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音(1 / 1)
天音寺。
香客来往不断,礼佛之声不绝。
青烟笼罩,佛号悠长,一片安详。
主持法相看着这一切,脸上闪过一丝安慰。
随后,法相穿过大雄宝殿,来到天音寺后门,向须弥山顶走去。
山径之上,随曲折蜿蜒,但两旁苍松修竹,密密成林,山风吹过,松动竹摇,法相边走边陷入一种奇观的境界,感觉自己正和周围的草木化为一体,能清晰地感应到它们的一呼一吸,自己的呼吸正同它们一起一合,觉的一粒种芽正慢慢在心底滋生发芽。
当法相还沉浸在那种感觉时,却突然感觉这一切又都消失了,刚刚抓到的一些东西变得模糊不清。
法相抬头一看,原来已到了小天音寺。法相会意似地一笑,在心中轻声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走进了院内。
院内简单朴素,没有了佛家的*,却多了几分佛家的清净,正是清修之地。
法相来到一间禅室,朗声道:“师傅,徒儿法相有事求见。”
禅室之中,随即响起了普泓大师的声音:“进来吧。”
法相推门而进,朝师傅行了个佛礼,歉意说道:“打扰师傅清修了。”
“不妨碍,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普泓有些奇怪地问道,因为在他心中法相是个周全之人,如果没有什么特别之事定不会向自己来询问。
“是的,师傅,近来,传言鬼王宗旧地狐岐山又有异动,似乎和当年修罗有关,徒儿正打算派法善师弟和寺内弟子前去,因为这次焚香谷出势明显张扬,想是有意压制我寺于青云门,所以我想这次是不是我们要与青云暗中携手?”
“不错,云易岚为人狡猾,虽我们是佛家子弟,但不可不防,至于和青云暗中携手之事,也不必太过明显,想必,他们也是和我们想法一样,到时随时而变就行。这件事对你来说用不着来问我,还有什么事吗?”
“是的,师傅,弟子因还有一件事想问一下?”法相站在一旁说道。
“说吧,有什么事,你还需要来问我?”
“是这样的,师傅,这次行动之前,我们是不是向那个人打探一下,毕竟如果修罗再出世,世间将又会是一番生灵涂炭。”法相问道。
普泓沉默了一会说道:“不必了,既然那个人已经出家,不再理会俗世,而且我们也不便去打扰他的清修,世间一切皆随缘吧,有因必有果,一切自由我佛注定,我们也要随缘而行,不可强求。这几年,我也想了一些,这些年来世间无数纷争必有其因,而最终也会有个结果,我们只需尽力就行,不必强求而忤逆天意。”
法相看了一眼师傅,似有所了解,点头说道:“是。”
“徒儿,你的修行又进步了不少,与为师已相差不远了呀。”普泓看着法相一脸欣慰地说道。
“这都是师傅教导有方,徒儿不会辜负师傅的寄托。”法相平静地回道。
“恩,好了,没事回去吧。寺内还有事务需你处理,不必在这久留了。”普泓说完闭上双眼入定起来。
法相回道“是”。便轻身向后退去,走出了房间。
法相,看了师傅的禅室一眼,又向这院落最后一间禅室内深深地看了一眼,低声念道:“阿弥陀佛”。便转身向山下走去。
当走在下山的小径上时,法相再想回味刚才的感觉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法相不禁苦笑一声,想到,看来一切都早已注定,可遇而不可求。
法相突然想到了什么,回首向来时的山路望去,山路之端的一旁,一块大石静静地躺在那里,经历了无数岁月的风风雨雨,就这样沉默地存在天地之间。
而当年也似有个人这般在这世间,却是一声坎坷,终生奔波,躲不掉的恩恩怨怨,最终是什么的结局呢?会不会似这岩石一般,到再也支持不住之时,一声轰然而倒下呢?也许,这样才是他的解脱吧。
只是还能不能再见到他呢?法相想到这里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下山而去。
倒下去的又岂是那块岩石或那个人呢?此时,正有一个人倒地不起,被人指指点点呢。
小池镇上,人群围绕之处,一片的嘈杂。
人群中间,一个鹤风仙骨的满头白发的老头正被一个村妇推倒在地。而那村妇还指指点点地说个不停,言语中似乎夹了些谩骂之辞,弄得那倒在地上的老头一脸灰土不说,而且涨得满脸通红却对那粗俗的村妇又无可奈何。
人群外,一个蒙道家打扮之人,正似乎在幸灾乐祸般,笑个不停。而他身旁的一个少女却自在地吃着一串冰糖葫芦,看着被人群围住的老头,像是若无其事般。
这几人,正是云游天下的周一仙,小环和野狗几人。
也不用想,一定是周一仙又做那些骗人生意,被村妇发现,而在那里骂个不停。野狗不必说,他乐不得周一仙出丑呢,而小环也觉得自己的爷爷该接收点教训,谁叫他成天骗人呢?
不一会,围聚的人群便散了开来,周一仙狼狈地逃了出来,早已失去了以往仙家模样,满脸怒火地指着在一旁看热闹的野狗和小环骂道。
野狗像是没有听到,只是冲着周一仙“嘿嘿嘿嘿”地笑个不停,小环也似沉浸在美味的冰糖葫芦中,不理正在怒骂不停的爷爷。
周一仙更是怒气冲冲又加上刚才的尴尬,举起那仙人指路的招牌便朝也很狗打去,野狗“嘿嘿”一笑,闪开向前跑去,周一仙骂道的同时向前追去。
小环看着两人的打闹,莞尔一笑,吐出几粒果子,向前追去。
在他们走后,一个白色身影飘然而下,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轻轻一笑,却如妩媚众生,摇了摇头,朝他们走去。
小环几人来到小池镇人群最为密集之处,一座祠堂前。小镇里的人进出纷纷,虔诚地祈祷着什么。
祠堂前,立着三座石像,看来那些人是来祭拜他们的。
三人站在祠堂前,看着这三个石像,觉的其中又个很是眼熟。
特别是中间那个拿着一个棍子状的少年石像,是他吗?
几个人都在心底默默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