赋词。然而除了黛‘玉’和迎‘春’,还有提议的那个‘女’孩子,其余的都是从小接受的满足贵‘女’的教育,重骑‘射’,书倒是读过一些,但是作诗就不行了。而迎‘春’虽然能做出两首,却也不甚‘精’致。
只有黛‘玉’,本就很有灵‘性’,五岁就可作诗赋词了。又有前世十几年的记忆,看了那么多书。可以说,黛‘玉’最后保住的,也就是那些书了。其中也不乏孤本,然而贾府的人是不懂那些的,便没有抢了去。于是就被黛‘玉’保存了下来。而林家书香传世,就算是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书了。因此黛‘玉’可谓是博览群书也不为过。
不过,当着这么多小姐尤其是很多都是满洲格格的面,表现自己会做诗,而且做得很好,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黛‘玉’也不是傻子,相反她很聪明,因此这样明晃晃拉仇恨值的事情她不会做。
但是她不做,有人会‘逼’她做。比方说那个完颜氏海兰,不知道为什么,她一直看黛‘玉’不顺眼似的,从两人第一次见面,她就对黛‘玉’有着敌意,常常会故作天真的说一些话来挑事,给黛‘玉’下绊子,就与前世的湘云差不多,用天真作为心机城府深沉的外衣,只是小孩子家的,黛‘玉’也不与她计较。
本来这次是不想请她的,毕竟没有谁喜欢和处处找自己茬的人一起,便是兰静也发现了,因此一般跟黛‘玉’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提起完颜海兰。但是毕竟这个圈子黛‘玉’加入的晚,而之前完颜海兰与别人也都相处的‘挺’好。大家都觉得她只是心直口快罢了。如果别人都请了单单漏了她一个,以后就有又麻烦了。只怕会让别人觉得黛‘玉’和一个小孩子计较,就要说黛‘玉’小‘性’了。
只有黛‘玉’这个当事人还有如今已经与黛‘玉’亲如姐妹的兰静,只有她们知道这个完颜海兰的真面目,平时能不‘交’往尽量避免。但是完颜海兰偏偏喜欢过来挑黛‘玉’的刺,哪怕黛‘玉’避开她,她还是会找过来,仿佛有黛‘玉’在一旁她就不顺眼似的。
特别是每次黛‘玉’和兰静两个人一起到人少的地方单独说话,她每次都要找过来,常常会说黛‘玉’不合群,看不起大家,只愿意与兰静一起。她仿佛特别喜欢给黛‘玉’拉仇恨值。时间长了,黛‘玉’也回过味来了。敢情她是嫉妒了。
兰静是个好‘性’子的,常常会包容她。可是自从黛‘玉’进入这个圈子里之后,兰静就和黛‘玉’更好了。两人亲密的让她看着很是刺眼。再加上黛‘玉’本就是长得绝美,在众人中是最出‘色’的。家里又势大,很多小姐格格们都巴结着黛‘玉’。而黛‘玉’又与人为善,并没有那种被捧惯了的傲慢脾气,因此大家也都与黛‘玉’‘交’好。这就打击到完颜海兰了。
但是她每次找茬,都能被黛‘玉’四两拨千斤化解了,也使得她更加恼羞成怒,誓要让黛‘玉’出一次丑不可。就算不能出丑,也要让她讨了众人厌才行。
因此,这次就是个绝佳的机会。黛‘玉’不是会做诗吗?满洲儿‘女’都是不会作诗的,独她一个人不但做出来了,还做得很好,这不就显出了别人的平庸无才吗?这样就不信还有谁会跟她‘交’好?
于是完颜海兰在黛‘玉’要取消这个环节的时候就开口了:“素闻林姐姐家里书香传世,林大人又是探‘花’出身,林姐姐也素有才名,这作诗对于林姐姐来说该是不难的。不如就请林姐姐赋诗一首,让我们大家瞻仰瞻仰,也好沾沾书香气。免得被人说满族‘女’儿无才无德,不如汉家‘女’温婉才情高。”
可惜完颜海兰算盘打错了,黛‘玉’岂是她那么轻松就算计到的?
黛‘玉’等她一说完就满眼羡慕的说道:“完颜妹妹这就错了。满族‘女’儿有满族‘女’儿的好,汉家‘女’也有汉家‘女’的好,当然也有各自的无奈。
就比方说我吧。各位姐妹也都知道我们家书香传世。自然在书中浸‘淫’的时候长,再加上我是从小在江南长大的。那边对‘女’孩子家的礼教很严的,‘女’孩子是不允许随便出‘门’的,更是不会骑马什么的。一年到头除了去庙里上香或者赴宴,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整日窝在家里看书刺绣。才华倒是有了,可是没什么自由。
还有更惨的是,汉家‘女’要求缠足,四五岁的时候便要把脚裹在紧紧缠绕的布里,这样缠下来,小是小了,穿着绣鞋也好看,可是脚已经被缠的畸形了,走路都走不稳,更不要说跑了。像是满族‘女’孩的骑马‘射’箭更是想都不要想。
其实我倒是喜欢京里的小姐们的生活,平日潇洒恣意,活得轻松自在。骑马‘射’箭,英姿飒爽。
汉家‘女’子是决不允许这样的。要求的是贞静贤淑。常常窝在家里的结果就是柔弱,不似满族‘女’儿的康健英气。
所以不管是满族还是汉族,各有各的好处。所以完颜妹妹就不要妄自菲薄了。若是可以,我还想让兰静妹妹教教我骑‘射’之术呢!”
这一番话说下来,原本听了完颜海兰的话脸上似有不悦嫉妒神‘色’的几位满族格格便放下了不满的看法,取而代之的是同情之‘色’。
要知道,她们可是最讨厌书本还有刺绣了。那一杆细细的笔还有那小小的绣‘花’针在他们看来竟比弓箭鞭子重多了,拿着浑身都不自在。更不要说写字刺绣了。
更不能忍受的是,整日待在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比杀了他们还难过。想到汉家‘女’孩整日都被囚禁在那小小的绣楼里,还不能好好走路,他们顿时觉得那些汉家‘女’好可怜哦。不由都对黛‘玉’报以同情之‘色’。
这时完颜海兰又开口了:“可是林姐姐你的脚好像没有缠啊?看着好像和我们的没什么差别。”她这么一说大家都把注意力转到了黛‘玉’的脚上。大家一看,果然,黛‘玉’的脚是天足,并没有缠裹的样子。对于黛‘玉’刚才的话顿时报以了怀疑。
黛‘玉’心里对完颜海兰不耐烦极了,真是讨人厌。不过面上还是端着微笑:“我是没有缠足啊!因为我爹娘不忍心让我承受那样的痛苦。听说缠足之后要在‘床’上躺几个月的,疼的根本不能走路,我是爹娘唯一的‘女’儿,他们心疼我,而且林家总要回京的,京里对这方面并不看重。
我爹又是当时江南很有影响力的官,别人就是有意见,也不好对我们家指手画脚的。而且我娘是在太后身边伺候过的,当年便没有缠足。娘说太后不喜欢缠足的,爹娘又心疼我,以后只要不是定居江南,不缠也没什么事。因此只要我能少受点苦,爹娘是不会勉强我的。”
表面上跟大家说了这么多理由,其实黛‘玉’心里在嗤笑:“我又不是真正的汉人,我是满人后代,干嘛要缠足?真是的!多事!看在你小小年纪的份上让着你,你还得寸进尺了,真是不知好歹!下次若再这样,看我不收拾你!”
而在场的众小姐格格们则都‘露’出一番了然的神‘色’。毕竟,满族里是对‘女’儿很看重的,他们自己在家里也都是很受宠的。因此不但接受了黛‘玉’的说法,甚至还将黛‘玉’引为知己。毕竟黛‘玉’和他们有相似之处了。而且他们在心里也都感叹一番林大人林夫人对黛‘玉’的疼爱,竟是连这么严格的礼教都可以为了她打破,真是难得,黛‘玉’真幸福。大家不约而同的心里同时出现了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