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选载) > 第3章

第3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白鱼传说 爱情叶子香 我执 日本战国史 碧玉萧 酷相思 倾世上邪 黑主之宠 卡亚那得树 绝世总受

他说:“同时,我要说说陈毅与粟裕。由于工作需要,陈、粟之间有分有合,而且分多合少。就四年解放战争而言,陈、粟始终在一起只有11个月半,大部分时间不在一起,特别是非常关键的一段时期,陈总在中原野战军,即二野工作。当然,陈总在政治工作上辅助邓小平同志,在军事工作上辅助刘司令员,都有突出成就,特别是在解决、促进高层团结方面,功不可没!”④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第一部分 华东野战军的代表--粟裕(2)

1949年粟裕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

朱德(左)毛泽东(中)粟裕(右)。作为华东野战军的历史见证者和深为毛泽东倚重的军事高参,郭化若的结论是十分严肃、客观、公允的。显然,作为历史学家考证、转述历史,也应当这样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出它的本质,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从而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正如萧克所说的:“历史的事实是最大的权威。”不能仅仅依据某些表面的官衔、名义或者为尊者讳而人为掩盖历史的本来面目。从华东野战军(三野)的整个军事指挥轨迹来看,粟裕显然是军事核心和统帅,是人民解放军负责一个方面军的(野战军)军事指挥,后来仅授大将军衔的唯一将领。

二、华东野战军战役指挥员。陈毅说:“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

1946年10月15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为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而成的华东野战军制定指挥体系:“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⑤这一决定的实质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赋予了粟裕华东野战军全军的军事指挥重任。

1947年12月30日至1948年1月1日,陈毅在晋绥对敌工作会议上坦然指出:“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粟裕)。”⑥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令,他还在华东野战军正式组建之时对粟裕说:军事上主要由你考虑,按照毛主席、党中央赋予的作战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敌人。至于先打谁,后打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打?请你大胆负责地考虑和指挥。⑦值得指出的是:粟裕作为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按照毛主席、党中央赋予的作战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敌人”,显然是直接对中央军委负责。

早在1946年,文学青年与政工干部出身的陈毅接待来访的美军雷克上校,回忆过去时坦率地说:“我的兴趣不在军事,我愿做记者,我喜欢写小说。”⑧后来,陈毅之子陈昊苏于2001年8月26日在人民网谈到他父亲时回忆说:“我父亲曾经说过,在华东野战军的军事斗争中,他主要是依靠粟裕同志进行战争的指挥工作,而他自己可能更多的是起了一个政治委员的作用”。显然,陈毅在建国后主要从事外交工作而非军事工作,与他的经历和特长是不无关系的。

1947年2月,莱芜战役取得空前大捷。粟裕在战后华东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从军事角度上作了《莱芜战役初步总结》的报告,着重从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上总结了莱芜战役的经验教训,成为他军事理论的代表作之一。他说,这次战役的重要收获之一,是进一步取得了大兵团打运动战的经验。关于以后作战和建军,粟裕强调指出,必须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加速技术兵种的建设,培养掌握新式武器装备的技术干部,加强司令机关和参谋工作。他说:“根据战争发展趋势,当敌人被歼灭到一定程度失却进攻能力时,可能改取守势,我将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运动战进至阵地攻击。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爆破运动,学习土工作业,加强炮兵、工兵的建设。”同时要“选择培养和大批提拔有发展前途的新老干部,学习各种武器的不同性能和结合使用的方法,研究对敌人新武器(如坦克、火焰喷射器等)的对策,以期在现有水平上提高一步;如仍停留在现阶段上,将不能担负起今后更重大的任务。”⑨

随后,陈毅主要从政治角度作了《关于增强纪律性,反对不良倾向,加强政治工作等问题》的报告。其中说道:“这次战斗布置与指挥及宿北、枣庄之战,粟司令负主要责任,做的工作最多,最负责任。我们同意他的意见,他对于战役胜利贡献最大。”同时陈毅向原山东八路军系统的将领介绍:“(粟裕)在江南江北是负总责,反磨擦、黄桥、天目山战斗也是负总责。在自卫战争中,粟司令领导的战略区(指华中军区),表现最好,他经得起考验,作风老实,埋头苦干,成就很大。”在这里,陈毅实事求是地指出,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黄桥战役、天目山战役,到华东野战军时期的宿北、鲁南、莱芜战役,粟裕均在军事上“负总责”或“负主要责任”。从而清楚地表明,粟裕是华东战场的主要军事指挥员。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第一部分 华东野战军的代表--粟裕(3)

1947年3月9日,陈毅就莱芜战役对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肯定粟裕的战役指挥,认为,“我华东野战军在最近宿北、鲁南、鲁中三次战役中刚刚创造了一个空前大胜利,就被下一个更大胜利打破了纪录。空前之后又来一个空前,接着还有另一个空前。……这证明了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1947年5月,粟裕创造的战争奇迹孟良崮战役,是其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在此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原华东野战军6纵司令员王必成回忆说:“这次战役,从调动兵力创造战机,到战役实施的全过程,无一不是按照粟裕同志提出的方案实施的。”

据《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阵中日记》(1947年5月14日至20日)摘录记载:

五月十四日△(上午情况:七十四师固守。四纵得悉当面敌人后撤模样。)粟令全面出击,十二师由坦埠向南攻马山,十一师攻佛山杨家寨,十师由旧寨沿沙河南攻重沟,东攻岸堤。

△粟令:九纵攻至赵家城子,与一、八纵联系向北打。八纵西占万泉山后,主力北攻。一纵一部占领孟良崮,主力由孟良崮西南向北打。二纵、七纵全责对付桂顽。令六纵下午二时由观上急进界牌垛庄。

△(十五时,九纵二十六师至赵家城子,敌二个团。)粟令派部监视之,主力即速西占孟良崮。八纵占了盘龙山,一部向西,一部包围大平、小平之敌。

△(十八时,八纵二十三师一个团攻万泉山,二个团插向垛庄了。)粟令其打下万泉山后,北攻孟良崮。

△(二十二时,七师苗家区一带敌已南撤河阳,河西敌亦南缩,有集结西援模样,河阳仅留少数敌人。)粟令七师积极动作,吸住敌人,不让西援。

△(二十二时)粟令三纵:十一师南援可能极大,务截断常路及新郯间交通,阻敌南援。

△(二十三时)粟令九纵:一纵已占复浮山、天马山及孟良崮西山地,四纵部队已过汶河南下,八纵部队已抵万泉山,敌已为我包围,退路基本上已截断。九纵应即由现地由东向西攻击,配合一纵由西向东,由西南向东北,四纵由北向南,务于今晚缩小包围圈,明日拂晓前三时发动总攻,以期尽可能于明日上午解决战斗,并要九纵设法与八纵取得联络。

五月十五日△(十二时,八纵王司令报告:主力在万泉山东休息。)粟即令其向芦山攻击。粟令一纵、六纵积极向东北攻击。

△(十二时三十分)粟令八纵向横山芦山,向北打,一纵由大山场以东及北打,现敌大部集中五四○高地,六纵由垛庄向官山、宫山庄、紫家沟攻击,粟并令其继续向东北打。

五月十六日△(十二时)粟令一纵所有机动部队及陶、王纵歼击二十五师,复浮山可放。

△(十三时三十分)粟令八纵解决芦山,九纵孟良崮已占,四纵解决六○○高地,合力打芦山。

△(十五时)粟令陶纵留一部打扫战场,余西去并六纵西去配合一纵,由叶指挥消灭六十五、二十五师,改为包围。

△(十五时十五分)粟令王建安指挥二纵及八纵向南出击八十三师,改成包围。九纵一个师打扫(战场),二个师岸堤休息,为总预备队,七纵仍牵制桂顽。

△(十七时)粟令九纵、四纵打扫战场,肃清残敌,一、六纵仍打二十五师。

△(十八时)粟:停止攻击二十五师、八十三师,续肃七十四师,明午前完成。大碾、孟良崮、芦山以东、善堂庄以北属九纵,线以南属八纵,线以西属四纵。

△(二十四时)粟令:(1)一、四、六纵暂停对二十五师之攻击,二、八纵暂停对八十三师之攻击。均在原地休息,稍向后靠,派出小部队肃清残敌,加强警戒及侦察。(2)一纵以三师即刻向曹庄集结,控制尧山、黄斗顶山。(3)滨海地武向临郯、郯新间攻击,鲁南向临淄及临沂近郊攻击。鲁中配合主力打扫战场。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第一部分 华东野战军的代表--粟裕(4)

这些原始记录均只有“粟令”,而无通常情况下应该常见的“陈令”,清楚地展现了粟裕在孟良崮战役中实施战役指挥的全过程。因此,绝非如有人简单地论断:粟裕最多不过是提出方案,有似参谋长一类,实施指挥另有他人。事实表明,从筹划到战役指挥,粟裕是孟良崮战役军事奇迹的主要创造者。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