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龙岗风云 > 后记

后记(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覆灭 志愿军战俘手记 蒙兀帝国 代号722 重生之嫡母难为 不如一世沉欢 晨雨向阡陌 重生之爱不散场 深爱如梦 燕煞麒麟

后 记

我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我们的祖辈或多或少都与抗联有着某种联系。因此说,我们从小就是听着抗联的故事长大的。早在2006年,我就萌生了写一部抗联题材小说的想法。那时候,韩国仁川大学历史系的尹明植先生和沈阳民族出版社的金英女士,不顾七十高龄;来到龙岗山区收集朝鲜独立运动的史料;我有幸陪同他们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我陪着二位教授走访了通化、柳河、新宾等当年抗日活动活跃的地区;访问了仍然健在的历史见证者和他们的子女,有了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听到了很多当年抗联的故事。我想,东北抗日联军历经十四年风雨历程,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虽然已经写进了历史,闻名遐迩;但更多的英雄和他们的事迹,至今仍然默默无闻。趁着我们这辈人还在,何不把它们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呢?这样也就萌生了写作的想法。

当时我还没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通过下乡走访和工作间隙我在暗暗收集材料。我想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提供给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作家;可是平时没有与他们交往,交给谁呢?干脆自己写吧!即使发表不了也可以贴在博客上,让网民们驻足停留一下也是好事;于是就有了前面的文字。

故事除了众所周知的抗日英雄,杨靖宇、李红光、王仁斋、曹国安、周建华、杨俊衡、柳万熙和包景华等将领外;刘山村、蔺秀义、任志远、陶凤玲、李明翰、李益文、李 青、陈兴樵、程国钧、金 山、聂长林、刘子云、王松年、万松坡、仪兆祥、马智森、崔云平、金乐钟、栾占奎、邓马倌等等;和于芷山、邵本良、董国华、廖弼臣、田德胜、程 斌等反面人物都是真名实姓,确有人在。李成明、李艳云、白明植、鬼子刘、郭大刀、白玉仙等有的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有的只知其事,不知其人;因此,是根据故事需要虚拟的。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抗日队伍风起云涌,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后来的抗日联军外,还有很多东北军旧部和“山林队”。这里讲述的是战斗在龙岗山中部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九路军和抗联第一军第三师的故事;虽然也提到其他地方和其他武装,但只是简单地做了介绍。

在收集素材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金锡根、金汉德、仪 麟、路德武、张文祥等老人和刘文学、李昕全、仪贵范、李秀杰、李正浩、金明奉、路广发、田金铁、玄日南、李昕佳、刘殿金、王 捷、姜正南等同志的帮助;同时参阅了一些网络资料和柳河、通化两县的史志资料;在小说截稿之际,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了!”

特别感谢通化市作协主席付庭顺同志,在百忙之中亲自审阅了稿件,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市作协其他领导王建远、郭 辉、石玉明等同志也给予了很大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第一次写这样的“长篇大论”,在写作技巧和故事叙述等方面,一定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如果您所掌握的史料与本书有较大差异,敬请您批评指正。

小说,毕竟不同于史书。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等方面可能与历史有一些差异;但我的初衷就是想把了解到的故事呈现给读者,使读者对抗日队伍中的一些小人物和绿林好汉有一些了解。如果能够对青少年了解那段历史有所帮助的话,那真是我莫大的欣慰。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