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龙岗风云 > 9-12

9-12(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覆灭 志愿军战俘手记 蒙兀帝国 代号722 重生之嫡母难为 不如一世沉欢 晨雨向阡陌 重生之爱不散场 深爱如梦 燕煞麒麟

(9)

第二天清晨,部队又出发了。眼看日头升到了半空,扔不见敌人的动向。包司令让李成明化妆侦察,结果很快就回来了。见到包景华,李成明说道:“报告司令,新京(长春)告急,卲本良昨夜带着队伍增援去了。安口镇现在只有一个保安团和警察署,总共不到二百人。镇内空虚,伪军正吵吵嚷嚷着要撤退呢!”

包景华说道:“好!咱们一不做二不休,先拿下安口镇,再吃掉这个保安团。”说着,他铺上地图仔细观察起来。陶凤玲是个急性子,他凑到跟前说道:“司令,不

用看了。他们不就二百来人嘛,我们冲进去就是。”

“你呀,就知道冲!如果这时候开始攻城保安团能走吗?他们闭城坚守,我们

要付出多大代价呀!”

陶凤玲一吐舌头:“对对对!还是司令想的周到。”

包景华指着地图说道:“他保安团一定要逃往柳河城,我们马上围过去在集青堡一带设伏。小龙,你带领侦察连先期赶到那里截住敌人;蔺营长,独立营紧随其后。陶团长,三团尾随保安团之后;待敌与我侦察连、独立营接火后,迅速形成包围就地歼灭!乔团长,你一团攻进安口镇肃清残敌,做长期驻守准备。密团长,你二团留守安口岭,见机行事!李大队长,你们政治大队返回马家店做好撤退的准备。好!大家行动吧!”

各位将领都回到了各自的队伍。包景华、乔荫堂、陶凤玲带着一团、三团向安口镇方向走去。他们赶到安口镇时,敌人已经逃窜;陶凤玲辞别二人,带着三团继续向柳河方向追击。公路上到处都是警备团遗弃的东西,偶尔还可以碰到老弱病残的伪军坐在路旁喘息;看到三团人马过来,急忙躲进了路边的树林。陶凤玲没有停顿的意思,他向身后喊道:“孙猴子,你带几个人负责收拾他们。”说着继续追去。跑出去七八里地,尖兵报告:“团长;敌人就在前面,我们冲上去呀?”

“不!紧紧地跟着他们,等前面打响后再冲过去。”那个尖兵领命而去。陶凤玲一举手,队伍放慢了追击速度;他说道:“郭连长,一会枪声一响,你带着一连从北包抄过去;前面有侦察连,南面留给独立营。其余的人跟我堵住敌人的退路。我们四面包围,速战速决。”

又追出约二里地,前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陶凤玲双手抽出驳壳枪,向战士们喊道:“弟兄们,保安团已经被侦察连堵住了去路;冲啊!”三团的战士们端着步枪,举着大刀发起了冲锋。保安团虽然号称二百余人,其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远不及警备团,再加上仓促应战,哪还有心思恋战;见我军冲来,慌忙趴在路边反抗。三团人员虽多,多数使用大刀,暂时还没有办法。这时,独立营也已经赶到;蔺秀义扯着嗓门喊道:“伪军弟兄们;你们已经被包围,立即放下武器缴械投降;我们优待俘虏,给你们一条生路。”

还别说,没等蔺秀义喊完,枪声变得稀疏了许多。陶凤玲笑道:“好你个蔺大胆,关键时刻也玩起了政治攻势。你喊你的,我打我的。弟兄们,冲啊!”说着又发起了冲锋。战士们争先恐后冲进了敌群,一顿猛砍。保安团哪见过这阵势,除少数几个顽抗的被当场砍掉脑瓜外,大多数跪地求饶做了俘虏。

陶凤玲看到蔺秀义走了过来,笑道:“蔺大哥;俘虏归你,武器归我怎么样?”

蔺秀义也笑道:“你倒是不傻,不过告诉你;这些破枪我真的不稀罕,连俘虏带枪都归你!你看我够大方的吧?”

“去你的吧!我要这些熊包当饭吃啊?优待俘虏是你们共产党的事,你不怕我这个山大王砍了他们的脑壳啊?还是归你吧!”说着,捡起一条步枪看了看:“他妈的,什么破枪,还不如我的大刀好使,统统归你了。”

这时,李成明牵着战马走了过来:“陶大哥,快撤吧!别让援兵把山大王抓去砍了脑壳。”说着“嘿嘿”一笑。陶凤玲却正色道:“说真的,蔺大哥;这些俘虏交给小龙他们侦察连,你我的队伍先撤吧!”

“好吧!就听你大团长的。”

“那么好!小龙,俘虏就交给你了;我们先撤,你来断后。”陶凤玲说过,转向战士们喊道:“弟兄们,赶紧清理战场,向安口镇转移。”

陶凤玲、蔺秀义率领三团和独立营离开了战场。李成明把俘虏聚在一起,进行了一番教育。最后说道:“我们说话算数,现在就放了你们,都可以走了。”俘虏们将信

将疑,一点点挪着步,慢慢散去。李成明一挥手:“同志们,上马!”侦察连都是骑兵,一会儿就赶上了前面的队伍。

包景华、乔荫堂等在安口镇东门等候,陶凤玲、蔺秀义、李成明迎上去简单地汇报了战斗经过。包景华说道:“好!趁天还没有黑赶到马家店休息,明天返回三源浦。”然后转向乔荫堂:“这里只剩你们一团了,遇事沉着冷静,防止敌人突然回防。”

“放心吧,司令,您多保重!”说着乔荫堂与包景华、陶凤玲、蔺秀义、李成明等一一握手。包景华骑上大洋马,李成明、丛继清等骑兵紧跟在后,然后是二团和独立营长长的队伍;向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向马家店方向走去。

第二天清晨,包景华班师回到了三源浦。

孙秀岩小山头的阻击战,打的也相当激烈。廖弼臣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天亮了才出发;遇到阻击后也没有急着冲锋,而是架起山炮一顿猛烈的炮火;把十六路军炸得很惨。结果一天下来,十六路军虽然守住了阵地,却也损失了一百多名弟兄。第二天,孙秀岩看到敌人没有了动静,便派人前去侦察,才知道廖弼宸赶到新京增援去了。看到五道沟空虚,孙秀岩趁机拿下了它。留下大队人马驻守在那里,自己只带少数随从回到了三源浦。

这次战斗,九路军共歼敌二百九十多人,其中日军七十多人。自身也受到重创,战斗减员近三百人之多;是九路军组建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斗。

刚回到北校,包景华、刘山村、李益文等急忙来到设在前趟房的军医处。包司令走进病房,看到军医处长刘子云和护士李艳云正站在病床边观察;王仁斋面无血色,不省人事。他轻轻问道:“怎么样?”

刘子云道:“已经做完了头部,胸部手术,取出了三块弹片。现在仍在昏迷之中,还需要观察几天。”

“有危险吗?”

“现在很难说,还需要观察。”刘子云答道。

“一定要二十四小时监护,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说过,包景华走了出来。又和刘山村、李益文到其他病房慰问伤员。司令的夫人宋颖也在医院里帮忙,看到丈夫铁青的脸色,怪慎的说道:“看你,不是打胜仗了吗?脸色那么难看。你当司令的可不能影响部队的士气呀!今晚你回家吃饭吧!我给你做可口的饭菜。”

包景华稍微缓和了一点:“饭菜就免了。给你一个重要任务,一定要护理好参谋长。懂吗?这是军令!”

宋颖看到刘山村、李益文在一旁,故意说道:“哼!我又不是军人,不听你的调度;不过,护理参谋长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说着径直走向病房。

回到自家的客厅(司令部),孙秀岩已经等候在那里。包景华和他并排坐在沙发上,问道:“怎么样?不用说,我想战斗一定很激烈。”

“是啊!廖弼臣这次是下了血本,光炮弹可能就有一卡车。刚才,我听战士们说,你们那里更激烈。包司令,你我都损失不小,得赶紧补充队伍啊!”说到这里孙秀岩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想把队伍留在五道沟驻防,一则可以与三源浦、安口镇形成犄角之势,相互策应;二则可以监视柳河、孤山子方面的敌人;同时我也想在附近村屯招募一些兵员。你看呢?”

“好!不过,那样你就成了前哨了。”

“那倒是无所谓;我到这儿来,就是想争取你的意见。那么咱们后会有期!”孙

秀岩说到这里拱了拱手,辞别包景华,骑马向南奔去。

送走孙秀岩,包景华喊了一声:“李虎!”

听到喊声,包司令的警卫李虎应声而“到”。

包景华说道:“你去把政治教官刘山村,政治处长李益文,军需处长高青林给我叫来!”

“是!”李虎急忙跑去找人,包景华回到了客厅。不一会,刘山村、李益文、高青林等走了进来。“司令,什么事?”

包景华指着沙发示意他们坐下,然后说道:“安口岭一战我军减员太多,从明天起;刘教官、李处长你们二人带着警卫到各处走走;一则可以宣传我军战绩扩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还要补充一些兵员。”

“好!”刘山村、李益文答道。

包景华又转向高青林:“孙司令他们新来乍到粮食一定很紧张,你准备白面,大米各五千斤,亲自带警勤连送到五道沟。”

“是!”

“那么,你们各自去准备吧!”

“是!”三人敬礼退去。

次日,刘山村,李益文各带一个排走遍了红石崖、马鹿沟、大北岔等大大小小三十多个村镇,宣传九路军几次战斗的战绩和南满抗日救亡的形势,结果动员了一百多名青年参军;再加上归队的伤员,九路军兵力达到了七百多人。

(10)

王仁斋从昏迷中醒来,已经是三天后的事;看到自己躺在病床上,身边一个护士正在给自己按摩。他动了动嘴唇无力地说道:“谢谢你,护士!”

他是在特护病房,虽然声音很小,还是把那个护士吓了一跳;她一回头看到是王仁斋发出的声音,高兴地向门口喊道:“夫人,醒了;参谋长他醒了。”

听到喊声, 宋颖从门外跑了过来;她走到病床高兴地说:“王老师,你终于醒过来了,大家都在为你担心呢!”

“谢谢你,夫人!”

“别谢我,这都是李艳云的功劳。她呀,是那样的细心呵护;就连我这个当嫂子都感到自愧不如。要谢,还是谢她吧!”说得那个李艳云脸一红,撇了她一眼:“看您说的,这都是我们护士应该做的。”

王仁斋这才仔细瞧了瞧身边的李艳云,他点了点头,很礼貌地说道:“谢谢你,李护士!”

站在一旁的宋颖笑道:“好了,艳云你就陪参谋长聊一会吧!我快去告诉校长他们。”说着,一转身不见了身影。

过了一会,包景华、任志远、刘子云、刘山村、李益文、李 青、高青林、陈兴樵等军部将领相继赶到。看到王仁斋已经清醒,面带红润;包景华高兴地说道:“参谋长,你终于醒过来了。”

“司令,我这一受伤让您受累了。”王仁斋喃喃地说道。

站在一旁的刘子云看到大家都要过来问候,急忙向包景华说道:“司令,参谋长刚刚苏醒,不能多说话。您看?”

“好,我们马上就走!”然后转向王仁斋说道:“你安心养伤,等完全好利索了再谈军中事务。好好休息吧,我们以后再来看你。”说着和各位将领走出了病房。

刘子云仔细检查了王仁斋的伤情,向护士李艳云嘱咐了几句也走了出去。王仁斋

感觉像腾云驾雾一般,喃喃地说了几句什么,又昏昏沉沉地睡去。

等王仁斋再次醒来已经是半夜,他感觉浑身发痛,手脚都不听使唤。努力想挪动

一下身子,伤口钻心地痛。李艳云帮助他挪动了一下,轻轻说道:“参谋长;您还不能动弹,等伤口愈合了,我再搀扶您活动活动。”说着,用她那细嫩的小手给王仁斋按摩起腿脚来。

王仁斋从未这么近距离接触过女性,躺在那里感到很难为情。李艳云一边说着话,一边细心地按摩着。“参谋长,九路军都说您是大英雄;不仅指挥有方,作战也勇敢。就连包司令都这么夸你呢!”

“快别听他们瞎说,我可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听到出自一个姑娘家的表扬,王仁斋不知所措。“指挥作战那是司令的事,我也只是参谋参谋。要说作战勇敢,咱们九路军可是比比皆是。像乔荫堂、陶凤玲、蔺秀义、密心孝、王松年他们这些将领哪个不是身先士卒;还有李成明、郭大刀、白明植、丛继清、金 山、李明翰、‘鬼子刘’,‘孙猴子’等连排长们也都是英雄好汉。”

“其他人我不知道,那个李成明不是很淘气吗?他怎么可能是英雄呢?”见王仁斋提到了李成明,李艳云认真地说道。

“你可别小瞧他,这小子鬼着呢!上次假扮鬼子赚开城门就是他的主意,还有第一个冲进鬼子群的也是他。”不待王仁斋说完,李艳云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要是男孩子就好了,也可以和你们一起杀敌立功了。”

“其实,你和白玉仙也都是英雄;没有你们,我们这些伤员就是不死在战场,也要倒在病床上的。”说到这儿,王仁斋真的很感激这个面容俊俏的姑娘。他轻轻问道:“听说你是梅河口人?家里都有什么人哪?”

李艳云叹了一口气说道:“没有了。”

“怎么能没有呢?父母呢?没有兄弟姐妹吗?”

“爸妈在鬼子轰炸梅河口时都被炸死了,我出来参加队伍,就是要为爸妈报仇的。可是到现在连一个鬼子也没有杀掉,啥时候才能报仇啊!”李艳云说到这里,显出有些伤感。

王仁斋安慰道:“没关系,等我伤好了一定替你多杀几个鬼子,为你爸妈报仇,为所有关东父老报仇!”

“谢谢你,参谋长!”李艳云停止了按摩,关切地对他说道:“天还早,你再眯一会吧!”

“好的,谢谢你!”

在李艳云精心护理下王仁斋的伤势日渐好转,到了第九天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了。在李艳云的搀扶下,他一点点挪出了病房;倚在门框上,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对李艳云说道:“李护士,真是太感激你了,再过几天我就可以上战场与日寇拼杀了。”

“老辈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你受了三处伤;还是安心养伤吧!走!我扶你到那棵柳树下歇一会。”说着,李艳云指了指院子里那棵大柳树。

王仁斋点了点头,支撑着身子向前迈去。一个趔趄险些摔倒,李艳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向大柳树挪去。

刚好宋颖陪着包司令来到这里,看到这种情形,她悄悄说道:“你看,他俩是不是天生的一对。”

包景华看了一会,说道:“奥,倒是挺般配。”

“那,我给他们做媒人呀?!”宋颖认真地说道。

“如果你真能成就了这一桩婚姻,也算是为抗日救国做了一件好事。”没想到,

包景华话一出口,宋颖却当了真:“好!这个媒婆我当定了。走!”说着,牵着包景华的手向大柳树走去。

大柳树下有一把木椅,王仁斋扶着靠背慢慢坐了上去。一边擦汗,一边向李艳云说道:“还多亏了你,否则要摔跟头了。”说着感激地瞅了瞅她。

没等李艳云回话,宋颖接过了话茬:“光感激有什么用,以后要对人家好一辈子才行;你说呢?艳云!”

李艳云羞得满脸通红,看到司令在跟前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淡淡一笑:“护理伤员是我们护士的责任,有什么感激不感激的。”

包司令坐在王仁斋身边,问道:“怎么样?我看恢复的挺快。”

“能不快吗?艳云姑娘可是尽了心呢!从参谋长负伤到现在,人家一天也没有休息呀!”宋颖说的倒是实情,自从王仁斋负伤一直是李艳云在身边照顾着他。包司令听到这,回过头来向李艳云致谢:“是啊!是应该谢谢李护士。多亏了你细心照料,否则仁斋也不可能恢复这么快。”

“看您说的,那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经司令一说,李艳云脸更红了。

“司令,咱们还是走吧,别坏了人家的好事,说不定咱们参谋长和艳云姑娘正在谈情说爱呢?”说着,“咯咯”一笑携司令离去。搞得二人都很尴尬,王仁斋脸庞红润,轻轻说道:“李护士,夫人平时喜欢开玩笑的,你千万不要介意!”

李艳云看着宋颖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我倒希望她说的是真的。”

俩人说着话刚要返回病房,白玉仙俩手揉着泪眼,慢吞吞地蹭了过来。

李艳云问道:“玉仙,咋了?”

白玉仙抽泣着说:“艳云姐,小龙哥欺负我!”

“他咋又欺负你了?走!一会姐姐找他算账。”她话音未落,李成明笑嘻嘻地凑了过来,王仁斋说道:“小龙,你现在都是连长了,怎么还欺负玉仙这孩子呀?”

李成明笑道:“谁欺负她了,我看到她踢毽子就上去和她玩,不小心把毽子踢上房顶了。这不给拿回来了吗?”说着,把毽子往玉仙手里一塞:“给你,竟告小状!”

李艳云看到这里,笑着哄道:“玉仙,李连长是和你闹着玩的,这不拿回来了吗?好,别哭了,让参谋长看了笑话。”本没有什么大事 ,玉仙立即停止了哭泣。

三个人搀扶着王仁斋回到了病房。

(11)

1932年8月9日,辽宁民众自卫军总部在通化召开了军事会议。各路军主要将领分别从各战区赶来汇聚一堂,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唐聚五将军总结了几个月来各路军作战得失,认真分析了南满地区敌我态势。最后决定向奉(天)海(龙)铁路方向挺进,扩大根据地,进逼抚顺、奉天等重要城市。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的,唐聚五将军下达了作战命令:命令王凤阁率十九路军两千余人攻打柳河;命令孙秀岩,关向阳率十六路军一部、二十一路军全部,共两千余人攻打山城镇;命令张宗周,郭景珊率第五路军,第七路军两千余人攻打梅河口;命令李春润率第六路军两千余人攻打清原和南杂木。命令梁希夫率十一路军三千余人攻打营盘和章党;进而威逼抚顺,向奉天方向进军。为了防止敌人从东丰向梅河口、山城镇等地增援,命令第九路军在东丰与梅河口之间的辽阳街(今东丰县影碧山镇)阻击敌人。

通化会议一结束,包景华、任志远、王仁斋驱马疾驰,当天晚上赶回了驻地。回到司令部,包景华把几个处长找到了司令部。看到刘山村、李益文、高松林、刘子云、陈兴樵等坐在沙发上,他简要传达了通化会议的情况;说道:“九路军自组建以来,

长途奔袭还是首次;远离根据地作战会带来很大困难,行军、给养、运输、伤员、弹药补给都是个问题;好在时间充裕,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任志远道:“我看后勤保障是个大事,特别是运输问题真的好好琢磨琢磨。”

王仁斋接着说道:“是啊!此次北进,至少也要一个月时间,战士们背着武器弹药翻山越岭已属不易;再扛上一袋子粮食不仅影响行军速度,一旦遭遇了敌人还怎么战斗啊?我看,把全军所有马匹集中起来成立一个运输队,专门驮运粮食。大路不行抄小路,这样要方便很多。”王仁斋话音一落,包司令接着说道:“我看倒是可行!参谋长,你看可以集中多少马匹?”

“各营团加上侦察连、警卫连,共有八十多匹;一匹马驮它150斤是没有问题的。”

“那好!就这么定了。”随即,包景华又转向高松林说道:“高处长,军需处在短期内能够集中多少粮食?”

高松林迟疑了一下,回道:“粮食倒不是问题,如果把苞米磨成碴子、面粉,倒需要一些时间。我想办法吧,保证在七天内完成任务。”

“那么好!参谋长,抓紧到各部队组织落实,另外派侦察员踩好行军路线,我们择日出发!”

次日,李成明带着两名侦察员,奉命从三源浦出发,经安口镇向北进行侦察,为主力部队北进踩集路线。九路军各部进行了动员,各团营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经过七天的努力军需处备好了粮食给养,二团驮运队也进行了暂短的训练。各项准备已经就绪,部队整装待发。到了第九天,李成明他们才从东丰返回。包司令,任副司令和参谋长王仁斋听完汇报,看了看他们画的草图和标记。包司令感到很满意,他拍了拍李成明的肩膀说道:“好,干得不错。你们回去休息吧!”待李成明他们离去,他向任志远、王仁斋说道:“好!明天向东丰进发!”

当天下午,九路军召开了连以上军官会议。包司令首先向大家简要通报了通化总部会议和进军东丰的决定。然后说道:“下面,请参谋长向各位下达具体部署,各团、营、队,都要认真执行!”

接着王仁斋向各位与会人员说道:“现在我宣布九路军司令部,关于进军东丰与留守驻地的有关决定。命令一经下达,绝无更改,望全体将领自觉遵守。”稍微停了一会,他表情严肃地看了看大家;这才继续说道:“乔荫堂团长,命你部从安口镇出发,经吉清沟、砬子门、吉乐岭、水道岭,向白家堡方向挺进;在白家堡跨过辉发河和南满铁路,在北面的莲花堡一带待命;掩护主力北进。陶凤玲团长、王松年大队长、丛继清连长、白明植连长,命你各部随司令部随后开进。密心孝团长,命你部驮运粮食给养,紧随主力之后开进。蔺秀义营长,命你部为后队,掩护主力北进。李成明连长,侦察连负责各路大军之向导随队出发。各路人马所到之处不得骚扰百姓,不得与小股敌人纠缠;避开敌人的眼目,秘密挺进。李青大队长,政治大队和伤员留守三源浦,维持地方秩序,稳定民心;确保后方安全。各部要加紧准备,明晨七时,按顺序准时出发。”

会后,九路军各部都进行了紧急部署;次日早起,在包景华、任志远、王仁斋的率领下向东丰进发,执行总部通化会议的部署。

经过四天急行军,于八月二十三日提前到达了总部指定地点东丰县辽阳街。按照九路军司令部的安排,队伍在梅河南岸的辽阳街及附近村庄进行宿营待命。

过了梅河口就是丘陵地带,辽阳街无险可守;包景华、任志远、王仁斋带着侦察连、警卫连到前方进行观察,看到梅河水势很猛,徒步涉水的可能性不大;逐决定在

梅河大桥南岸构筑工事,阻击敌人。任志远说道:“干脆把桥炸断算了,这样等他们架好桥,梅河口、山城镇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包景华看了看大桥,说:“不行!这是座混凝土大桥,我们没有足够的*;即

使有*,不到万不得已还是留着它吧!距离友军进攻梅河口、山城镇的时间还有几天,我们在桥头构筑工事,阻击敌人。”随即向王仁斋说道:“参谋长,大桥正面放一个连,侧翼各放一个连就行了;其他队伍留在后面做预备队,看事态发展再行定夺!田德胜部也是伪军的劲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如果把队伍全放在这狭小的桥头,一旦遭到敌炮火,损失会很大。你看,让哪个团打头阵?”

“一团吧,从人员和装备来看,都要好一些。”

“好!那么就让乔荫堂打头阵吧!依次是二团和独立营,三团和大刀队暂时留在辽阳街待命。你去安排吧!”

“是!”说着,王仁斋骑马而去。

包司令向任志远说道:“副司令,距离总部规定的攻击时间还有三天,你看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

见包司令问起,任志远缓缓说道:“司令;我们在这死守固然重要,我想应该主

动出击;敌人向梅河口等地驰援时,东丰城内一定空虚;我们派小股部队提前潜入,到时候趁机扰乱他的后方,动摇他的军心;使其顾此失彼,进退两难。”

“嗯,很好!那么你看派谁去合适呢?”

任志远说道:“我在东丰多年,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就让我带一个特遣队先期潜入吧!等这里一接火,我就在东丰城闹他个天翻地覆,让他田德胜首尾不能相顾。”

包司令沉思片刻,说道:“也好,那么你就带小龙和他的侦察连;这些小子都很机灵,又都佩带短枪闹将起来也方便。”说着话,参谋长王仁斋已经和乔荫堂他们赶到了。包景华就把刚才的对话告诉了他。

王仁斋急道:“好倒是好!可哪能让副司令亲自去呢?司令,要不我去吧?”

“参谋长,你就不要争了。你就协助司令守好阵地吧!”说到这,任志远转向包景华问道:“司令,那么我去准备了?”

包景华握着他的手说道:“你们的任务不在于消灭多少敌人,在敌后搞一些动作,达到扰乱敌人之目的就行。”

“放心吧!我会见机行事的。”说着,任志远与包景华、王仁斋握手而别。包景华、王仁斋看着一团在那里修筑工事,直到傍晚才回到驻地。

两天后,也就是8月30日;辽宁民众自卫军各部在王凤阁、孙秀岩、关向阳、张宗周、郭景珊、梁希夫等将领的率领下,开始了对柳河、梅河口、山城镇、章党等地的全面进攻。六路大军近万人马,同时向铁路沿线进行了攻击。日伪军猝不及防,纷纷向奉天告急。于芷山急令驻守东丰、西安(今吉林省辽源市)的田德胜率部增援。

田德胜不敢怠慢,亲率主力一千三百多人急忙向梅河口方向赶去。当赶到辽阳街附近时,遇到了九路军顽强阻击。九路军一团,在团长乔荫堂的带领下,依托坚固的工事;把田德胜挡在了梅河大桥的北面。桥面狭窄,大队人马很难通过;而小股冲上去又不顶用。田德胜急令后面的炮兵,向对岸射击。

经过安口岭一战,我军已经领教了敌人的炮火。见炮弹飞来,急忙趴在战壕里暂时躲避;看到伪军冲上大桥,复又出来进行射击。双方反复多次,战斗持续进行着。这样坚持了一天,田德胜听到后方告急,逐撤回东丰城。

九路军由三团替换了阻击了一天的一团,在梅河大桥监视敌人的动向;其他队伍退到村里待命。一连几天,田德胜再也没有出来。包景华利用战斗间隙,让刘山村、

李益文各带一个排,在附近的村屯宣传抗日、招募新兵;在他们的鼓动下,有三十多人参加了九路军。

刘山村在走访中,听到当地有一个叫“杨大虎”的匪首,手下聚集了三十来个土

匪;为非作歹,经常骚扰百姓。他向包司令汇报了此事,刚好二团团长密心孝也在那里;听到有剿匪任务,急忙对包景华说道:“司令,我们二团大老远来到这里,寸功未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包司令说:“好吧!刚好这几天没啥动静,你就去敲掉他吧!不过,不要操之过急,一定要事先侦察好敌之老巢、人员、装备及活动规律,再时机歼灭。”

“放心吧,司令!”说着话,密心孝急忙回去安排去了。他派出二团的两名侦察员,前往老爷岭侦察;等到晚上两个侦察员回来,把侦察到的情况如实进行了汇报。密心孝说道:“好!明天你二人带路,前往老爷岭灭了‘杨大虎’。”

“杨大虎”的老巢就在海龙与东丰交界处的老爷岭。天不亮,密心孝率领二团从辽阳街出发,步行四十多里;中午时分来到了老爷岭。到了岭下,密心孝身边的侦察员指着前面的小路说道:“团长,沿着这条路上去,过了岗就是‘杨大虎’的老巢。我们仔细侦察过了,北面只有一个岗哨。”

密心孝问道:“匪巢离这儿多远?”

“从这里到‘杨大虎’的老巢不到二里地。”

“上山还有别的路吗?”

“只有这一条路;不过从两测绕过去不是很难。”侦察员答道。

密心孝对身边的几个连长说道:“咱们这么办。一连,二连从东西两侧绕过去,三连沿着这条路进发,等看到‘杨大虎’的老巢,咱们形成包围一举拿下。”

“好吧!”几个连长应声而去。

密心孝跟在一连的后面从东侧上了山。他们穿过丛林,饶了一个大弯,来到岗梁隐蔽起来。密心孝看到距离约一百米的南坡上隐约露出两栋土房,他问身边的侦察员:“是那儿不?”

“就是那两栋土房。”

他仔细观察起来;两栋土房都在南坡,坐北朝南,中间有十来米的空地;周围有几个小土包,好像是盖房时余下的土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就对身边的一连长说道:“隐蔽接敌;从东、南两侧形成包围。”

一连很快完成了东南两面的包围;密心孝看到二连正从西向东慢慢展开,三连还没有露头。心想,待形成包围再攻击不迟。不料,三连刚刚接近土房,就被隐蔽在树丛里的哨兵发现;这个哨兵也不说话,“当当当”朝天开了三枪。密心孝心想隐蔽接敌已经不可能;他当机立断,大喊一声:“冲啊!”随即跳了起来,战士们端起步枪开始了冲锋。

突然,“哒哒哒”响起了剧烈的枪声,正在冲锋的战士一下子倒下十几个。密心孝一看;坏了,那几个土包原来是暗堡。怎么办?距离土房还有五十米,这里光秃秃的;显然树木是被土匪砍光的。没有了隐蔽物,一旦冲锋会成为机枪靶子。他考虑了一会,向一连长喊道:“匍匐前进,到土房二十米处再发起冲锋。”

战士们从来没有遇到过暗堡,对眼前的几个土包显得无能为力。说是匍匐前进,一个个屁股撅的高高的,很容易被发现。果然,从土房墙壁上露出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匍匐接敌的战士纷纷遭到了枪击。这些土匪可不一般,枪法极准;你冲锋就在暗堡里用机枪扫;你趴着不动,他就一枪一个敲打暴露的队员;队伍是进退两难。密心孝大声向战士们喊道:“准备*,趁着爆炸的烟幕冲锋。”

战士们撇出了十来枚*,趁着烟幕前进了二三十米;密心孝看这个办法有效

,大喊道:“再来一次。”这次冲到了土房附近,战士们把土房团团围住。通过窗口和射击孔纷纷向暗堡,土房里扔*。一个个暗堡飞上了天,但土房里仍有抵抗。密

心孝向赶过来的三连长喊道:“有没有*了,把里面的土匪通通炸死。”

战士们急忙凑了五六个*,一起扔进了土房。随着一声声爆炸,里面没有了动静。待硝烟散去,一连长带着几个战士冲了进去,经过一番搜索抓到了负伤的“杨大虎”和另一个土匪。

几个连长清点了一下人数,一连长悄悄对密心孝说道:“团长,毙敌二十九个,俘虏两个。我军负伤十九人,阵亡二十七人。”

听到这里,密心孝怒不可竭:“妈的,把两个房子通通给我点着。”

战士们迅速找来柴草,把前后两栋房子点着了。看到熊熊燃烧的烈火,密心孝心里才平静了一些,他把手一挥:“他妈的,撤!”

队伍到了岭下重新列队,密心孝低着头显得很沉闷。老百姓听说九路军消灭了“杨大虎”匪帮奔走相告,当队伍来到岭下不远的山村时,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密心孝本来要回到辽阳街处理这两个土匪的,看到那些受尽匪患的老百姓苦苦哀求,临时决定把“杨大虎”和另外一个土匪就地枪决。

等枪毙了这两个土匪,密心孝和队员们的心里才感到了一丝快慰。回到驻地,参谋长王仁斋和军医处长刘子云等在村口等候。看到密心孝他们过来,王仁斋迎了上去:“怎么样?密大哥,战斗不顺利?”

“参谋长,我他妈小看了这些土匪,以为区区三十来人还不手到擒来呀;没想到他们老巢里设有机关,结果牺牲了二十七名战士,还有十九人受了伤。”

“那么,‘杨大虎’呢?”

“他的老巢叫我给端了,三十来个土匪都送回了老家。‘杨大虎’和另外一个土匪侥幸没有炸死,被战士们当场擒获;带到岭下的村子给当众枪毙。”

“走,司令都等着急了,我们回去先向司令汇报。”此时,军医处长刘子云和崔医官、王医官、李艳云、白玉仙等已经把十九名伤员接进了救护队。王仁斋和密心孝二人,向司令部驻地走去。

(12)

九路军司令部设在一个财主家;除了俩司令,参谋长和几个处长外,还驻有警卫连。包司令,任副司令和参谋长王仁斋住在后院的大厅。包司令听完密心孝“老爷岭”剿匪经过,说道:“好了,虽然牺牲了一些弟兄,但总算为当地除掉了一害,扩大了我军的影响。现在也不知道副司令他们怎么样了,潜入东丰九天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呢?参谋长,你看是不是派人打探一下;这几天我眼皮总是跳,可别出了什么大事!”

王仁斋笑道:“怎么司令也迷信起来了,能有什么大事;不过,倒是应该打探一下,放心吧!我去安排。”正说到这里警卫连连长丛继清走了进来,看到密心孝也在,就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向包司令说道:“报告司令,任副司令他们回来了,马上就到。”

“司令,参谋长,密团长;别来无恙啊!”说着话,任志远乐呵呵地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侦察连长李成明。

王仁斋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司令刚才还在叨咕你们呢!”

“可不是咋的,你们都好吧!”包景华过来和任志远握了握手,看到李成明笑嘻嘻地站在那里,他走过去轻轻一拳:“怎么样?没给副司令添啥麻烦吧!”

李成明仍然笑着说到:“哪敢哪?要不,回来就是您不动手,参谋长还不扒了我皮呀!”

“臭小子,知道就好!”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向他和丛继清轻轻一挥手:“你们去忙你们的吧!”

“是!”二人敬过军礼,走了出去。

包司令他们刚坐下寒暄了几句,王松年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哈哈!副司令回来了?”

“回来了,刚到!”说着,任志远走过去和他握了握手。

王松年径直走到包司令跟前说到:“司令,我可对您有意见了。你们看,一、二、三团都打了一仗,独立营好歹也守了几天大桥;我们大刀队寸功未立,让我怎么向弟兄们交待呀?”

没等包司令回答,王仁斋说道:“仗才打几天哪?你还怕没有仗打呀?快坐下听副司令说说东丰城的事吧!说不定你今晚就得出发。”说着轻轻一笑,示意他坐下。

任志远这才得闲向大家介绍情况,他说道:“司令,我们潜入东丰城后把城西的一个大车店给包了起来,只许进不许出,队伍在那里隐蔽了几天。我让李成明到城内四处侦察,结果把那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8月30日,等到田德胜出了城,我们全体出动先烧了清真寺旁边的弹药库,又炸了城西大桥,最后把县警察局给端了。等田德胜回到东丰城,我们已经出城到了拉拉河,在那儿躲了两天。如果田德胜再出动,好杀他个回马枪,结果这小子再也没有出来。我怕司令着急,就先撤了回来。”

等任志远说完,包景华认真说道:“说真的,小龙他们没惹什么事吧?”

“没有。这小子机灵着呢,没有两天就把东丰城给摸清楚了,比我还熟悉呢!”说到这里任志远像想起了什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司令,我们有意外收获。我在拉拉河遇到了以前的一个熟人,他说我东丰师范的同学一个叫李成之的,现在在大阳街当了日伪的区长,好在大阳街离这儿不远,明天我去把他争取过来。”

“哦,劝降成功倒是好事,不过人心隔肚皮,我们不能不防他一手啊!”

听到这儿,王松年乐了;他说道:“司令,这回该轮到我了吧?”

包景华笑道:“你倒是会见缝插针,参谋长你看呢?”说着看了看王仁斋。

“我看可以,王队长是本地人,可以助副司令一臂之力。”

“那么好,就圆了王队长一个梦吧,省得以后落埋怨。”

王松年一抱拳:“知我者,司令也。”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

第二天(9月2日)清晨,任志远和王松年率领大刀队出发了。出了辽阳街向西一路疾行,三十多里路很快就要到了。他对王松年说道:“李成之,毕竟是多年同窗,即使劝降不成也不能把我怎样。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放心吧,副司令!到时候我看你的眼色行事。”

任志远率领一百多人的大刀队一路西行,再拐过一片高粱地就到大阳街了;说也凑巧,迎面走过来一队人马,也是一百来人。双方遇到个顶头碰都是一惊,任志远老远就认出了对面的同窗李成之。他挥手喊道:“成之兄,别来无恙啊?”

李成之看到对方没有动武的意思,仔细瞧了瞧:“奥,原来是志远兄啊?!你这是?”随即向身边的保安队也摆了摆手,示意不可轻举妄动;毕竟是老同学,二人显得很亲切。

任志远说道:“成之兄,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成之指了指路边的草棵,说道:“好啊!我们就在这路边叙叙旧。来,坐这儿。”两边的队伍各自后退了三十米,任志远、李成之各带一个随从席地而坐。任志远说道:“听说你当上了伪区长,我还不信呢!原来真有其事。怎么,还好吧?我今天可是专程过来看你的。”

“好啊!志远兄如果愿意过这边来,凭着你那一身学问,再加上这些人;我看当一个团长是绰绰有余。”李成之停顿了一会,看到任志远轻轻一笑,他继续说道:“有

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大势所趋,你就过来吧!”

“成之兄此言差异;我们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怎么能甘愿当汉奸呢?小日本看似疯狂,其实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小日本倒了,咱不能漂洋过海跟着跑吧?只要咱们中国人拧成一股绳,我敢说小日本必败无疑。我看,你还是弃暗投明,跟我们一起和小日本斗吧!有朝一日就是战死疆场,也可以向老祖宗交待呀!”

“哈哈!差异,志远兄差异!你说当汉奸,他妈的皇帝老儿都是汉奸;如果说爱国,蒋介石不比你大呀?不照样把关东拱手相让了吗?你我管他做什么。再说了,日本人是永远不会倒的;就靠你们这些大刀片子就能把日本人打败?鬼都不信。”

“成之兄;做为老同学我还是奉劝你悬崖勒马,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吧!现在关东大地的抗日队伍风起云涌,日本人很快就完蛋了。”任志远话还没有说完,李成之身后的那个随从“跨”地抽出了手枪:“就凭你们这些人也配劝降啊!有能耐咱们比试比试,看他妈谁打着过谁!”

看他出言不逊,任志远身后的王松年不干了,“跨”也抽出了手枪:“比就比,还怕你不成!”

李成之看到双方都不示弱,向任志远拱了拱手:“有道是人各有志,那么咱们各为其主吧!”说过,带着队伍扬长而去。

任志远感到很失望,王松年凑过去说道:“副司令,砍了这些王八蛋哪?”

“不行!我们就这么几条破枪,如果真要打起来占不到便宜;况且两军对垒,不斩来使,这次就算了;等下次再碰到,那就得刺刀见红了。”说到这里,任志远把手一挥:“王队长,你派一个便衣远远地跟踪他们,看看李成之到底出来干啥。然后,队伍就在高粱地里休息一会,隐蔽待命;我到大阳街看看。”

“副司令,还是我去吧!”

“别争了,我去去就来。”说着话,任志远脱掉军装,带着一个便衣拐过高粱地,很快到了大阳街。

大阳街是个大村,俩人在村子里转了一圈;街面上行人无几,显得有些冷落。任志远转到伪区政府门前看了看,对身后的侦察员说道:“王队长一定等着急了,咱们回去吧!”说过,原路返回;刚走进高粱地,王松年问道:“副司令,打大阳街呀?”

“现在,大阳街里相当空虚,我看到只有几个警察在街里转悠,我们此行不能白来,把他区政府拿下,看能否搞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说道这里,刚要换衣服;跟踪李成之的便衣跑了回来:“报告副司令,刚才那帮混蛋到前面的得胜堡征粮,转了一圈,无功而返;现在离这儿不到二里地了。”

“奥,这真是天赐良机。”任志远向王松年说道:“王队长,快集合队伍,改变计划,就在高粱地两边设伏。”

“好!”王松年一挥手:“弟兄们,快隐蔽起来,一会儿冲过去砍了那些王八蛋。”说着,自己先奔到了公路边。

再说李成之到得胜堡征粮,一无所获,眼看“皇军”的任务完不成,正在那里愁眉不展。身边那个姓葛的队长献媚道:“区长,我想刚才那帮家伙离得一定不远,咱们趁机收拾了它,也好在皇军面前有个交代。您说呢?”

他一拍脑门,如梦方醒:“对!他们肯定还在大阳街附近,你快派人前去打探,我集合队伍随后跟进。”

李成之集合队伍,原路返回,跑步向大阳街方向走来。眼看大阳街就在眼前,不见了自卫军的踪迹。伪军停了下来,一个个停在那里喘着粗气:“他妈的,害得老子白白跑了几里地,早他妈撩了。”他们哪里知道,已经走进了九路军的埋伏圈;话音

未落,任志远把手枪一举“啪啪”两枪,喊道:“弟兄们,冲啊!”

“冲啊!”顷刻间,从公路两侧杀出了一哨人马;正是任志远和王松年的大刀队。

王松年直奔刚才那个口出狂言的家伙,手起刀落,这个家伙已经人头落地。保安队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哪里是大刀队的对手。弟兄们都是王松年亲自*过功夫的,使起大刀来如鱼得水,短兵相接所向披靡。李成之看到伪军纷纷被大刀队砍翻在地,哪还有心思恋战,带着一帮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任志远喊道:“弟兄们,追!”

敌人在前拼命逃,我军在后面紧紧追;穿过高粱地,过了一条小河;李成之迂回到了大阳街炮楼。任志远、王松年随后赶到,把炮楼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成之,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快出来投降吧,我们自卫军既往不咎,会给你们出路的。”任志远刚喊了一句,“啪”一颗子弹做了回应;顿时枪声大作,双方对峙着互相射击。大刀队虽然在人数上占着优势,可是长短枪加起来也就那么十几条,在火力上明显处于劣势。

炮楼是青石砌成的,相当坚固。敌人居高临下,透过射击孔向暴露在外的自卫军射击,大刀队无法接近。隐蔽在围墙、房角、柴垛后面反击的队员,被击倒七八个。任志远在墙角后面观察了一会,说道:“王队长,我们不能和敌人对峙下去;一则火力上我

军处于劣势,二则一旦敌增援部队赶到,我军会背腹受敌。你看,炮楼的顶层不足二十人,敌人大都龟缩在底层;一会,我组织队员掩护,你带领敢死队冲到炮楼,先把

底层的敌人解决了;再用火攻迫使敌人投降。”

“好吧!”王松年挑选了二十多个队员准备好了冲锋。任志远对身边的队员大喊一声:“打!”大刀队抛出十几枚*,纷纷落在炮楼附近爆炸。趁着烟雾队员们一个冲锋到了炮楼跟前,把一枚枚*扔进了底层的射击孔。随着*的爆炸,里面没有了动静。

炮楼只有一个铁门,队员们怎么也打不开。炮楼上的敌人纷纷向下扔*,又炸伤了五六名队员。王松年喊道:“*!”可哪还有*了,队员们找了半天才找到三颗。王松年带着*,贴着墙皮蹭到了炮楼的门旁;把三颗*拴在了把手上,扯下拉环迅速躲过炮楼的另一侧。只听三声巨响,铁门被炸得东倒西歪。战士们一跃而起冲进了炮楼;几十个伪军拥挤在一起不得反抗,一个个缴械投降。王松年走进炮楼,看到楼梯口用厚厚的木板隔断,纹丝不动。他向后面的队员喊道:“快准备柴草,烧了这些王八蛋。”

队员们抱来了十来捆柴草,在炮楼里面点着了。一会功夫,滚滚浓烟飘进了炮楼。

任志远喊到:“上面的人听着;我们是辽宁民众自卫军。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马上缴械投降。否则你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李成之在炮楼里回应:“任志远,你别他妈的得意;一会儿,日本人过来扒了你的皮。”

“X你娘的,你不服就在那里等着;小日本来了,老子照样打他个有来无回。弟兄们!给我烧。”王松年说着话,端起刚刚缴获的一挺机枪,拼命的向炮楼顶层射击;战士们也纷纷丢下大刀,捡起步枪射击,暂时压制了敌人的火力。

任志远心想;要速战速决,这样僵持下去恐对我军不利。刚想到这儿,派出去的侦察员回来报告:“副司令,鬼子的骑兵也不知在哪得到的情报,已经过了得胜堡;

用不了半小时就到了。”

“有多少人?”

“可能是一个连,大约一百多人。”

任志远沉思片刻,一咬牙喊道:“王队长,鬼子的增援到了,撤!”

已经杀红了眼的王松年头也不回:“副司令,你带着队伍先撤吧!我留下来---”。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哒哒哒”几颗机枪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年仅27岁王松年壮烈牺牲。战士们看到队长牺牲了,喊着“为队长报仇,冲啊!”拼命的冲上前去,拦也拦不住。

任志远急了:“弟兄们,快撤!”可是战士们不闻不问,有几个战士居然利用墙角做掩护,搭上人梯,爬到了炮楼顶部。几个趴在垛*击的伪军,没想到自卫军从天而降,被大刀队员手起刀落送回了老家。上面的战士们喊道:“快!给我们*!”

下面的战士,拿起刚刚缴获的*纷纷向上撇去,可是炮楼太高扔不上去,*都落在了炮楼下面。任志远看到不消灭炮楼里的敌人,这些战士是不会撤的。他向身边的一个中队长说道:“你带领一个中队负责掩埋这些牺牲的战士,带着所有伤员先撤,穿过青纱帐向辽阳街方向转移;等消灭了炮楼里的伪军,我们会赶上你们的。要快!”看到这个中队长不情愿的样子,任志远厉声喝道:“执行命令!等鬼子的骑兵赶到,我们会全军覆没的;懂吗?撤!”

这个中队长这才接受了命令。

任志远看到伤员都撤离了,略微感到一点宽心。他向身边的战士喊道:“快!找绳子,把*抛上去。”几个战士很快找来了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拴在*木柄上,一头攥在手里挥舞着,再一松手,居然有几颗*抛到了顶层。上面的战士接过*,顺着楼梯口丢进了炮楼。随着几声沉闷的炸响,炮楼里没有了动静。他们顺着楼梯口跳了进去,不一会,又从炮楼里窜了出来。一个个烟熏火燎的都无法辨认了,有一个战士跑到任志远跟前,说道:“报告副司令;包括李成之在内,炮楼里的伪军全部被歼。”

“好!”任志远喊道:“弟兄们,撤!”

这时鬼子骑兵已经进了村,任志远带领三十多名战士刚刚冲出村口,鬼子就跟了上来。他急忙喊道:“弟兄们!快躲进青纱帐。”战士们钻进高粱地,顺着垄沟一阵猛跑;鬼子的骑兵速度快,很快形成了合围。形势紧迫不容他多想,任志远说道:“化整为零,大家分散突围!”说着带着三四个队员慢慢向前摸去。他们不敢声张,悄悄地穿过鬼子的缝隙逃了出来。其他战士可没有他们那么幸运,在高粱地里来了个短兵相接,只有少数几个侥幸突围。

等三十里外的蔺秀义、李成明带着队伍赶来增援,鬼子已经销声匿迹,只有三三两两的我军战士钻出了高粱地。回到辽阳街驻地,已经是下午两点。包景华、王仁斋等将领都在村口等候;任志远显得很沮丧,他迈着沉重的脚步,显得有些踉踉跄跄。看到包景华他强忍着要落下来的眼泪,凄凉地说道:“司令,大刀队几乎全军覆没。”说着几乎倒下。

包景华急忙伸手搀扶,安慰道:“知道了,虽然我们牺牲了六十多名弟兄,但消灭伪军一百余人,王松年他们也算死得值得。走,我们回去再说。”包景华说过,一行人默默地向村里走去。

回到司令部,刘子云亲自给任志远进行了检查;等检查完,对包景华、王仁斋说道:“司令,参谋长;任副司令是劳累过度所致,没有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

包景华说道:“好!那么你去看看大刀队的弟兄们吧!”

“是!”刘子云应声而去。

包景华轻轻问王仁斋:“大刀队还有多少幸存的弟兄?”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连伤员在内还有四十二人,也就是说有包括王松年在内有

六十三人阵亡。”稍微停顿了一会,王仁斋继续说道:“司令,大刀队士气低落,不能群龙无首,得赶紧找个队长人选把他们重新组织起来。”

“是啊!可是大刀队那些队员一向清高,没有两把刷子他们是不会服的,让谁带好呢?”包司令苦思良久,自言自语道:“让陶凤玲去?”

“陶凤玲过去固然好,大家心服口服的;可三团怎么办?”也不知道任志远啥时候起来的,听到这里说道:“况且,三团是陶凤玲的老底子,他怎么能舍得交给别人带呢?要想让他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把老底子带走。”

听到这儿,王仁斋说道:“我想带走就带走,反正都是咱九路军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咱们再从新组建三团不好嘛?!”

“那倒是可以?让谁来带呢?”任志远问道。

“我!”王仁斋站了起来:“如果两位司令信得过,我保证把三团带好。”

“好!”包景华说道:“就这么样。让参谋长兼任三团团长,再给他配一个副团长不就结了。”

“这个副团长让谁当呢?”任志远轻轻说道。

“你们看,三团一连的万松坡怎么样?”包景华说着,看了看二人。

“他作战勇敢,颇有心计,我看可以!”任志远说着点了点头。

“参谋长,你看呢?”

“我看可以!”

“那么好!就这么定了。参谋长你兼任三团团长,万松坡任副团长;陶凤玲调任大刀队大队长。”说到这里,包景华又看了看二人。见他二人没有提出异议,向外面喊道:“李虎,你去让三团长陶凤玲和一连连长万松坡到这里来一趟。”

不一会儿,陶凤玲就过来了;话随人倒,他一掀门帘说道:“司令,什么任务?”

“你这个急脾气呀!屁股还没落座,就要领受任务了。来来来!快坐下。”待陶凤玲、万松坡坐下;包景华这才说道:“是这样的,王松年牺牲后大刀队群龙无首,我想让你去担当此任。你看如何?”

“可以呀!可是我的那些弟兄怎么办?”

“你呀?!”包景华笑道:“陶大哥,在九路军你和蔺营长都是我们尊敬的大哥;论人品、论功夫、论胆量、论战功,全军将士没有一个人敢说‘不’字。之所以让你去大刀队,就是要把它锤炼的象钢铁一样的队伍,好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你把‘大刀会’的老底子全部带过去,把大刀队锻造成一把真正的钢刀。怎么样?”

“只要司令信得过,我陶凤玲绝不当孬种!”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然后,包司令又转向万松坡说道:“万连长;参谋长将兼任三团团长,考虑到你作战勇敢,善于谋略;我们决定有你担任三团副团长,主持正常工作。参谋长事情多,你就多费费心把三团带好。”

“是!多谢司令、参谋长栽培。”万松坡站起来答道。

“好!那么就有参谋长前去交接好了。”

“好吧!”王仁斋重新站起来,带着陶凤玲、万松坡走出了司令部。

等王仁斋他们离去,警卫连长丛继清送来了一份命令。包景华展开看了一眼,递给了身边的任志远。他们接到的是总部撤退的命令。

目 录
新书推荐: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