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变(1 / 1)
“大王,现在郑国人人自危,郑庄公生死不明,子封,祭仲亦被通缉,这时出兵定能大胜,”一个青年将军在早朝上出列奏报。
卫桓公没有说话,但心里掂量着当下确实是个机会。
“父王,儿臣愿统兵出征!”州吁出列拜倒在地。
桓公看了看跪在地下的州吁,心头一热,“好!州吁,寡人拜你为征南将军,携寡人佩剑,即日出兵河内”。
州吁是天生的好战派,是桓公三个儿子中最不安分的一个,又加上是桓公最宠爱的小妾所生,平日里便骄横异常,桓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下州吁拜谢而出,桓公退了早朝,众大臣纷纷摇头,议论纷纷“唉,郑国乃吾同胞手足,祖上都是姬氏,现在乘人之危,实属不仁不义啊!”,“州吁飞扬跋扈,这次带兵出征,若是败了国家损兵折将,若是胜了,国家埋下了祸患啊!”,“别说了,州吁出来了”,众大臣纷纷退让,州吁迈着八字步,鄙视的看着这些老头子,他认为国家一直不兴盛就是这些老家伙养尊处优,不思进取。
众大臣看着州吁带着桓公的佩剑,都长叹一声。
州吁没有理会在他眼里这些所谓的大臣们,而兴冲冲的去找自己的好朋友,石厚,说起这个石厚倒也是有些来头,石厚的父亲石苁是三朝元老,眼下虽告病在家,但朝中的势力很大,就连桓公遇上大事也得向石苁请教,而这石厚自小耳濡目染,也颇有些谋略。
就在卫国整兵待发的时候,郑国已经得到了消息。
中军三大营的将军们集体请命,请求太后姜武放出公子姬忽,以御大敌,喊声震彻宫殿。
太后姜武第一次坐不住了,不放姬忽,外敌入侵无人带兵出征,放了姬忽,姬忽是军中的统帅,万一反戈一击,发动兵变,后果可想而知。
“报!太后,士兵们哗变了,开始攻打城门了!”
太后跌坐在椅子上,韩琦这个混帐这个时候去哪了。
“轰!”城门轰然倒塌,士兵们蜂拥而入,广场上豹韬卫自发的迅速结成车城圆整,层层叠叠,矗立在广场中央,士兵们看着杀气腾腾的豹韬卫有些胆怵,但仍站在城门口高声大喊“公子姬忽!公子姬忽!公子姬忽!”
一个千夫长跃马而出,挥舞着长枪,高喝道:“韩琦出来答话!”
豹韬卫如铁铸成的黑塔一般矗立不动,突然之间刚才人声鼎沸的广场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士兵们欢声雷动,“公子姬忽!公子姬忽!公子姬忽!”
姬忽慢慢的从大殿走出,步伐有些不稳,两个千夫长迅速拍马迎向姬忽,豹韬卫的阵型迅速变换,将两个千夫长围在中央。
姬忽暗道不好,果然,等姬忽推开豹韬卫发现两名千夫长已经身首异处,姬忽仰天大笑,冷冷的看着铁塔般的豹韬卫。
豹韬卫的统带拜倒在姬忽脚下,“公子,太后手谕,越过广场着杀!”
这两名千夫长手下的两个千人队迅速将豹韬卫合围,长枪其出,“杀!”
姬忽悲愤的转过身,朝着集结起来的军队,“众将士听令!本帅第一道军令,退出王殿,返回大营”
两个千人队哭喊者,“公子!千夫长何罪,当死?”
哭喊声,声声击打着姬忽的心,这千夫长是军队的核心,往往是能征惯战之士担任,不仅骁勇而且战场的把握能力也很强,现在还未出征便死了两个军中灵魂,姬忽心痛。
“唰!”姬忽一剑砍死最前边的一个兵士,“军令如山,违者斩!”
军队迅速结队,撤出了王城,姬忽踉踉跄跄的走回了太子府。
“报!士兵们已经返回大营,豹韬卫斩杀了试图越过广场的两名千夫长”
太后长吁一口气,“传我口谕,安抚死去的千夫长家里,规格按战死沙场者对待”
姬忽回到太子府,昔日热闹的太子府现在冷冷清清,只有一个老奴呆坐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