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马刀--中国最西边的抗日队伍 > 第34章

第34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深谷前行--父辈的抗战 龙剑奇缘 蚁战 单兵战役 破译皇权的更替密码:帝王遗嘱 矛盾论 泱泱大清 血泊罗霄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泪落何声

骑八师副师长卢广伟和一士兵也被敌人飞机投弹炸死,师长马步康及司令部其他官兵等幸而没有伤亡。中原会战结束后,骑八师又划归第五战区指挥,仍驻皖北。

第九十四章 抗战精神永垂不朽!

更新时间 2012-12-17 12:36:11字数 1030

1945年日本投降后,骑八师与其他友军,奉命开往徐州“接收”,在徐州九里山一带待命。因为当时的中央军视骑八师是地方杂牌军队,只准在城郊驻扎,不准进城执行接收任务。而蒋介石嫡系部队在“接收”中,舞弊弄私,大发横财,故当时人民群众把“接收”称作“劫收胜利果实”。“接收”完毕后,直接指挥骑八师的第22集团军总司令李仙洲和陈大庆等建议调骑八师到山东去打共产党及其军队。当时马步康鉴于所属官兵多属家乡子弟,而且极欲凯旋返乡;同时马步康也看出打内战将愈陷愈深,全师有被消灭的危险,因而除急电青海马步芳代向有关方面斡旋外,马步康自己也直接向总部积极活动。最后,经过马步芳的积极活动,骑兵师于1946年1月,由陇海路调至陕西富平一带,当时由于战后部队缩编和整编的需要,就与暂编骑兵第二师马禄部合并,整编为一个师,仍保持骑八师番号,马步康仍任师长。同年3月调驻甘肃永登。骑兵师自离青东下,几经扩编、改编、整编,伤亡近万人,卢广伟副师长、马秉忠旅长等将士战死沙场。

除骑兵师外,青海还曾征派过一支“青年远征军”。1944年在贵阳失守、重庆危急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办法》,在全国各地征集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青年,组编“远征军”。10月,青海省知识青年从军委员会成立,马步芳兼任主任委员,薛文波、马绍武兼任委员,主要征集18岁到25岁的知识青年,名额为1000名。自11月10日到28日,全省应征者共1150名,其中青年学生约占80%。12月,各县应征知识青年在西宁集中,编成3个营,马步芳派省教育厅厅长刘呈德任临时团长,1945年1月4日从西宁出发,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指定地点汉中集中,被编入青年远征军第二O六师受训。不久,抗战胜利,参加远征军的青年有的先后复员回省;有的进入当时设在汉中的青年中学,少部分进入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授予马步芳“抗日有功将领”称号,与阎锡山、胡宗南等一块通令表扬。阎锡山是老牌军阀、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嫡系。把马步芳与他们并列嘉奖,可见蒋介石对马步芳及其军队的重视。马步芳也极力向蒋介石表示效忠,愿将其军作为在西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

总之,西北马家军在抗战期间,为了民族大义,毅然从思想上、军事上坚决抗日,在青海省内创造宽松的抗日文化舆论氛围,同时派出两师的骑兵转战十几省,历时达八年,抗日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抗日骑兵师的余部纷纷随队撤离,打散的各自辗转回家,书写了一曲悲壮的抗日豪歌!

(全书完!!!!!!)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shukuai.com--书快电子书论坛【功夫英雄qq】整理

目 录
新书推荐: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