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关于张长胜(1 / 1)
张长胜最讨厌的诗人,叫李白。因为李白写过一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他觉得他这辈子就是毁在这首诗上。
他妈当年就是跟他爸两小无猜。
当然,他妈当年属于条件很好的富贵小姐。他爸嘛,是家里下人的孩子。
然后,就是书上的那种故事,富贵小姐和下人私定终身,约好了几时几刻,一起私奔。因为他爸当年就是个很会部署很会思考的私奔好材料。所以,他娘被竹马爸爸私拐成功。
于是,两个人在家里人看不到的地方天雷地火,缠缠绵绵。
但是好景不长,张长胜才三岁的时候,他妈的家里人找上门了。把他妈连带着他一起又带回家了。他爸,被家里人安排,卖到国外做苦工去了。
有句老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还没轮到三十年,我们的祖国迎来了文化大GE命。首当其冲就是富贵的地主家,他老祖父的家里被抄的七零八落不说,家里有些长工的检举揭发之后,几个人还被砍了头。
于是,他开始和他老娘开始了落魄生活。
哦,不同的是,在他懵懂的时候,是他爹照顾他们娘儿俩。
这次,是他这个儿子照顾起他的老娘和他妹妹。
顺带提一句,他爹当年走的时候,还给他娘留了一个纪念品——在肚子里的他妹妹。
他妹妹天生体弱多病。一生只干过两件事:吃饭,生病。
张长胜做过乞丐,辛辛苦苦讨来的馒头赶紧塞给他妹妹和老娘。没办法,谁叫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人呢?
后来,讨来的东西实在不够,他妹妹病得奄奄一息。
什么吃的都没有。
他狠狠心,把一直跟着自己的流浪狗给干了。
眼泪鼻涕的熬了一锅汤,妹妹又开始喊哥哥了。喊完了哥哥,继续倒下生病。
他娘吃饱了喝足了,又开始对着窗外发呆。继续想他那个被卖出国的爸爸。
好吧,他继续出去找吃的。
自然灾害,人人都没的吃。没办法,他只能用偷的。
一次伸手,偷了个教书的老师,看着斯斯文文,一看就是一只肥羊。他走过去,因为一时紧张,被这老师抓住了。
老师看着他半晌,叹口气,问,“小伙子,你爹娘呢?”
张长胜眨巴着眼睛。你当我傻啊,还自报家门让你找上门?
他撇撇嘴巴,“有吃的没。没吃的我就走了啊。”
您别耽误我时间好不?
老师笑笑,从包里掏出一个馒头,“给你。”
张长胜盯着那大白馒头咽下口水,把馒头揣怀里。一溜烟跑了。
跑到家门口一声高呼,“妈,有吃的了!”
然后,警觉过来,回头一看,那白面书生居然就这么气喘吁吁的跟过来了。
“不就拿你一个馒头吗你不是都说给我了吗,怎么,舍不得?想要回去?”张长胜气不过。这人怎么这么小气。
白面书生愣了下,拿出一块玉佩。
“你刚刚跑太快,丢了这个。”
张长胜一把抢过去。尼玛,就这破玉佩,是他今天从他妈那儿偷来准备换吃的东西。不能被他妈发现。
但是......已经迟了。
他那病歪歪的妹子听见吃的来了,已经爬起来扶着门边子望了。看见这一幕,立马哭哭啼啼,“哥,你怎么把爹留给我们的一点念想拿走了?你是要卖吗?”
后面赶过来看的老娘听见了,赶紧出来把玉佩夺过去。“你是连这点东西都要卖了吗?你这个没出息的。”
说完,伸手要打的时候,被那白面书生拦住了。
张长胜懒懒的站在那儿,拦什么拦,他妈没吃饭,手轻的很。打不重的。
谁知道,正好这时,他那个一向较弱的妹妹因为情绪激动,晕过去了。
张长胜习以为常的准备抬她上床,那书生却伸出手来,给她把脉。
“你想干嘛?”张长胜问。
“治病救人。”那书生头都不抬,只微微笑着。
“我没钱的。”张长胜警惕心很重。
“我也不一定能治好。”那书生笑的云淡风轻。
后来,张长胜经常去那教书先生家拿药。说是拿药,还顺带拿些吃吃喝喝。
书生家里有个小丫头,长得一般般,就是眼睛挺大的。一副早熟的样子。每次看到张长胜也不问,只看一眼,就静静出去了。
后来,书生家也被抢了。准确的说,是被砸了。
张长胜躲在拐角处看着那文弱的书生被一群学生拖着走,他想站出去喊点什么话。毕竟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
可是此刻,他真的是手腿一起软。
他吓得直发抖。
他不明白,那书生那么文弱,能犯什么错误?
但是,那些人就是说他有罪。有罪就有罪吧,还把人打死了。
张长胜站在大门口,看着那对娘儿俩在那烧书。
是书惹得错吗?
那就别读书了呗。
他暗自庆幸,幸好老子不识字。不然也会被打死吧?
结果,他听见那个干干净净跟他老子一样文弱的女孩说,她要读书。要看书。
那坚定的语气,让她的脸上瞬间显得特别不一样。
后来,他知道,这小姑娘有种他没有的东西,是文人崇尚的东西,叫骨气,叫坚持。
他笑了笑,转身走了。
回去的路上,脑袋里都是那小丫头的眼神。
再回去看看他那病歪歪的妹妹,和他那没事感怀伤秋的老娘。
他没头没脑的说了句,“妈,我想找找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