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来得快去得快(1 / 1)
早上爬起来后,子杏点开微博,发现之前发的那条指责公司的微博不见了,果然如沈臣所言啊。
然后又点开网站上的那条新闻,不光新闻没有被删掉,浏览量还上去了,接近500了,可信的是新闻下面并没有发现任何留言以及转发的情况。
子杏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好事,只能静观其变了。星期一上班的时候,子杏发现新闻不见了,便悄悄的向总监打听。
总监只说了句‘有钱什么事都可以搞定’。子杏猜想应该是公司自己花钱把新闻删了,这是公关公司常用的手段。
其实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情背后都是公关公司花钱处理掉的。公关公司遍布全国的媒体资源,可以在某一□□还没见诸读者前就将其扼杀掉,或者是将一个默默无名的人炒得火热,就如之前的芙蓉姐姐一般,更何况这些删删新闻的小事呢。
之所以耗了两天才动用关系删掉,可能是希望对方主动删除,如此就可以证明对方是摆弄谣言,让公司不证自明。
看来公司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好,子杏只能感慨公司的媒体关系还需要再扩大。
星期二总监出去进行多姿的最后一次比稿,子杏揣测着微博事件对比稿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临到下班时间的时候,总监才回来,然后就直接奔赴会议室开会去了。
子杏没从总监脸上看到任何一丝喜悦,想来应该是输掉比稿了吧。晚上回到家,子杏跟沈臣汇报自己对这件事的分析,沈臣对此只有一个结论:子杏肯定浪费了很多脑细胞。
对此,子杏恨得牙痒痒,却也没有办法。沈臣表示很好奇,在公关公司呆了这么久子杏怎么看似不太了解这个圈子的规则。
对此子杏也觉得自己好像确实有点小白啊,在这么个大染缸,竟然没能练就什么城府,真是失败失败。
沈臣却觉得这样也挺难得的,身处公关圈不一定都是狠角色,有些人就只是认真工作,做好本分就行;至于打交道拉关系的事情自有擅长的人负责。
子杏躺在床上就在想自己到底是哪些方面比较好,能在公关公司生存下来。
想起自己每次去见客户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完全没有一点乙方的样子;通常乙方不都是得哈着甲方的么?
总监就曾经跟子杏说起有客户对子杏的评价是‘冷冷的,一点也没有乙方的本分’,最后子杏不得不归结为是因为自己工作能力比较好,再加上有一个很好的总监护着。
想到这里,子杏不免又开始一一回忆总监是如何把一步一步教导自己的,总监简直就是引领子杏进入了公关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