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龙渊蒙尘(1 / 1)
萧长青上前一步,小声道:“二殿下,大殿下这次怕是要狠狠参您一本了。。。”
南宫旭也不惊慌,拧了把帕子擦了擦脸,满不在乎的说:“他在母后面前参我的还少么?那又如何!难不成我还怕了他?”
“二殿下,这次。。。恐怕和往常不大一样。”萧长青面露难色,“此次我军没能大获全胜,损失数千人也没能擒住李翰,李德昭也逃脱了。。。”
“李德昭没死?”南宫旭惊道,“想不到他居然能杀出我的千军万马!”
萧长青点了点头,“段将军召来弓箭手,也没能射死李德昭,看来是他命不该绝吧!”
南宫旭回头看了看昏迷不醒的庄若离,默念着:“李德昭居然没死。。。”
“二殿下!”萧长青继续说道,“这一切,大殿下可都看见了,他还看见,众目睽睽之下,您不顾战事,放着李翰他们不追,救走了庄若离。。。”
南宫旭不屑的哼了一声,“随他去吧,他想在母后面前说什么就由他说,就算我南宫旭这次输了,也轮不到他胡来!”
“那我们是撤回大周,还是继续围城。。。”萧长青试探的问。
南宫旭走到若离身边,心疼的看着她,忽然站起身来,说:“撤军!”
“二殿下,我军虽损兵折将,可梁国也是元气大伤,李德昭也伤的不轻,此时再去攻城,我们并非没有胜算,不如继续。。。”
“我说了撤军!”南宫旭语气坚决,“传我的令下去,班师回朝,不得有误!”
萧长青知道南宫旭坚持撤军的本意,想了想没有再继续劝说,默默的退了出去。
“怎么样?”萧长青一出去,段宁琛等众将都围了上去,“还攻不攻沧州!”
“二殿下说班师回朝。。。”萧长青回道。
“啊?”段宁琛跺着脚,“晋王李德昭受了重伤,林玉亭和叶斌又战死,此时沧凉两州只剩下一个肖英,正是一鼓作气攻下的好时机,怎么说撤就撤呢?”
萧长青无奈的说:“二殿下亲口下的令,只有撤军了。”
“二殿下出征,从来没有无功而返过,怎么这次他能咽下这口气?”有人疑惑不解。
段宁琛意味深长的看了看萧长青,萧长青轻轻点了点头,俩人也没有在众将跟前多说什么,让各个将领下去准备撤军,段宁琛将萧长青拉到了僻静处。
“二殿下坚持撤军,是不是因为救下的那个女子?”段宁琛问。
“段将军也知道了。。。”
“现在军中哪个不知道?”段宁琛说道,“那么多人看着,大家又不是瞎子!我一回来,就听说了此事,看来是真的了。”
“最糟糕的是,大殿下他们也看到了!”萧长青忧心忡忡。
“那女子到底是什么人?”
萧长青知道不能再瞒段将军,告诉他也能一起商量商量,便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什么?她是晋王妃?”段宁琛惊道。
“段将军,您小声点!”萧长青急道,“尚未大婚,还不是王妃!二殿下不喜欢晋王妃这三个字!”
“李德昭回到沧州,要是知道他的王妃。。。不对,是庄若离在我军中,还不来夺回去?”段宁琛思索着,“二殿下是不是看中这姑娘了。。。”
萧长青点了点头,说道:自从那天二殿下与庄若离交了手,就对她念念不忘,魂牵梦萦,李德昭那边倒不用担心,他们肯定以为庄若离已经死了,只要我军速速回京,肯定不会走漏风声,剩下的事我也自会做的天衣无缝,不会给二殿下带来麻烦。“
段宁琛一听心里就有个大概,又说道:“肖将军做事从来都深得二殿下赞许。可偏偏这个庄若离,还是被大殿下所伤。。。这兄弟俩,只怕之间的芥蒂更深了!”
“段将军,等回到宫中,皇后一定会细问你贺州一事,您可一定要多多帮二殿下开脱,以免让别人有机可乘。”
“这个你大可放心,我是看着二殿下长大的,二殿下的能力,我心中还不清楚么?此次失利有诸多原因,我会好好和皇后解释的。”
“那就多谢段将军了!”萧长青抱拳道。
“二殿下,一切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撤军。”萧长青前来禀告。
“嘘!小声点!”南宫旭将他拉到营帐一角,“有没有备下马车,她可不能再在马背上颠簸了。”
萧长青笑道:“属下早就准备好了上好的马车,您放心!”
“还是你做事最妥当!”南宫旭称赞着,脸上又流露出担忧之情,问道:“你说,她怎么还不醒过来?”
“庄姑娘伤的这么重,没那么快醒过来,大夫不是保证过了么,她已经没有性命之忧了。”萧长青宽慰道。他追随南宫旭多年,从未见过南宫旭对什么人如此上心,看来二殿下这次对庄若离是动了真情了。
“二殿下!”萧长青像想起了什么,“我军刚刚清理了战场,梁国那些军士的尸首,怎么处理?”
“就地掩埋吧,也算是一群忠勇之士,别让他们暴尸野外。”南宫旭说。
“属下知道怎么做了。”萧长青转身出去,又被南宫旭喊住。
“将林玉亭和叶斌葬在贺州吧!”南宫旭又说道,“在相国寺替他们二人立个牌位。”
萧长青感慨南宫旭仁义,点了点头出去了。
林茹儿替晋王处理好所有的伤口,包扎一处便是一阵落泪,“王爷,您受苦了,伤的这么重,真不知道是怎么挨过来的!”
“多谢林姑娘了。”晋王轻声说。
林茹儿还想说些什么,见肖英进来了,忙起身行了个礼,出去了。
“王爷,卑职刚刚派人去了贺州一趟。”
“怎么样,找到他们了么?”晋王强撑着坐了起来。
肖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南宫旭让人将我们战死的军士就地掩埋,算是还有几分仁义之心!”
“那。。。可有找到若离他们。。。”晋王声音低沉了下去。
“据探子来报,南宫旭的副将萧长青让人抬了几具尸首葬在贺州相国寺内,据我估计,也许南宫旭敬重他们忠勇,好好安葬了也说不定,应该就是他们几人了。贺州现在都是周国的人马,我们的人还不方便进去查看,不如等他们走了,再进城。。。”
晋王深深的叹了口气,攥紧手心,“想不到,我连若离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王爷!”肖英安慰道,“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治好您的伤,等您伤好了,还怕不能杀了南宫旭替庄姑娘他们报仇么!”
周军南宫辰的营帐里,莫逸之探出头确定帐外没有二皇子的人,才放下心来。南宫辰对新得的宝剑爱不释手,摸个不停。“莫逸之,你干什么呢?快来看看我新得的宝剑!”
莫逸之从他手中接过龙渊剑,轻抚着剑刃上的龙纹,“大殿下,你可曾听说过龙渊剑?”
“龙渊剑?”南宫辰沉思着,“听着耳熟,不太记得了。是把什么样的剑?”
“龙渊乃王者之剑,二十多年前,名剑山庄的邓奕天铸造过一把上等好剑,据说那剑冷却之时剑刃竟然显出龙纹,得名龙渊。龙渊剑刃呈青黑色,锋利无比,光是剑气就可以取人性命。当时正逢群雄纷争的乱世,传闻邓奕天铸成此剑后,生怕王者之剑名声传开,引起各路诸侯争夺,给名剑山庄带来灾难,便将此剑毁了,可依我之见,这个可能性不大,试问一个视剑如命的铸剑师怎么会舍得毁掉自己今生铸造过的最好的剑?”
“哦?”南宫辰惊叹道,“听着怎么与我手中这把剑相似?”
“属下也不曾见过龙渊剑,也不能断定是不是大殿下手中这把,可臣思前想后,又觉得应该就是它了。您看。”莫逸之指着剑柄上的标记说,“这是名剑山庄的印记,此剑必定是名剑山庄所铸!”
“名剑山庄在梁国岭南,梁国皇室得一把他们的宝剑应该不难。”南宫辰说,“只是这剑是在那个女子手上。。。”
“大殿下,您可知道那个女子是什么人!”
“她是何人?”
“属下打听过了,她叫庄若离,是晋王李德昭还未过门的晋王妃!”
“李德昭的女人!”南宫辰惊道,“南宫旭竟然敢救梁国晋王的人!庄若离既然是晋王的人,那手握龙渊剑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大殿下一定要收好这把剑,若真是龙渊剑,那大殿下一定可以顺应天意,继承皇位!”莫逸之笑道,“王者之剑在手,您一定可以一呼百应,加上这次二殿下留下了这么多把柄给您,真是天助我们!”
南宫辰面露得意,“听说南宫旭已经下令立即撤军,我倒要看看他回去如何向母后解释!我们一定要抢先一步,好好和母后说说。。。”
“二殿下,都准备好了!”箫长青掀开帐帘,“可以出发了。”
南宫旭小心的抱起若离走出营帐,众将见他紧抱怀中女子,面面相觑不敢出声,南宫旭丝毫没有顾忌,将若离放进马车,安置妥当。
“回京!”箫长青大声说道。
南宫辰骑着马不急不缓的走到南宫旭身边,笑道:“想我的箭术可谓大周第一,从不失手,没想到,这次居然没能一箭射死她!”
南宫旭冷冷的盯着他,狠狠道:“你应该庆幸她没被你射死,不然,我绝对不会放过你!”
“弟弟,做大哥的好心提醒你,带着敌军首领的女人回宫,你说,母后知道了会怎么样?朝中大臣们知道了又会怎么议论?”南宫辰边说着便哈哈大笑的往前边去了。
南宫旭攥紧拳头,好一会儿才慢慢的松开,咬牙说道:“庄若离受的苦,一笔一笔我都会记在你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