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雪绒花 > 第二节 激战

第二节 激战(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13-2021:东亚战争 逐寇 蒋先云的故事 洛依帝国 雷场上的相思树 浪漫新兵 路灯下的枪口余留白烟 酱香宗师 非常年代 食日

当杨光数到12的时候,第一个印度巡逻兵已经走过了开阔地的中间。

出乎杨光意料的是,因为战争的爆发,印度巡逻队的人数增加到了12人。

打还是不打,汗水从杨光的脸颊上上滑落,在零下15度的气温下脸颊上挂着汗水,这绝对是杨光的第一次体验。

小心脱去羽绒手套,拭去汗水,在袖子上抹去滑腻的防晒霜。脑海里浮现出旺加苍白干裂的嘴唇,干吧!

杨光下定了决心,了不起不回去了。

“噗、噗、噗”,每三秒一发,杨光连续从瞄准镜里看到了三朵绽放的血花。

阿三的队伍突然停了下来,没有慌乱,全体人员蹲在雪地里,面朝这边的山坡,静静地观察着。

队伍中间有一个人开始做手势,队伍最后的两个人在腰部一阵摸索,然后趴倒在地上,慢慢向三具尸体爬去。

金色的阳光突然洒到了山谷里,杨光笑了,他看到了一条白色的绳子的晃动,阿三的巡逻队是结组行军的。

“噗、噗”,杨光撂倒了队伍中间做手势的那个印度人,又顺便点了边上背着班用电台的阿三的名,迅速收回了枪口。

顺着挖好的雪沟滑到侧下5米的狙击工事里。阿三的队伍全部已经趴倒在雪地里,有几个人已经隐蔽到雪里,翻飞的白雪上不时可以看见工兵锹在闪动。

印度巡逻队的机动性受到了结组和指挥官阵亡的影响,又有一个士兵在雪地上永远不动了。

不过,阿三的巡逻队毕竟是老兵组成的队伍,所有剩下的6支枪,开始以弹幕覆盖这边的山坡。

杨光并不在乎乱飞的子弹,因为他现在距离最近的一个印度兵也有1200米。

除了*和一挺班用机枪,所有的子弹都够不到他的掩体。杨光的瞄准镜对准了一个印度兵的头盔,

“噗”,又是一朵血花绽开。12.7毫米的重型狙击子弹不是薄薄的凯夫拉头盔所能抵挡的。

杨光甚至有把握穿透雪堆击中躲藏在后面的印度士兵,而且只要中一颗子弹,就一定能使中弹的人失去战斗力。

当杨光把一颗子弹射入一个雪堆后面的时候,印度兵突然改变了战术。

所有的人都静止了,战场上的枪声消失了,只有风忽忽的吹过,令人窒息的寂静笼罩了整个山谷。

还有四个,其中一个是狙击手,也就是最危险的那个敌人。一个白色的影子一晃,

“噗”,杨光的一发子弹追了过去,没有血花绽开,除了白色,还是白色。

失手了吗?杨光遗憾的摇摇头,抬起望远镜仔细的搜索那块斑斓的开阔地。

望远镜的视野里,一道金属的闪光一晃,杨光下意识的一偏头,叭,望远镜被击碎了,头盔猛的向后一拽。

坏了!中弹了。杨光的脸部一阵刺痛,一块望远镜的碎片划开了他的脸颊。

摸着头盔上的弹洞,杨光一边感谢山神的照顾,一边爬向另一个狙击地。

阿三的士兵们开始向山坡爬动,在阳光下,杨光还是很容易的发现了三个蠕动的白色躯体。

关键是那个狙击手,他躲在哪里呢?杨光放弃了追索那三个接近的士兵,开始全力观察起倒卧在雪地上的尸体。

数到七的时候,杨光发现了疑点,第七具尸体的侧面的影子不太正常,慢慢的,他的瞄准镜里浮现出整个躲在斗篷后面的狙击手。

对着对方缓缓移动的枪口,杨光扣动了扳机,

“噗”,*里的枪声从没有这样清晰,随着第九朵血花的开放,杨光彻底掌握了胜利女神的命脉。

换好*,杨光把离自己潜伏地最近的一个印度兵爆了头,剩下的两个士兵崩溃了,一个翻身逃跑。

滚倒在斜坡上,被杨光的子弹追上,猛的飞起来,不动了。另一个举起枪,大声的叫唤着什么。

没有犹豫,杨光又一次违反了纪律,击毙了请求投降的最后一个印度巡逻队员。

不过除了雪山和冰川,再没有什么会知道杨光在6小时里所触犯的第二条军规了。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