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大变局里的那些人(1 / 1)
荫昌-辛亥革命能够成功,大清王朝倒台,从满人方面考虑,在军事上,有两个人是当是祸首,一个是瑞澂,一个是荫昌。
瑞澂-后来的遗老们一提起他来,牙根都恨得痒痒。一起商议说要给他一个谥号,叫“罪首”,不知道清废帝小宣统,真的这样谥了没有?
良弼-清末满人没有人才,尤其没有军事人才,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要说一个没有,倒也不是。
端方-清亡之际,名气最大的牺牲者。一个异族统治的朝代覆亡,牺牲掉的,往往是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人,端方算一个,良弼也算一个。
载穆-这个一直不怎么得志的清朝宗室,虽然回天乏术,但对朝廷守土有责的规矩,老几辈子传下来的观念,还真的在意,不走不降,就只好死了。
袁世凯-当年的北洋军,人说在袁世凯练兵之时,就被可以灌输了效忠他个人的思想,只知有袁宫保,不知道有大清朝。但是,历史学家找不到这方面的证据。袁世凯练兵,并没有多少精神教育,所谓的精神讲话,是在民国之后的事了。
冯国璋-北洋三杰,龙、虎、狗,冯国璋被称为狗,的确有点狗性。人很聪明,至少是会考试。北洋军人中,冯国璋是在军中考上文秀才的,稀罕得跟白乌鸦一样,得到过李鸿章的赞赏。
黎元洪-比较老实,为人谨慎。做军官从不克扣军饷,带兵也比较宽厚。胸无大志,规规矩矩,在瑞澂小老婆眼里,是个老实巴交,从来不多说一句话的憨大头。
萨镇冰-属于跟严复、刘步蟾、邓世昌等人一同留英福州船政学堂精英,经甲午战火,硕果仅存的孑孓。虽然在当年那批精英中,他是比较差的一个,贪玩学习不好,成绩不佳,但却不是糊涂虫。
张彪-从一般侍卫变成贴身侍卫,然后升堂入室,成了张之洞须臾不可离开的左右手,属于可以不经通报,直接进入寝房的贴心人。张之洞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安全由他负责,事务由他打理,钱财也由他一手掌管。
吴禄贞-在当时,是个公认的人才,得到过张之洞、赵尔巽甚至庆亲王奕劻的赏识。士官同学,满人亲贵中唯一知兵的良弼,与之交情甚深。正因为如此,吴才得以步步高升。
孙文-由于孙中山的个人魅力,总之他的到达,彻底改变了局面,原来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一下子就拧成一股绳,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这在革命党的历史上,是常见的。
黄兴-在革命党中是个不在乎名利的人,为了大局,他此前已经可以接受黎元洪的任命。在黄兴的提议下代表们再一次投票,把黄兴和黎元洪的位置掉了过来。而黎元洪也表现出风度,表示自己不到南京就职,委托副元帅黄兴全权组织政府。
孙武-一个拉大旗的人,明明是另起炉灶,建立共进会,却还要借孙中山的名头,自家本是武汉人,跟孙中山毫无关系,却把自己的名字由孙葆仁改为孙武,谎称是孙文的弟弟,连自己的号也改成梦飞和遥仙,跟孙中山的号逸飞和逸仙遥相对应。
胡瑛-这位在外国人眼里,外表除了那套绸缎的裘皮马褂之外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家伙,现在掌握这鄂军政府的外交大权,人前显赫。漂亮值钱的马褂,胡瑛能一下子套三件,最外边的一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光鲜得一塌糊涂。
程德全-江苏省会苏州反正之后,连一枪都没放,为了表示革命必须有破坏,由巡抚改都督的程德全,下令拿大竹竿子挑去了巡抚衙门屋檐的几片瓦。
焦达峰-和陈作新两个,每人身上斜披一个白带子,上面写着“正都督”、“副都督”,下面盖着都督府的大印。自己过瘾,帮里弟兄当然也得同享福。凡是来求官的,也一律发条白带子,由书记官写上官衔,斜披上就好。
章太炎-先生是国学大师,国学功夫,海内没有不服的,但章门弟子后来说,老师对于政治,比对学问更关心,说起政治,眉飞色舞,说起学问,昏昏欲睡。
徐锡麟-原本打算进军校学军事,因为眼睛近视,进不了,胡乱待了一些时间,学了点警察的知识,回国了,摇身一变,徐成了安徽巡警处的会办(略等于警察总局副局长)和巡警学校的监督(校长)。
秋瑾-不愧是鉴湖女侠,一个女流,留学日本,不仅时常挎着倭刀,把玩手枪,也一直在留心军事。从容赴死,毫无惧色。要论气魄,革命党人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比。
张继-张继的武器是一根粗大的枣木手杖,每逢保皇党开会,他就带着一干人前去,梁启超刚要说话,张继大喝一声:马鹿!(日语混蛋的意思)飞身上台,举杖便打。
汤化龙-标准的新政时代的名绅,中过进士,在日本留过学,在立宪请愿运动中,是一个核心人士。在名绅如云的湖北,能做到谘议局议长,绝非常人一个。
熊克武-到日本留学,原本打算学军事,但进不了正经军校,只好在民办的准军校东斌学校混了一阵,这个日本浪人办给中国人的学校,据说是革命党的摇篮。熊克武在里面学会了打枪,也私下学会了制造炸弹,很早就从日本回国,做专门的革命党。
张宗昌-是一个标准的流氓,外国人称他是狗肉将军,中国人称他是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钱,多少兵和多少姨太太。
阎锡山-在日本的时候,也是同盟会中人,据他自己讲,他回国时,曾经带回两颗炸弹,准备革命用的。但是回国做了官之后,一直就放着没有。
张作霖-东北的革命,最大的赢家,是张作霖。袁世凯之后,中国的军阀像点样的大多为前北洋军和新军演变而来的,只有三个是巡防营出身,一个是张勋,一个是广西的卢荣延,一个是东北的张作霖。
谭延闿-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子,少年得志。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得中清末最后一届科举的会元,即会试第一名,破了湖南的天荒。这个将军,脾气特别好,人们一边尊称他为畏公(他的号是无畏),私下却称他为谭婆婆,谁也不畏他。
王金发-当年闹革命,王金发的家产荡尽,还欠了不少债。现在做了都督,就派人挑着银元,到处还债。他把外祖父接来绍兴享福,摆队鸣炮迎接,吓得他年迈的外祖心惊肉跳,说什么也不在绍兴待了,回家不久就死掉了。
李亚东-是日知会的老成员,当家后马上令人给他买一套绸子的袍褂,有事没事就乘四人大轿出行,原来的仪仗,伞旗执事照用,前呼后拥,鸣锣开道,跟清朝的知府一样。
汪精卫-是存心了要跟摄政王同归于尽的。当时还没有发明无线电引爆装置,只能靠手摇电话引爆,注定要牺牲一人,汪精卫就决定牺牲自己。
年表1911年:中国与世界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延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轮,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延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美国-纽约至加州飞行比赛。铁路建成长度遥居世界之首。
英国-医疗和失业义务保险实行。乔治五世加冕君主制继续。
德国-军事演习首次出现飞机。
法国-受邀占领摩洛哥首都,引发德国派遣战舰抗议。
俄国-要求扩大在华利益。签订满洲里界约。
日本-新闻言论检阅制度强化。天皇批准出兵干涉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