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三十二章(1 / 1)
第三十二章
自棠梨宫中离去,冯淑仪与安陵容漫步上林苑的繁花中,冯淑仪轻声道:“妹妹承宠也有一年多了,怎么不见好消息呢?”
安陵容温婉一笑:“姐姐也知我不过比杜良媛略好些,只是没她的好福气。”她挽起冯淑仪的手臂,悄声道:“况且那日的情景,我着实害怕。”
冯淑仪轻叹一声,拍了拍她的手,不再说话。
转眼间,已是甄嬛生辰,她有孕,又得宠,一时间棠梨宫中人来人往,恭贺之声不绝于耳,玄凌赏赐了许多珍宝,更是赐予她一双玉鞋。后宫中自皇后至更衣皆备了厚礼来。甄嬛不由笑逐颜开,心里极为高兴,更欣喜与玄凌待她的好。
生辰宴开在上林苑的重华殿,甄嬛身着华服,笑意盈盈地周旋于众人之中。席中歌舞助兴,尤为热闹。
沈眉庄却是独自坐在席末处,看着甄嬛在玄凌身旁神采飞扬,心中极为不自在,去年她也是如此,今日却落得如此。安陵容频频看着她,见她脸色苍白,心里很是担忧。沈眉庄冲她微微一笑,便又垂下眼眸,这样的场景,真是刺痛了她的心。
自甄嬛有孕,且生辰临近,棠梨宫中十分繁忙,甄嬛自是无暇再去存菊堂。倒是安陵容常去冯淑仪处,便也常常探望沈眉庄,三人之间倒也投契。
甄嬛的生辰宴开的盛大,让后宫妃嫔既羡又妒。她却怡然自得,玄凌更是以漫天风筝为她祈福,让她那份虚荣大为满足。
生辰宴后,西南的战事终于以大周的战胜而告终。众位领军的将领皆有封赏,只是此次战事除却慕容家兄弟,甄嬛兄长,其余众位将领皆是前几年玄凌自武举中选拔出的年轻人。
大军回朝后,本应加封的慕容家兄弟上折,推辞了玄凌的封赏。玄凌见两人如此识趣,便加封辞官的慕容迥为一等嘉毅侯,加封皙华夫人之母黄氏为正二品平原府夫人的诰封。后宫中皙华夫人晋为华贵妃,一时间兄长军功赫赫,手握协理六宫之权,又得玄凌宠爱,膝下一女天真活泼,当真事事如意。
然而这一切仍旧不及甄嬛,甄嬛兄长被封为奉国将军,又赐婚薛氏茜桃,父亲升正二品刑部尚书,母亲越级得封正三品平昌郡夫人。她兄长竟是此次战事中得封最高的将领,年少得志,竟是朝中最引人注目之人。
甄嬛心中骄傲自得,自己娘家如此争气,让她在后宫众妃嫔面前笑的极为得意。
而华贵妃却一反常态,与人前倒也高傲依旧,只是不再动则行刑,脾气和顺了许多,对玄凌情更深了几分。
玄凌原本顾忌慕容家,如今见慕容世松两兄弟行事如此,连华贵妃都柔和了许多,对她的宠爱倒也放下了几分戒心,有了许多真意。
不知不觉,已到五月间,按例应是去太平行宫避暑的,只是因西南战事与宫外时疫之事,便留于紫奥城中。
后宫之中,华贵妃势头与甄嬛势头正盛,杜良媛又有身孕,一时间,倒也相安无事。
玄凌本就喜欢甄嬛,便时常留在棠梨宫。林嵘觉得有些不妥,便劝道:“后宫之中子嗣最要紧,如今她有孕,你纵然去棠梨宫,也不该宿于她处,棠梨宫中不还有别人吗?”
玄凌对于林嵘的话,倒也听得进去,更何况又涉及子嗣。再去棠梨宫时,便宿在偏殿,也经常招淳良媛、康贵人、浣选侍伴驾,让甄嬛的心里很是不舒服。
五月中,杜良媛晋封恬嫔,一石激起千层浪,后宫众人皆眼红嫉妒。恬嫔犹不足,时常借身体不适将玄凌请去她宫中,让玄凌也逐渐厌了她。
皇后见她一再如此,不得不开口训斥,更是让悫妃前去教导她,如此倒也好些。悫妃自上次被罚俸后,便不得宠,所幸皇长子予漓在林嵘的教导下倒也端庄懂事,长进不少。皇上虽不喜悫妃,但对如今唯一的皇子还是十分喜欢的,经常有些赏赐。
此时,宫外旱灾连连,玄凌便起意与皇后去天坛祈雨,后宫事务交由华贵妃处置。
一两日间,华贵妃便请甄容华去宓秀宫中共听事宜。甄嬛心知不妙,有意推脱,只是周宁海一番话,让她无法。更何况她听闻恬嫔也去,心中到底不肯示弱,便整好了妆容,方才前去。
宓秀宫中,除了抱病的端妃,祈雨众人皆在。华贵妃滔滔不绝说了许久,见日头正烈,以甄容华来迟为名,罚她于宫外跪读《女诫》。
甄嬛自是要辩解,她本就口齿伶俐,华贵妃自然说不过她。然而华贵妃手握后宫大权,她要罚,谁又敢说什么。
沈眉庄位份低微,又惹了玄凌厌弃,纵然开口,反引得华贵妃奚落了她两句。安陵容与冯淑仪也纷纷开口求情,但都被华贵妃驳回。
甄嬛心知躲不过,又不肯低头损了自己的尊严,便起身至殿外,由人捧着《女诫》诵读。
众人见如此也不敢再劝,只是在殿中陪着华贵妃说笑。所幸华贵妃尚知分寸,只命她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很快便过去了,华贵妃轻摇着扇子,看着殿外已经有些眩晕的甄嬛,轻声道:“罢了,甄容华以后可要牢记,下次不可再犯,扶你家小主回去吧。”
槿汐急忙上前扶住甄嬛,将消暑的药让她含着,命佩儿去请太医,又命小允子抬了肩舆来,将甄嬛扶上肩舆,向着棠梨宫赶去。
四个小内监抬着肩舆急冲冲地走着,在上林苑的鹅卵石路上,最后的小印子“哎呦”一声,脚下打滑摔倒在地,整个肩舆便连带着向后歪了去。
甄嬛在肩舆上被一顿,重重地歪在了一旁,然后整个人从肩舆上摔了下来。肩舆整个砸在了小印子的腿上,让他一声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