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1)
而她因体质娇弱,常作捧心之态,世人皆以为美,更引得邻家女子“东施效颦”,这段趣闻也流传至今。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有杀父之仇、灭国之恨,为了赢得养精蓄锐、砺兵秣马的时机,听从大夫范蠡的妙计,四处寻访美人献给好色成性的夫差,西施因其天下无双的美色,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复国大计中举足轻重的棋子,顺理成章地被送入吴宫,做了吴王的妃子。西施的绝世容颜和柔言媚语果然让夫差神魂颠倒,色令智消,他下令耗费巨资为西施筑馆娃宫,终日与她嬉戏其中,从此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将争夺盟国霸主地位的壮志置之脑后,更放松了对越王的警惕,使勾践有了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良机。
与此同时西施还利用夫差对她的信任,离间夫差与吴国肱股之臣大将伍子胥的关系,最终逼死伍子胥,削弱吴军事力量,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夫差的自信令他每一步都走在刀锋之上!然而他没有后悔,因为在刀锋上的路,才令他感到自己的存在,更感到自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霸主!可是只要错走一步,就让自己掉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夫差除去了伍子胥,身边少了一个尽进忠言的良将,令到范蠡有机可乘,而且夫差急于出兵中原,结果就令越国从后而至,最后夫差想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败于自己最看不起的勾践手上。
成,在于夫差对自己无匹的自信;败,也败于自己过度膨胀的自信……
再来看看越王勾践,他常常笑。不管是当众跪在前吴王阖闾墓前,叩头叩得满面是血;不管是身为奴隶,为吴王夫差拉车,受尽吴国国人唾骂之时;不管是被夫差带到列国诸候之前,被所有人戏弄,就连最低等的士兵也比他尊贵;勾践继续在笑,只是一直在笑!因为笑可以遮掩面上一切的表情,更可以遮掩不期然在面上流露出来的想法;没有人知道,笑面之下,真正的他到底在想什么。
勾践是开明的国君,他极具领袖魅力,不拘小节;他极为爱才,用人不计较其身份,只看重其才华。当年,独是勾践赏识狂人范蠡,更视他为好兄弟;他重用文种,让范蠡和文种一文一武,各展所长。勾践在二人的扶持协助之下,渐渐从一个小国的君主,变成为一个受到国民景仰的王,将越国变成一个强盛的国家,更运用了范蠡的奇计,亲手将当时的吴王阖闾打败,使越国走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胜利往往令人充昏头脑。勾践自以为三年之后,吴王夫差再次兴兵,必会再败于他手下,在没有理会范蠡、文种的劝告下,一意孤行与夫差抗衡,结果只剩五千兵马被困于会稽。勾践当时只想举剑自尽,可是当剑锋架上了颈项之际,出走的范蠡再次出现,更求勾践不要殉国!结果,范蠡和文种为勾践奔走,宣布投降,并跟夫差谈判。最后,夫差同意保留勾践和越国。但条件是勾践必须成为吴国的奴隶,留在吴国。
勾践被安排住在石室,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燥热难当;他身穿比乞丐更为单薄伧寒的衣服,吃着猪狗也厌弃的食物。每天都活在随时被夫差杀死的威胁之下。他每天的工作,除了受辱,就是不停地跪在阖闾墓前,叩头认错;要不,就是如一匹驴一样,替夫差拉车!一国之君,居然沦落至此!悲哀!勾践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人生的高峰中,转瞬跌下谷底!从王变成为奴隶,受尽最大的耻辱。夫差不断的折磨他,不断提醒他,他已经不再是王,只不过是他身边为他拉车的一条狗!勾践在不断的心理与肉体的折磨之下,曾经想过死,曾经想过放弃,可是身边陪他一同受罪的范蠡却不住提醒他,要以大局,以光复越国的大业为重。勾践只有再挺下去,开始他还是苦着脸,直至一次,勾践被夫差折磨到了极点,在所有的诸候面前,丢尽了所有的颜面,他被迫至尽头,他唯一的选择就只有死,以保名节,可是勾践突然想通了,他选择了笑!他选择了以笑,以最不耻的方法去面对所有人!因为他还想生存,要生存,就要有生存的方法!
老子之道:处下、柔弱,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进退之道。真正的强者所为,这也是击败处上、强硬的真正绝招。勾践终于学懂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在人生最可怕的逆境中,体味出成为真正皇者之条件,就是必须要能屈能伸,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能忍!他把目光放远,他要的,不是意气之争胜,而是得到最后胜利!所以,勾践身为一国之君,居然开始笑着去替夫差拉车、恭敬地守着阖闾之墓,在夫差眼中,他彷似一只给养得驯化了的小狗!勾践毫不在意,更对夫差忠心耿耿;最后,更居然想到为夫差卜病尝粪!勾践的行为,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结果,勾践成功感动了夫差,给放返越国!返回越国的勾践,已变了另外的一个人;他不要锦衣美食、也不住华厦。他卧薪尝胆,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发奋,复兴越国;再伺机而动,一举灭吴,以雪当日之耻!他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志;实在,他虽尚未跟夫差再作正面交锋,但他的能力和意志已超越了夫差!终于,勾践凭着他个人的斗志,加上范蠡和文种的协助,终于乘着夫差的出错,从后偷袭,直取吴国!终于勾践与夫差再次见面,此刻两人的形势已然逆转;勾践含笑,这次是真正的笑,他终于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勾践带范蠡来到吴国当马夫。每天早上喂马擦车,以备夫差田猎,游玩;晚上栖身于石屋,守在阖闾的坟旁,期待三年一过,重返越国,最使勾践君臣提心吊胆的伍子胥,他常常劝吴王杀掉勾践。因此,勾践必须装出万分忠于吴王的表现,而且不能让吴王发觉半点矫饰做作。范蠡为此煞费苦心。
转折点,就在勾践待在吴国的第三年;一次夫差染病,范蠡知道是寻常疾病,不久即愈,便与勾践商定一个计策:他居然让勾践去尝粪卜疾,取悦于夫差!果然,夫差被勾践感动,立即让勾践夫妻搬出石室,迁居附近民房,仍然养马。不久,夫差病愈,正如范蠡所料那样,吴王决定释放勾践回国。并命人于文台置办酒席,隆重地欢送勾践还越。伍子胥大怒,对夫差说:“勾践尝大王粪便,是吃大王之心。”夫差不听,如期释放勾践回国。
勾践没有忘记那三年的屈辱,回国后卧薪尝胆,誓要振兴越国;受过教训,勾践对范蠡言听计从。范蠡主张要礼待弱小国家,对于强国,表面上应该采取归顺的态度,但骨子里不能屈服。至于吴国,要促使他走向衰落,等到时机成熟,便可以一举灭之。西施跟范蠡里应外合,她以夫差宠妃身份,不住离间伍子胥和夫差。伍子胥忿忿不平,跟夫差关系日渐紧张。吴国早因夫差嚣张而招至其它诸候的敌对,危机四伏。伍子胥反对夫差攻齐,主张应要灭越而跟夫差反目;夫差赐伍子胥一把宝剑,命他自杀。死前一刻,伍子胥要求把双目挖出:“大王不听劝阻,我要亲自看着──过不了三年,吴国必然会被越国攻破!”伍子胥一语成谶,一切都在范蠡的预计中!
当吴王夫差在黄池与晋定公争作盟主时,越王勾践分兵两路攻吴。一部兵力自海入淮,断吴主力 回援之路,掩护主力作战;其自率主力直趋吴都,在郊区泓水歼灭迎战之吴军,并乘势攻入吴都。夫差南归,恐因国都失守士气下降及远程奔返造成部队疲惫、决战不利,派人请和。勾践亦以吴军主力未损,不愿进行无把握的决战,遂与吴订和约后撤军。四十二年,吴国发生灾荒。越乘机发动进攻,与迎战吴军在笠泽隔江相峙。越军利用夜暗,以两翼佯渡诱使吴军分兵,然后集中精锐,实施敌前潜渡、中间突破,并连续进攻,扩大战果,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河川进攻的成功战例。笠泽之战后,吴、越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越已占有绝对优势。周元王元年,越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越于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吴数次遣使请和,均遭越拒绝。三年,城破,夫差自杀,吴亡。
吴正派公孙雄肉袒膝行,向越王勾践求和。勾践想答应,范蠡说:“过去天意叫吴国灭掉越国,可吴国偏偏不干;现在天意叫越国灭掉吴国,难道大王要违背天意吗?”吴使闻听泪如雨下。勾践遂说:“请夫差迁到甬江以东,让他管理一百户人家。”夫差羞愧交集,对勾践说:“我老了,不能服侍大王了。我真没脸见子胥呀!”说罢,蒙面自杀。
这二十二年,越国上下,特别是越王勾践、范蠡和西施过着的是非人的忍辱负重的生活!最后,他们成功了!夫差跟范蠡经历二十多年的双雄斗,最终胜利者是范蠡!范蠡把西施接回越国,跟西施成亲,对她感激及宠爱有加。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恩荣无比,功成名就。夫差离世后,范蠡彷佛亦感意兴阑珊。荣华一刻,范蠡不辞而别,带领家属徒隶,驾扁舟,泛东海,浪迹天涯,隐于江湖。
范蠡与勾践深谋了二十多年终于灭亡了吴国,越王勾践对范蠡说:我想与你平分了越国,你不听我的话,我就杀了你。范蠡假装答应下来,偷偷的装了一些珠宝乘船从海上跑到齐国,从更名改姓做起了商人。后来齐王寻访他,让范蠡做官,范蠡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居,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