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猝亡(1 / 1)
自从父皇打算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弟弟,德昭就知道自己的皇子身份以后尴尬了,年少的他也曾经不明白,自己是父皇的独子,名正言顺的皇子,为何这皇位会由叔叔来坐。后来渐渐也就看透了,这江山,是叔叔帮父皇打下的,父皇登基后,叔叔手握兵权,掌管大梁数十万兵马,文臣武将都为叔叔马首是瞻,反倒是父皇自己懈怠了。
皇后看不透,哭过闹过,德昭虽年幼,却也能看出拔尖的材质,这一年年长大,文韬武略让各个师傅赞叹不已。这若真是小叔做了皇帝,她算什么?皇太嫂吗!皇帝却不为所动,更是当着太后的面立下诏书,自己归天之后,由弟弟继承皇位,彻底断了皇后的念想。
德昭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这若真是他继了位,只怕也是个傀儡皇帝,没准和母后连命都保不住,安安心心做个与世无争的小王爷,倒是更能活得长久。
只是父皇,驾崩的太突然。前一晚还与叔叔一起喝酒,当晚就咽了气,太医说是早年征战沙场,一身伤病,饮酒过度,心脉耗损猝亡。皇后大哭不止,拉着德昭要去找小叔理论,“若是他不给我们母子一个解释,我们便一头撞死在这大殿之中,看他的皇帝能不能做的安稳!”
十六岁的德昭已经是个挺拔的少年了,此时的他镇定的出奇,拉住了几近发狂的母后,“父皇已经驾崩,皇叔手握遗诏,是我大梁名正言顺的继位人,您就算撞死,也就是为父皇殉葬,您要的解释,他给您也好,不给您也罢,您又如何撼动的了他的帝位。还白搭进去我们母子性命。”
皇后伏地痛哭“我只是恨,恨他都等不到你长大成人,恨他如此心急!”
德昭不是不知道母后背地的动作,联络母家,拉拢朝臣,希望待儿子成年之时,拥有自己的可用之人,也许皇上觉得儿子已有能力和小叔抗衡,改了诏书也未尝不可。
儿子太优秀,论文可词惊翰林,论武能拔剑江湖,莫名的拱手让出江山,她心有不甘。
一众太监宫女纷纷跪地,求皇后不要去送死,皇后哀叹一声:也罢,这江山,送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