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主政天京(1 / 1)
第七十八章主政天京
1951年,天京。
兆祥携老父一到天京,就受到□□江城同志的诚挚欢迎。
“太好了,终于把你盼来了。”
在当晚举行的家宴上,老陈警觉的观察着江城,这个人比儿子还要年轻两岁,但革命资历老,比儿子党龄早了近二十年。
“陈老,不瞒您说,我对建设城市一窍不通,从小在农村长大,以后又在部队摸爬滚打,现在和陈总一起成了父母官,真是慌的很哪!现在你们爷俩一来,我的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呀!陈老,我先敬您一杯,以后请教您的地方多着哩!”
江城把一杯酒恭敬地双手敬与老陈。
老陈慌忙接过,在他眼中,对方比儿子官大,他可不能给儿子丢分,失了对方欢心。
老陈在外交场上驰骋多年,各色人物都打过交道。但这个江城他看不懂了。
农民出身,高小文化,但是怪了,说起话来非常的中听,人也豪爽。
儿子在老陈心目中一向是没心没肺的。也不知他是憋了多长时间了,居然把施政想法竹桶倒豆子一般说给江城听。什么他要建5万栋工人新居,什么他要把臭水沟建成人民公园,什么他要改革居委会,规范社会管理。
老陈不时的看他儿子,想给他儿子使个眼色让他不要再说下去,但儿子根本不看他,还越说越兴奋。
江城倒也很买他儿子的帐,还激动地一拍桌子。
“陈总啊!这多念几天大书的人到底是不一样啊!你这些想法我坚决支持。不行咱俩掉过来,你出主意,我领人去干。成绩都是你陈总的,出了问题算我的,我去杠着。我就想啊!我一个穷人的孩子当了这么大个领导,不给老百姓干点事心里过不去。”
“江书记,你放心,第一,我不会让你犯错误;第二,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党给了我干事业的机会,我就要不遗余力尽我所能。第三,在党内,您是我的上级,你的指示我一定会服从。”
江书记呵呵一笑:“将来我们俩出现分歧的时候,我想我多数情况下都会跟着陈总走,如果我这个书记在党内可以有些特权的话,那我就利用特权把陈总的命令往下传。”
两人会心的哈哈一笑,江城看到老陈没什么反映,主动告诉老陈:“我给您唱首歌助助兴吧!”言罢唱起了《陈总的命令往下传》。
“唉呀这个汤生可是气死我了。”
两人都笑的不能自已。
父子二人告辞出来后,老陈开始给儿子分析江城。
“不简单啊!这个江城不简单!”
“爹!我早就和您说我们党内藏龙卧虎、优秀人才比比皆是。江城也算一个,当年我在四野指挥,人家江城在二野也是功不可没的。”
“这个人论才华肯定不如儿子你,但他在为人处事方面远胜于你,那个随和劲可是你比不了的。”
“爹,您就甭琢磨了,我们坦诚相待一定会好好合作的,争取给天京的百姓做一些实事好事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兆祥说干就干。第一件事就是盖工人新居。
在市委常委会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提出当前以阶级斗争为纲,大面积给工人建房的行为是不是搞资产阶级复辟。
兆祥提出:“我们的工业都是工人阶级在一线苦干出来的,可他们住的棚户区实在让人看了难过,既然工人阶级是共、产党的先锋队,一个政党为他的先锋队率先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是天经地义的。”
江城对此全力支持。
又有人提出资金问题,兆祥提出我们自筹一部分,和民族资本家们争取一部分,我和江书记再去中央争取一部分,我的意见是一面干一面争取资金,如果等所有资金到位后再干,我想恐怕三年、五年我们也干不成。
江城接过话:“我们市财政解决的部分陈市长自己说了算,明天我们就召开工人新居筹资动员会,向民族资本家求援的事我们俩一起做动员,和中央请钱的事等我们盖完一半后再说。总要做出一些成绩再和中央开口嘛!”
因为书记、市长高度统一,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常委会定下来以后,怎么盖就是政府的事了。
设计图纸、落实项目,解决资金,兆祥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可是不管多忙,他在晚上7点左右必去伺候老父就寝,若偶尔有接待外宾等特殊任务,回来时也会去父亲房间看一下。而无论他怎样蹑手蹑脚,老陈也一定会说一句:“回来了?”
“爹还没睡?”
“嗯!你不回我怎么睡的踏实!”
“那爹还要不要打?”
“明早一起算帐!”言毕呼噜声响起,兆祥掩嘴退下。
这种情况老陈是不会打的,他打的时候都是他儿子迟到几分钟的时候,一分钟一下,打几板子又打不坏,儿子又怕又窘,那才是当爹最开心最有乐子的时候。
而忙完一天工作的兆祥还要给几个子女写信,每个子女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他们收到父亲来信时自然都是快乐的,但是他们也想不到这些家信占据了父亲大量的业余时间,而且父亲写那些家信经常是字斟句酌 ,希望可以给子女以正确的人生引导。维世处有惠莲,他还稍许放心。丰泽和伊娜都是一个人在求学,他宁愿减少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给他们以父亲最真挚的关怀。
还有小楠,他可怜的妻子,他虽然不够爱她,但一直把她当作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和妹妹,他多希望她能早日恢复健康,象从前一样的活泼开朗啊!
他还写了无数封:“丰涵,我亲爱的小儿子,爸爸在盖房子,盖了好多,希望盖成的时候有一间恰好是你和养父母一起来住….”然后撕成碎片,把它们丢进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