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城市防御战役概论 > 第33章

第33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帝国飞天 高加索会战 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 红色死神生活纪实:武警行刑枪手 隐面人 特工秘闻 简明西夏史 猛士之黄昏:小记困守大阪的武士们 世界中世纪军事史 中国历史中的帝王术:王道

从而出现了各自行动的局面,让英军钻了空子,较为顺利地夺占了登陆场,而阿军却失去了马岛,遭受彻底失败。

现代城防战役要全面组织战役协同,需把握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要以外围守备集团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协同。城市防御作战,战役指挥员必须根据各部队在整个战役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和特长,灵活确定其协同中的主次关系。通常情况下,为了突出外围作战为重点,应以外围守备集团为主体来组织协同。但是从战役的发展过程看,由于各战役阶段(时节)的打击目标、作战区域和遂行主要任务的军兵种不同,从而决定了各部队协同又必须以遂行主要任务的部队行动为主组织协同。例如,外围作战与城区作战的协同,应以外围守备集团为主休;在若干作战方向上的协同应以主要方向上的兵力为协同主体;在各防区之间的协同应以主要防区上的兵力为协同主体;防空作战,主要是抗击敌人空袭,保存有生力量,掩护部队机动展开,这些任务的性质决定了应以空军兵力为协同主体。又如濒海城防的海上作战,中心任务是打击海上目标,海军是主角,当然应为协同主体。总之,以外围守备集团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各部队协同,便于充分发挥各种作战力量的优势,便于形成高度的凝聚力,产生最佳打击合力。

二要以城防战役发展的进程为依据,按阶段组织协同,明确方法。组织城市防御战役协同,通常是依据战役发展的进程,按方向、分阶段,从外围到市区,从地面到空中协调各军兵种、各兵团、地方部队和民兵的行动。在每个阶段中,应明确:本阶段的作战任务;协同的主要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参战部队各自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程序、方法;各部队、各军兵种间相互协同的任务和方法;通信联络和信(记)号等。由于战役的各阶段的打击目标、作战地域、使用兵力等不同,因而,协同的方法也不尽一致。在反空袭作战时,可采取按目标分空域组织协同的方法。即在掩护目标的高程空域由航空兵,中程空域由地空导弹,近程空域由地空导弹和高射炮兵负责。这样既以发挥各自特长,又互不防害,还有利于确保掩护目标的安全。在外围作战时,可采取按时间、地域组织协同的方法。即对所参战的兵力,规定对同一地域之敌打击的时间顺序。这样组织协同可以使参战的各种作战力量,在统一规定的各个时间内有次序地投入交战,对敌实施集中、持续地打击。如战役反突出(反空降),在城防指挥员统一组织指挥下,对同一地域的目标,以反击集团为主体,并与守备集团和空军,以及地方部队、民兵密切协同,按统一规定的时间、地点实施反击。在市区作战中,可采取按街巷、分路段组织协同的方法,使突入市区之敌,每前进一步都将遭到我地下地上和来自街巷四面八方的打击。

三要着眼战场情况变化急剧,重视搞好临时协同。尽管城防战役指挥员在战前能够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拟制了比较周密的多种情况下的协同计划,但还应特别重视搞好临时协同。因为敌人对城市进攻的发起时间、地点和采取的突击方式都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战场情况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发生急剧变化,我协同失调或遭到破坏的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很可能将有许多新的协同问题,需要临时组织解决。所以,城防战役指挥员,在预先协同计划被破坏或不能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下,必须快速决策,准确地做出判断,果断地定下决心,迅速调整和组织新的协同。要搞好临时协同:首先,要广泛搜集战场信息,充分利用各种侦察手段,不断提高对战场信息的摄取力、快速传递和处理能力,以便减少临时协同的盲目性,增强搞好临时协同的主动性。其次,要注重提高临时协同的效率。组织临时协同,时间短、要求高,为此,应减少指挥层次,删减协同内容,充分利用自动化指挥手段,快速而有效地协调部队行动。

第四节 周密组织城市防御战役作战和后勤保障

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要取得城防战役的胜利,不但要有正确的决心,科学的计划,周密的协同,还要组织全面的战役保障。战役保障已成为构成战役力量的基本要素。组织良好的战役保障,对于全面提高城防战役军团的作战能力,安全和顺利地完成保卫城市的任务,十分必要。所以,组织计划城防战役应以战役决心和战役作战计划(含协同计划)为依据,周密、全面地组织战役保障。现代城防战役保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战役作战保障,另一个方面是战役后勤保障。

战役作战保障,一般包括:战役侦察、通信联络、电子对抗、对核、化、生物武器的防护、工程保障、战役伪装、以及气象水文保障等。上述战役作战保障内容,以及组织保障的方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学纲要》、《战役学教程》、《军队指挥学》和有关教材上,都分别作了详尽的论述,本节就不再赘述了。但是从城防战役的特点和作战需要来看,还须特别加强城市管理。未来作战,搞好城市管理,保持良好的秩序,对城市防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防指挥员及指挥机关必须把战时城市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好。城市管理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以组织一支由武装警察,城市警备部队和民兵群众,及一定数量的主力部队参加的军警民一体的城市管理队伍。其主要任务是:执行城市纠察、巡逻和警戒,维护社会秩序;组织交通调整勤务,保障安全、有秩序地疏散隐蔽人员和前送后送;加强对城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维护伪装纪律,严格监督执行灯火管制和保密等有关规定;加强水、电管理和使用等等。

战役后勤保障应平战结合,军需民用兼顾,统筹安排,搞好物资储备;军民结合,统一组织做好卫勤保障;充分发挥地方技术力量,组织好技术保障;综合使用各种运力,加强对运输线的防卫,实施有效地交通运输保障。城市防御战役后勤保障,任务十分艰巨,组织指挥极为复杂。既要保障野战兵团和城市守备兵团,还要保障空(海)军及地方兵团;既要保障外围部队的反复争夺,又要保障市区部队的顽强坚守;既要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还要协助城市人民政府搞好军需民用生产等等。尽管城市的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后勤保障潜力雄厚,而且战前准备比较充分,但是由于保障的头绪多,范围广,时间长,特别是对于数十万,甚至几百万守城军民藏、打、吃、住、用的一切需要,单纯依靠城防战役军用的后勤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把集聚在城市的广大人力统一组织起来,把物资和技术力量有计划地利用起来,建立以军队后勤专业队伍为骨干,以地方专业力量为基础的军民结合的后勤整体保障体制。未来城防战役,还应重视加强后勤防卫。城市防御战役虽有广阔的空间,但受城制约,作战地区比较固定,人力、物力相对集中,后勤配置目标较为明显,易遭敌来自地面和空中的杀伤破坏,如不加强防卫,势必影响保障任务的完成。为此,城防战役指挥员必须区分必要的兵力来确保后勤部署的稳定,既要加强地面防卫,又要加强空中防卫,切实使后勤保障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转。城防战役指挥员和指挥机关,无论组织战役作战保障还是战役后勤保障,都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全面而有重点的保障——城防战役保障,不能只注重某一军种,某一兵种和某一种武器系统、一种作战样式、一个方向、一个防区和一个时节的需要,而且也不得只注重城防战役军团的保障,忽视对城市人民群众的保障,必须统一安排,实施全固保障,防止顾此失彼。如果忽视或放松、遗漏某一项保障,都会使作战行动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但又必须分清主次,区别急缓,实施有重点的保障。避免平均使用保障力量。为此,城防战役指挥员应根据战役任务、敌情、战场条件和保障力量情况,实施全面而有重点的战役保障。并集中主要力量保障对战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作战行动,特别要优先保障外围作战和主要防御方向、主要防区、主力部队和作战的关键时节。

二、发挥军民整体保障的效能——城防战役军团编成内的各种专业保障部队,装备有先进的技术器材,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有较强的保障能力,是遂行作战保障的骨干力量。但城防战役军团的战役保障力量受编制所限,器材少,专业人员数量不多,如果只单纯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城防战役保障和城市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各种专业力量雄厚的优势,动员全体参战部队和城市的武警、公安、警备、预备役师及市政府机关、邮电通信、交通、厂矿等生产部门的技术力量,组成一支强大的保障队伍,实施整体保障,并把城防战役军团的保障力量与城市人民群众的保障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军民、军地一体的战役保障体系,共同完成城防战役保障任务。

城防战役军团的保障力量和城市人民群众的保障力量,各有特长和局限性,为了发挥军民、军地保障力量的整体威力,实施及时、可靠的战役保障,必须把军民的各种保障力量进行统一部署,对城市正面、翼侧和纵深,陆上、空中(海上)的保障进行全面规化,实施有重点的全方向、全纵深保障。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