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抗战胜利(1 / 1)
六十二章抗战胜利
“爷爷、爷爷,快看报纸,日本人投降了,我们胜利了。”
从城里买东西回来的再菊给老陈带来了几份报纸。
“终于光复了。”老陈感慨着拿起报纸。
他已带着两个老妻和孙女再菊回到江南老家两年了。
这两年来,真是度日如年。家中除了再菊只剩下老弱病残,老四媳妇前年和一个当地伪官员跑了,老四从此疯病更甚。
八年抗战,大家都失了消息。
“爷爷,快看,蒋主席1号令,原来我三叔不是汉奸,我三叔是受委派去的伪军。”
“什么?”
老陈接过孙女递来的报纸,拿着报纸的手一直在抖。
“这么说,是咱们冤枉他了。”
“爷爷!除了大伯的骨头软,咱们家哪有汉奸啊!我二伯不也牺牲在抗日战场了吗?何况我三叔,我一直说三叔不可能是汉奸,你们都不听我的,三叔一定伤心死了。”
“再菊,快看报纸,再找找你三叔的消息。”
“没有了,爷爷,再也没有了,我三叔可能也牺牲了。”再菊眼圈红了。
这一天,老陈一直没有吃饭。
这八年抗战,陈家人没少牺牲,兆吉带着手下的一千多名伪军集体起义,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虽然最后惨遭杀害,也算给自己正了名。几个孙子、孙女都相继参加了抗战。再竹是国民党的一个女军官,丰一跟着共,产党在东北打游击。丰智和丰勇都已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老陈得知他们孙子一个个阵亡的消息,一直很坚强。中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自己家的孩子不去抗战谁去抗战呢!如果不是年迈,老陈自己也想去战场了。
可现在,看着报纸上的主席手令,老陈颓然倒下。
八年啊!老三背了多少骂名啊!原来是奉命给国家做事呢!
“爷爷,您别难过了,三叔也可能没牺牲,只是失踪。”
“对对!谁说你三叔死了呢!他死不了的,他小时候算命的说他有九条命呢!”老陈絮絮叨叨的,不知是高兴还是难过。
抗战胜利了,大大小小的汉奸开始受审,战战兢兢逃回老家的兆初也被判了五年,而且是送到东北受审并服刑的。兆初被带走时已经患了肺病。
兆初走后,老陈茶饭不思,开始可怜大儿子,怕大儿子死在监狱,他又做出一个决定,要搬到大儿子做牢的地方。
“爷爷,我们在这里好歹有茶园、有土地,去了东北我们怎么生活呀?”再菊一筹莫展,爷爷怎么这样爱折腾?
“唉!小日本一走,东北是最好活人的,咱们在那边再买些土地。或许还能找到丰一,她不是一直在那边抗日吗?”
再菊无奈,只得收拾东西,张罗卖茶园。
东北的土地很便宜,老陈拿着卖茶园的钱一口气买了几十晌地。他幻想着重振家声。
陈家不仅满门英烈。丰一已经是□□方面的一个领导了,再竹是国民党方面少有的一个女少将。中国胜利了,陈家有祖宗保佑也会兴旺发达的。
兆禧和惠莲滞留在香港二年多后,终于辗转联系上了老陈。老陈去信让回江南老家团聚,然后一起移民东北。东北是共,产党的地盘,老陈还是比较相信共、产党。
因为战乱,惠莲和兆禧带着两个孩子留在了香港。兆禧的学业到底还是荒废了,后来年龄大了就更不爱学习了。他也一直找不到正经职业,倒是很喜欢帮嫂子干家务。丰一和伊娜也是断断续续念的书。
他们在香港生活的很是困顿,有一阵子和老陈又失去了联系。惠莲打了两份工才勉强让大家不至于挨饿,但两个孩子的学费又拿不出来了。丰一心疼妈妈,自己中断了学业,也去打工,这才把生活维持下去,才得以让伊娜一直读书。
“丰泽,你别放弃,你爷爷和你爸爸会来找我们的,到那时候,妈妈再送你去念书。”惠莲觉得对不起儿子,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真的支持不下去了。
接到老陈让他们一起去老家团聚的信,大家都喜出望外,觉得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惠莲终于带着两个孩子回了老家。兆禧怕老陈骂他没出息,躲到了苏州不肯回来。
老陈搂着孙子孙女大放悲声,他想起了老三,想起老三多半已不在人世,如今只剩了这点血脉,真是悲从心来。
“丰泽啊!你怎么长的一点不象你爸爸,你妹子倒是长的和你爸一个样。”老陈看着八年未见的孙子孙女感慨万端。
惠莲在旁边听了心里苦涩。
老陈带着全家很快移民东北。
兆初那里,每个月可以探视一次。
大儿子如今也真是可怜,见人就弯腰。虽然有可恨之处,老陈也不想再骂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