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凤栖朱明(明穿) > 37 深宫乱胡氏陨落(卷二终)

37 深宫乱胡氏陨落(卷二终)(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嫡杀 妖娆宠妃诱君心 三生三世双飞翼 庶女妖娆 重生之缠绵 修仙之仙魔体 重生完美福晋 凤勾情:特工世子妃 重生一一巅峰大姐大 诱欢,误惹纨绔军痞

洪武十七年三月,已近子时,南京城渐渐陷入一片黑暗和沉寂。市坊大大小小的铺子早已打烊,而大街小巷的茶馆酒肆也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就连那轻歌曼舞,丝竹喧嚣的秦淮河也已安静下来。空气中带着春季既有的微微潮气,偶尔响起几声乌鸦嘶叫,或是狗吠,转瞬即逝,愈发显得静谧。

皇城如一座巨大的怪兽般盘踞在南京城的东北方,静静的卧在那里,似乎伺机就要扑向猎物。皇城被皇帝亲军上十二卫轮番守卫,围了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就连只苍蝇似乎也飞不出来。从承天门进了皇城,穿过社稷庙和太庙的大广场,午门高高耸立,午门后面,就是大明帝国的主宰,天子宫阙紫禁城。

乾清宫和坤宁宫一前一后屹立在紫禁城的中心。虽马皇后常年居于别宫,坤宁宫仍是留下了不少宫女太监精心看护,主人未在,余温犹存。坤宁宫东西两侧是两排规制略小的宫殿,正是洪武帝的六宫嫔妃燕居之所。

钟萃宫位于坤宁宫东侧,此时殿中仍然亮着微弱的灯光。殿中正坐着一名女子,身着古烟纹碧霞罗衣,因这个季节的夜里还有丝寒意,外面又松松的搭了件云丝披风。只见她腰如约素,肤若凝脂,头上懒懒的斜插着碧玉龙凤钗,软软的倚在椅子上,黛眉微蹙,眼角露出丝焦虑。这女子正是洪武帝朱元璋极为宠爱的胡顺妃,比皇帝整整小了二十多岁。身边站了位嬷嬷,年约五十,却是从小将她带大的乳娘。

此时,殿外急匆匆的进来一人,却是她那贴身宫人,“娘娘,子时已到,宫卫已经换防了。”顺妃眼中一亮,身子略微直了直,“那应该快到了吧,你快亲自去殿门口守着!”过了半饷,还是没有动静。

顺妃有些不安,斜斜的扫了眼身边的嬷嬷,不经意间的一抬眼,却是清波流盼,只听柔柔的声音从那朱唇微吐:“嬷嬷,怎么还没到呢?世子可曾打点妥当?”下颌微抬,小嘴微翘,有些焦急,却是带着些许娇憨,哪里看得出已是三十来岁的女子。

嬷嬷看着她那即使着急也是妩媚入骨,娇艳欲滴的样子,心中有些隐隐的骄傲,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已经长成了宠冠六宫的一代宠妃。她安抚的拍了怕顺妃的手背,“娘娘莫要着急,要等到子时换防后方才能进来,现在方刚到子时呢。”顺妃微微点头,方才放下心来。

通往皇城的西长安街上,一辆马车正在急急向皇城驶去,在沉寂的夜色中,传来隐隐的马蹄声,声音微沉,几不可闻,仔细一看,马蹄却是都裹上了软布。马车疾行了片刻,到得一座门前,却是皇城南面的承天门,早已有金吾卫军士上前,拦住了马车。

马夫跳下车,从怀里掏出一块木牌,递给那名金吾卫军士。那军士将木牌细细察看了一番,略微有些诧异的打量了那马车,却未多话,摆了摆手让马车进了皇城。马夫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急忙赶着马车往午门行去。

马车内此时坐了三人,其中一名男子约三十岁上下,双眼不时掠过车窗往外看去,脸上却是带着隐隐的兴奋,正是临川侯世子。他身边坐了个玄衣男子,约五十来岁年纪,鬓发已是有些泛白,双目微闭,静静养神,唯有两侧紧握的拳头显示出心绪有些不宁。此人正是他父亲临川侯胡美。

父子俩旁边还坐着名女子,一身襦裙,头戴棕帽,上插挑心,别有顶簪和珠花,却是一副宫人装扮。女子头微微低垂,却是看不出模样。临川侯世子看了看近在眼前的午门,看着那女子低声叮嘱,“过了午门就要步行,切记莫抬头四处张望,也万不能开口说话。”女子颌首示意,却是看不出任何表情。

马车顺利的通过午门,三人下得马车,又步行了一炷香功夫,才到得钟萃宫,殿门外早已有宫人等候多时。那宫人焦急的上前,向临川侯父子匆匆福了一福,就向两人身后看去,却是一惊,大失所望,“侯爷,人呢?没来吗?”临川侯没有说话,世子有些不耐的挥了挥手,“进屋再说。”宫人忙带着三人进了殿内。

“父亲,弟弟”,只听一婉转柔媚的声音响起,胡顺妃已是站在殿内,面带急色,见几人到来,向前疾走了两步。临川侯也未多说,转身对身后那名女子拱了拱手,“我们时间不多,烦请先生为小女一观面相。”先生?胡顺妃诧异的看向那名宫人打扮的女子,只见她此时才抬头来,腰背挺直,却是身量修长,居然比临川侯父子还高了几分。

顺妃细细打量,只见那人面如冠玉,唇红齿白,貌若处子,雌雄未辨,只有仔细一看方能看出些许端倪:不但身高异于寻常女子,肩膀也略微宽阔,而颈子上却是有略微凸起,竟然是名男子。这必是那名蒋玉仙,果然人如其名,顺妃暗忖。正思索间,只听一男子声响起,“在下蒋玉昌见过顺妃娘娘。”,却是清朗如玉,极为好听,不由让人心生好感。

顺妃也不摆那宠妃架势,对蒋玉昌莞尔一笑,柔声说道,“先生之大名已听父亲和弟弟细细讲过,如今得见,果是名不虚传,如世外神仙般。”说完就让临川侯父子和蒋玉昌坐在旁边椅子上,又命宫人上些茶水糕点。

几句寒暄后,切入正题。蒋玉昌连连口称冒犯,向顺妃脸上看去,只见其额头宽阔,却是不够饱满;眉若远山,眉毛却有些散乱;丹凤眼轻轻微挑,极为有神,左右眼角却各有一颗隐隐绰绰的泪痣;面若桃李,莹莹小脸却是瘦削无肉;唇如桃花,却是太过单薄。蒋玉昌又再细细一看,心中已是暗叹,生就一副貌美桃花面相,却又真真是薄命之相。

顺妃和临川侯父子眼含期盼的看着蒋玉昌,过了半饷,临川侯世子有些沉不住气了,正要开口说话,已有钟萃宫宫人上前,为几人沏上茶水,又端上几碟精细点心。

蒋玉昌抬眼微微扫过宫人,略加思索,就笑着向顺妃道,“恭喜娘娘,恭喜临川侯和世子。娘娘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鼻如悬胆,俱是富贵荣华之相。如若生在民间,必能大富大贵,锦衣玉食;如若生在公卿之家,必能金玉满堂,朱轮华毂。娘娘若能放宽心思,再养得圆润一些,面相就更加完满了。”

顺妃与临川侯父子对望了一番,心中大喜。世子忙问道,“如若生在深宫呢,又当如何?此等面相,可能母凭子贵,有更进一步的机会?”言语之间,野心欲望已是昭然若揭。终是问了出来,蒋玉昌暗忖。

他见三人俱是双目泛光,眼中流露出隐隐的满脸渴望,心中不由极为感慨,世间之人,得陇望蜀,莫过于此。相对于民间那些温饱无着落的百姓,此三人已是锦衣玉食、富贵之极,却仍是如飞蛾扑火,火中取栗。

所谓命理面相,先天固然极其重要,但世间何尝又有一层不变的面相。生得慈眉善目之人,若是心存恶念怨念,必然面色阴沉,眼含戾气,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狠戾面相。生得珠圆玉润,喜庆明媚之人,如若心思敏感,心怀郁结,面带哀苦,眼含郁色,长久之后也会成为面苦哀怨薄面之相。所谓相由心生,大抵就是如此。

习过玄门的人,或许看过太多生死贵贱,即使放纵于尘世间,大多也难免心存悲悯。想到这里,蒋玉昌又思及自己,却也不免有些黯然,不由自嘲,此时居然还有心思怜悯他们。

蒋玉昌连忙正了正心神,心中又清明了几分。转念间,他含笑答道,“光从面相已看不出就里,不知是否能够一观娘娘和湘王殿下八字,在下为两位推一下命理,方能更为精确。”

顺妃心切,连连点头应下,却是让贴身宫人将自己与儿子的生辰八字抄录下来,递给了蒋玉昌。蒋玉昌接过纸笺,就开始推算起来,殿内之人都害怕打搅他,俱是缄默无声。此时已快至丑时,三人均已是腹中空空,就着茶水吃了几块点心。

蒋玉昌头也不敢抬,大致算了算时间,心中已是如擂鼓般,应该快了吧。又过了半盏茶功夫,他方才慢慢抬起头来,偷偷向三人看去,只见均是满脸通红,双眼迷离,心下一松,已是大定。

顺妃身后的贴身宫人见她手有些微微发抖,心觉不对,连忙拉了拉旁边的嬷嬷。嬷嬷低头看去,大惊失色,又看向临川侯父子,更是惊骇万分,连忙就要惊呼救命,还未等发出声来,已有两名太监从后殿冲上前来,捂住嬷嬷和宫人的嘴,拖了下去。

顺妃与临川侯父子已是有些神志不清,开始胡乱呓语。蒋玉昌见药性已到,重重咳嗽了一声,从殿外走进两名少女。只见二人黑发披散,身上仅挂了薄薄的一层烟罗软纱,莹莹玉体若隐若现,就着昏暗的灯光更像那无暇美玉,魅惑至极。蒋玉昌见状一愣,连忙将眼神挪向一边,却是不敢直视。

两人向蒋玉昌点了点头,一人扶着临川侯,一人扶着世子向殿侧厢房走去。没过一会儿,厢房内已是响起男女喘息口申吟声,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丝丝撩人。

蒋玉昌觉得嗓子有些发干,咽了口唾沫,擦了擦额角的细汗,低头看了看已近乎瘫倒在地上的顺妃,身子立时就热了起来。只见那顺妃娘娘身上那云丝披风早已脱落,因身上太过燥热,霞罗衣衫已是半褪,高耸玉峰呼之欲出,美目迷离,眸若春水,美得有些动人心魄。

那顺妃已是神智迷离,隐隐看着眼前一张玉容,心中□□大起,扭着身子张开双臂,朱唇微张,吐出几句娇唤。蒋玉昌闭着眼睛稳了稳心神,将顺妃双臂合住,用一只手定在地上,另一只手将她的衣裳全部褪去,低下头在她白玉般的身子上从头到尾细细印下吻痕。

顺妃只觉舒坦,如久逢甘露,却又似不够,手臂挣扎出来,环住蒋玉昌的肩膀,玉腿一抬,勾住了他的腰身。蒋玉昌只觉脑子轰的一下,似有股血冲上脑子,已是有些忍耐不住,喘气声不由越来越重,抬手就想扒去自己的衣服,重重的压上去。

就在此时,蒋玉昌脑子里闪过之前马全的忠告,“如若还想活命,就得弃了你那贪花好色的性子,早早全身而退。做戏而已,她的身子却是万万不能沾。”蒋玉昌忍住心中叫嚣的欲望,使劲掐了一下自己大腿,一吃疼方才清醒了几分。

蒋玉昌定睛看了看顺妃身上的痕迹,只觉已是差不多,忙挪开眼神,将那披风轻轻往她身上一搭,理了理自己身上的宫人襦裙,低头垂目慢慢朝殿外走去。

待他刚走出钟萃宫,走上甬道,只听密密麻麻的脚步声响起,一群太监、宫人还有侍卫急匆匆迎面而来,他微微缩了缩身子,头埋的更低,身量又矮了两分,靠着墙边恭谨一站。一干人等见她宫人打扮,就没多理会,仍然向钟萃宫赶去。

蒋玉昌此时心中却是后怕,如若再迟那么一会儿,必当命丧于此,心中不由对马全有些感激。他紧紧握着手上的木牌,脑中回想着已是熟记于心的皇城地图,向西角门走去。

洪武十七年三月,临川侯胡美偕世子入宫室;□□以乱宫禁加罪,逼其自杀,临川侯世子受刑死。临川侯女胡顺妃悲恸之极,投缳自尽。而尚在舞勺之年(1)的临川侯外孙湘王朱柏,于洪武十八年匆匆就藩于荆州。

洪武十七年四月,已是春意盎然,南京城神策门之外的官道上,缓缓行着一辆牛车,车上坐着两名妇人,还有三个幼龄小童。其中一名女子甚是美貌,微蹙着眉头,正想的入神,只听旁边那女子的声音响起,“姣娘,相公不跟我们一起走,可会有相聚之日?”

姣娘眼圈一红,却是强自忍住,对那女子道,“蒋妹妹,玉郎替那些人做事,能捡回条命已是不错了,咱们照他的安排好好生活,他抽出身来,必会来寻我们。”话说到后来,就连自己也无法说服,心中悲凉,眼泪已是滚滚而下。蒋娘子早已是泪流满面,用手牵住姣娘,两人抱头痛哭。三小儿见状,也开始嚎啕大哭,只听牛车内哭声一片。

这一日,鸡鸣山至紫禁城沿途十几里路,已被清了道,路的两侧每隔几步就站了个甲胄加身的禁军亲卫。只见明黄色的皇后龙肩舆远远行来:冠银圆顶涂金,明黄缎垂帷,上缀缎绣彩凤。凤舆之后跟着丹陛仪仗三十六人,丹墀仪仗五十八人,宫中常用仪卫二十人,内使八人,宫女十二人,鱼贯而行。手中各有所持,如衣,如鞋,如手巾、梳、刷、粉、镜、针、红黑墨、黄纸、烟、水烟袋、金水盆、金水罐、金香炉、金香合、金唾壶、金唾盂、拂子、方扇等等物事(2),绵延数里。路旁百姓,驻足围观,待仪舆行过,自有那礼部官员引导,山呼千岁。

马皇后左手抱着马婉儿,右手环着朱允炆,静静的听着外面百姓的呼喊声,过了半饷,缓缓开口说道,“允炆,婉儿,你们大哥哥的仇总算是初初得报,我们必须回到宫里去,那里才是你们该待的地方,也是你们真正的战场,通往紫禁城之巅的必经之路。”说到最后,已是带了丝厉色。婉儿小小身子微微一抖,终于还是走到这步了,住进那远离父母的深宫,前路凶险,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