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初入宫闱意惘然(1 / 1)
生活在富察府已经三年了。雅湄有时候在想,孤儿筱歆是否存在。她不知道孤儿筱歆是否仅仅只是她的梦境。亦或是现在的她仍身处一个无尽的梦中。
额娘的丧礼过后,雅湄就很少见到阿玛马齐了。只有少量节假日诸如春节、万寿节之类的全家聚在一起吃饭,马齐会让雅湄坐在他身边询问她的近况。馆陶和阳信似乎对此习以为常。
“老爷很忙碌的,寅时就要去上朝,下朝后要去吏部处理公务,回府后还要写折子,每天只能睡两个时辰呢。”雅湄上次问起阿玛为何不来看自己的时候,阳信这样回答。
与见阿玛的艰难相反,雅湄经常能见到她的十一哥富良。富良在宫中为皇子们做伴读,其余时间都在府中读书。他为人就像他的长相一样儒雅。雅湄看书读到不认识的字时总会去问他,而富良则会耐心地教她,有时富良还会教她满语。三哥福庆外放为官,雅湄只在过年时见过福庆。而十二哥富兴虽然没什么正事,但雅湄也是极少能见到他。因为他喜欢和其他京城里的纨绔子弟混在一起,斗鸡、赌博无所不为,最近还常去八大胡同。雅湄一直很怀疑马齐那么忙,是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小儿子的混账行为。母亲丧期未过,他却在外面吃喝嫖赌,要是被人揭发,整个富察府都会背上不孝不义的骂名吧。
马齐的其他妾室和儿子们,雅湄几乎天天见。自塔喇氏去世后,马齐教妾室们天天向雅湄请安。雅湄知道这不合规矩,但私下觉得阿玛必有深意。
“小姐,今儿七月十五了,可以穿常服了。”馆陶带着阳信进了雅湄的房间,阳信手上端了一盆水,为雅湄洗脸。
七月十五了,雅湄轻轻皱眉,母亲丧期已过,她马上要入宫了。
这时,一个婢女进了雅湄的房间,躬身行礼:“小姐,过一个时辰皇上的传旨官要来了,请速速准备。”
雅湄明白这一定是召她入宫的一道旨意。她吩咐馆陶和阳信给她梳洗更衣,完毕后,她望向摆在桌子上的铜镜。
这并不是孤儿筱歆的脸。这是富察家小姐雅湄的脸。孤儿筱歆已成为过去。雅湄只有十岁,脸没有完全长开,但面容清秀,五官皆有玲珑可取之处。
雅湄进入正堂时,富察府已备好香案,传旨官很快进入富察府,在正堂朝北站好。
“奴才恭请圣恭安。”马齐说道,带着全府上下所有人一起跪下。
“圣恭安。”传旨官答道,接着开始宣读圣旨,“吏部尚书马齐之女富察氏谦敏恭敬,和顺柔佳,奉皇太后懿旨,特封富察氏为固山格格,特赐封号‘瑾妍’,特赐居宁寿宫惠和堂,钦哉。”
“谢皇上隆恩。”全府人磕头谢恩。
“马大人请起。”那传旨官扶起马齐,然后转身对雅湄一揖,“恭喜瑾妍格格了,瑾妍格格好生准备着吧,明早宫里就会派人来接格格了。”
“我知道了。”雅湄低眉回答道。
众人散去后,马齐叫了雅湄去书房。
这是雅湄第一次进自己阿玛的书房。马齐的书房窗明几净,非常雅致,而马齐正坐在书桌旁。
“湄儿,你是我唯一的女儿。”马齐看向雅湄,“你这次进宫,多少还关系着我们富察家的荣辱。”
雅湄望向自己的阿玛:“阿玛,雅湄知道。宫中不比家里,规矩很多。湄儿定会处处小心,慎言慎行。”
“自你额娘过世后,你便长大了。”马齐笑了,“平时阿玛很忙,但并不代表阿玛不关心自己的孩子。阿玛知道你懂事了,就不再担心了。在宫里,你要记住,第一,事事小心,万万别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第二,言语如风,不要听信别人的承诺,更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切记、切记。有句话阿玛希望你能永远放在心里——如有必要,杀死心中的女孩。”
“湄儿记住了。”杀死心中的女孩。雅湄觉得浑身发冷。她点点头,问出了她三年来的疑惑,“可是,阿玛,那么多八旗女子,皇太后为何只召湄儿进宫呢?”
“当时你这么小,也难怪忘了。”马齐叹了口气,“三年前的春节你母亲带你去宁寿宫赴宴。外朝官员不可进入后宫,阿玛也不知晓具体情况。只听闻你在皇太后驾前讲西楚霸王自刎于乌江的故事,皇太后大悦,许诺以后一定找机会召你入宫。不想你母亲七月就去世了,皇太后等丧期结束才让皇上下诏。”
“西楚霸王是个英雄,比汉高祖有气节多了。”雅湄说道。她还是孤儿筱歆的时候就很喜欢项羽。
“湄儿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啊。”马齐捋了捋胡子,笑容却略显凄凉,“但故事终究是故事。现实远远不同,将来你就能懂了。”
要进宫,雅湄最舍不得的是富良哥哥。和阿玛谈完,雅湄便去找富良了。
富良看见雅湄,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小雅湄要进宫侍奉皇太后了。”
雅湄心里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哥哥。往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但是哥哥一定会想念雅湄的。”富良安慰她道,“我在宫里给皇子们做陪读,有什么事可以托公公们来找我,哥哥能帮你的,一定会帮你。”
雅湄点点头。富良告诉她:“好好准备,让宫里的人看看我们富察家最可爱的瑾妍格格。”
第二天天还没亮,雅湄就被阳信叫醒了。她透过睡得有些迷糊的双眼,看到阳信已经穿戴整齐了,而馆陶头发还有些凌乱,还在一旁打着哈欠。
因为马上要进宫侍奉皇太后了,所以要穿着昨天传旨官送到富察府的特制的朝服。宫里专门派了两个嬷嬷和一个名叫那木都鲁徽兰的二十出头的女官来帮雅湄梳妆。过程复杂至极。先用镂了五朵祥云的金约束发,然后戴上嵌了三颗东珠的朝冠。随后穿上石青色的朝袍,再在外面罩上绣着四爪蟒的朝褂。接着,又在身上挂上朝珠。最后,踏上高得可怕的花盆底鞋。清朝初年满族女子不兴裹足,对此,雅湄暗自庆幸了一会儿。
一切准备就绪后,天开始微微亮了。徽兰扶着雅湄走出富察府。馆陶和阳信不能跟着入宫,只能跪送雅湄进宫。在府门口,雅湄看见自己的父亲带着庶母和哥哥们都跪在府门口。真是讽刺,雅湄心想,孤儿筱歆克死了自己的父母,而格格雅湄让全家跪在了自己面前。
等在富察府门口的是一顶符合固山格格出门规制的双人小轿。徽兰把雅湄扶上轿子,雅湄坐稳后,轿夫抬起小轿便出发前往皇宫。
轿子慢慢晃到宫门口的时候,已经是辰时了。雅湄下了轿子,从西华门入宫,两个太监候在那里,向雅湄请了安后,带雅湄朝宁寿宫走去。
紫禁城严禁四处张望,雅湄就用余光观察着这奢靡豪华的宫殿群。各个殿堂都铺设黄琉璃瓦,威严气派,连地面都是由金砖铺砌而成的。整个宫城流光溢彩,好不气派。
宁寿宫是个四进院落,在九年前建设而成。雅湄进入主殿,太后也身着朝服,端坐在主位上。两边坐着几个来向太后请安的几个阿哥和公主。他们不喜欢我,雅湄看着他们的眼神,心里想道。孤儿筱歆在孤儿院的时候就学会了察言观色,现在格格雅湄也没有忘记那些孤儿院阿姨的眼神。
太后倒是和颜悦色。雅湄跪下行礼:“臣女恭请皇太后安。”
“起来说话吧。”太后虚扶一下,然后示意身边的宫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殿中。徽兰上前扶起雅湄,接着雅湄谢了太后恩典,跟着规矩,只放半个屁股在椅子上。
“湄儿,哀家本该昨儿个就接你来的。”太后告诉雅湄,“但正巧赶上了中元节,哀家就让皇帝先传旨,教你今天再入宫。今日你来得倒巧,哀家几个在宫里住的皇孙们都来请安了。你也见见他们。”
雅湄忙站起来,称“是”。徽兰便在一边引荐。
最开始徽兰介绍了居毓庆宫的太子胤礽和太子妃石氏。雅湄知道最后继承康熙大业的一定不是他。太子眉宇间都写着桀骜,对雅湄也是爱理不理。太子妃看起来温柔和婉,正一脸和煦朝雅湄笑着。徽兰告诉雅湄,由于先皇后过世,三年前太子大婚后,就由身为储妃的石氏代行皇后之权,统摄六宫。
年长的几位阿哥都在今年三月封爵开府了,所以此时并不在宁寿宫。雅湄见到了十阿哥胤礻我,十阿哥出身高贵,衣着也极尽华丽,一直戏谑地瞧着雅湄。
向十阿哥请完安,雅湄又向十二阿哥胤裪请安。十二阿哥自幼和苏麻拉姑生活在一起。受《康熙皇帝》一书的影响,无论是孤儿筱歆还是格格雅湄都对苏麻拉姑充满好奇。雅湄打量着这位十二阿哥,他十四岁左右,目光却同年龄不符,很是深邃。十二阿哥鼻梁英挺,微带笑意,看上去温文尔雅。在雅湄请安时他客套地点点头,很快就转过头去了。
随后,雅湄又朝十三阿哥胤祥行礼。孤儿筱歆很喜欢二月河的《康熙皇帝》,但徽兰告诉雅湄,十三阿哥的生母是格格章佳氏,而不是宝日龙梅。康熙亲政后,定下了后妃的等级,但是仍有一些妃子未行册封礼,宫里的宫女太监便尊称她们为格格。十三阿哥长相极为英俊,笑起来也教人如沐春风。他和他的哥哥们不同,就像二月河笔下的那个侠义的王爷一样,一直爽朗地笑着:“湄儿何必多礼,就唤我十三哥好了。”
雅湄有些犹豫,便回头看徽兰,徽兰几不可见地点点头。雅湄随即笑了:“是,十三哥。”
一旁一直安静地看着儿孙们的太后突然发话:“湄儿,胤祥说的不错,何必这么拘着礼,太子爷、十阿哥、十二阿哥的叫。喊他们哥哥也就好了。那里的宝儿、宓儿,你也和她们姐妹相称罢。”
雅湄吓了一跳,几位公主中看起来最大的那个走出来,笑道:“老祖宗说的是。湄儿,我是十三哥的同母妹妹钰宝,排序第八,叫我八姐也就是了。”八公主钰宝看似很亲切,但雅湄还是从她微微皱起的眉上读出了一些她的不情不愿。
随后,八公主走到一个正朝雅湄腼腆地笑着的公主身边:“这是我的九妹钰宓,袁贵人的女儿,唤她九妹也就是了。我还有一个同胞妹妹钰宁,今天没有过来。”
雅湄朝太后俯身跪下:“皇太后恕罪,雅湄何德何能,岂能和皇家的金枝玉叶互称姊妹?还烦请皇太后收回成命。”
雅湄将头深深低下,也没见到太后有什么表情。只听见太后说道:“哀家常年处在这深宫里,早就腻了。雅湄你离开父母来陪伴哀家,哀家当你作亲孙女。哀家让你以兄姊称呼他们,你这么称呼他们也就是了。”
见太后这么坚持,雅湄只得应下。
随后,太后让雅湄先去惠和堂收拾起来,雅湄便起身告退了。
刚刚走出主殿,太子阿哥等也都退了出来。十阿哥一路小跑到雅湄身边,大声问道:“瑾妍格格,让我叫你妹妹倒也不难。只是妹妹听说过嘉靖皇帝封一只死猫为’虬龙‘么,只可惜龙也好,虎也好,死猫就是死猫,永远不会变的。”
他的声音刚落,走在后头的格格阿哥们全朝雅湄看来。
不能生气,雅湄心想。杀死心中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