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8章 又有好事(1 / 1)
“这倒不是,咱们北栾挺合适搞奶牛养殖的,专家说,其实整个桃城县都合适养奶牛,现在麻烦的,大伙都争着要养牛,北栾镇、六乔乡、竹林乡都哭着喊着要搞这个事情,不好分配啊……”
满宝元一抹嘴巴,接过愈彦递过來的香烟,喘着气说道。
马常吉也咕咚咕咚喝了一杯茶水,说道:“是啊,书记,现在大家积极性都挺高,知道区里让搞的事情,准能赚钱,谁不抢着搞啊,咱们这一回,棉花算是大丰收了,很多农民数钱那个开心啊,嗨!”
说着,马常吉便连连点头,十分开心的样子。
之前种下去的棉花,基本都到了收获期。
早在上个月,就已经有两个纺织厂跑來订货,争抢着要将北栾的棉花全部包下來,国家计委提供的消息,很是准确,全国的纺织厂都缺棉花,北栾区的种植面积不小,棉花产量还不错,尽管对于大型纺织厂來说,这点棉花只是九牛一毛,但蚊子肉再少也是肉,在棉花缺口极其严重的情形下,北栾区这点棉花,也成了抢手货,一到收获期,往往是刚摘下來的棉桃,就被人家收走了,全都是现款现货,概不赊欠。
北栾区的农民第一回收到这么多现金,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沒少称赞区里给老百姓办了件好事,种植棉花多的家庭,摩拳擦掌,准备來年再大干一场,种得比较少或者沒有种棉花的家庭,见人家大把票子揣进了兜里,都眼红得不得了,直拍大腿,怪责自己当初怎么那么蠢,不知道听区里干部的话。
大规模种植棉花,是马常吉具体负责的工作,如今丰收了,大伙都挣到了钱,马区长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村民们夸赞的话语,心里头着实高兴。
成就感。
这就是成就感啊。
马常吉当了二十年基层干部,还很少得到过如此多农民朋友真心实意的赞扬,一时间颇为志得意满,觉得再苦再累也值。
对愈书记的敬佩,那是不消说了。
现在听说区里要建奶制品厂,发动大家养奶牛,自然都是抢着搞,乡镇主要领导亲自出马,围着满宝元和马常吉转悠,一口一个区长地叫,可亲热了,就是希望能把养殖场办在自己的地盘上。
大家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娃娃书记就是有本事,搞的每件事情都靠谱,饲料厂刚开工,产品就供不应求,基本沒库存,这边还在生产线上生产着,拉货的车子就已经在厂门口排队了,这都要归功于愈彦事先让搞的那个什么宣传广告,饲料厂尚未开工,广告就已经打出去了。
眼见得几个工厂相继运作起來之后,那钞票流水似的进入区财政的腰包,明年日子就要富裕起來了,下面乡镇谁不眼红,纷纷行动起來,准备鼓捣自己的现金奶牛。
“呵呵,这个我可就帮不到你们两位了,北栾的情况,你们两位比我熟悉,你们去决定吧,我还是那句话,交通便利的的地方,优先考虑,鲜奶这个东西,不利保存,挤出來,必须尽快送到厂里去加工,不然就变质了,太偏远的乡村,暂时不合适建奶牛场!”
愈彦笑呵呵地说道。
具体的工作,如果下面干部能够胜任,愈彦是不会去干涉的,要解放基层干部的思想,首先就要放开他们的手脚,凡事包打天下的领导,可不高明,要不就坏事,要不就是诸葛亮第二,活活累死。
“是啊,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书记,这个路真要修了,路不通,很是事情都沒办法搞活!”
马常吉感慨地说道。
愈彦微微一笑。
以前说到修路,很多干部只是嘴里赞同,心里却不以为然,现在马常吉却主动提了出來,可见干部的观念,确实在大幅度的转变之中,经济一旦开始发展,交通问題就会变得极其重要,现在还只是在翻修通往县城的省道线,各乡村公路的修建,尚未提上议事议程,但此事,确实也不能再往后拖很久了,不解决交通问題,北栾区全体群众共同富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单纯靠近区公所的村庄富裕起來,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愈彦想要的结果。
正说话间,电话响了起來。
愈彦抓起了电话,应答几句,便即脸露微笑。
满宝元和马常吉对视一眼,都是一般心思,难道又有好事到了。
下午时分,一台黑色的波罗乃兹轿车,奔驰在桃城到安泰的省道线。
驾车的是愈彦。
这台放罗乃兹,是县建委的车,借给了北栾区,龙成那回做说客,亲口许给愈彦的好处,结果任声还是被抓了起來,车子,龙成却坚持要借给北栾区。
任兔良被抓,陈东降职调离,桃城的天,已经变了,龙成顿失靠山,夏利干掉了任声陈东,下一步肯定是清理桃城的旧势力,彻底建立夏利的新秩序,龙成再不想办法改换门庭,只怕这个县建委主任的位置,坐不牢靠。
所以这台几乎全新的波罗乃兹,就变成了二手车,借给北栾区。
愈彦倒也沒有椎辞,无论如何,这台车在北栾区能起到的作用比留在县建委大得多,反正愈秘书皮厚心黑的传言,已经在桃城县传扬开了,也不在意多一台小车。
开进口小车的感觉,就是跟破吉普不一样,很是舒服。
愈彦这个时候赶往安泰,是有原因的,刚刚那个电话,就是辽宁盛丰煤矿下属开旗煤矿的矿长,王天宇的表哥胡波打过來的。
前段日子在齐南的时候,王天宇牵线搭桥,胡波和愈彦见了一面,老实说,愈彦也被胡波的年轻吓了一跳,也就三十岁不到的样子,据王天宇介绍,是二十九岁,开旗煤矿的矿长就做了一年多,开旗煤矿隶属于盛丰煤矿,正经是县团级架子,胡波以前在煤炭部工作,虽说在部委级别升得比较快,但如此年轻就放到大型国营企业做一把手,还是非常罕见的。
胡波对愈彦提出來的,由开旗煤矿去北栾承包一个矿山的建议很感兴趣,这本來就是他的思路,开旗煤矿集体所有制工人的数量,达到了全民所有制工人数量的三分之二,简直是一个奇大无比的包袱,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胡波当了一年多煤矿的矿长,考虑得最多的问題,就是怎么安置矿越來越多的职工子弟。
这个问題不解决了,干其他什么工作都是扯淡,工人们压根就不答应。
但是胡波试探了一下,发现这条路子根本就走不通,其他省沒有一个答应开旗煤矿去承包矿山的,也是,咱们的矿山,干嘛让你们來承包啊,我们自己不会开采吗,你开旗煤矿的待业青年多,我们这难道就少了不成。
碰了两回壁,胡波也有点灰心丧气了,看來还是自己有点异想天开,现阶段,这样的事情,不会有几人敢搞的,这可不是穿条牛仔裤,留个长头发那样的标新立异,而是和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谁愿意陪着胡波瞎搞。
不料王天宇说,有人愿意尝试一下。
胡波听到这个话,很是将信将疑,还是急急忙忙从辽宁赶到了山鲁和愈彦会面。
在齐南一会面,愈彦惊讶于胡波的年轻,胡波却几乎跌落了眼镜,这分明就是个在校大学生,哪有半点和区委书记沾得边的。
随着双方一交谈,胡波很快便再一次惊诧了,第一回惊诧,乃是因为愈彦的年龄,再一次惊诧,却是源于愈彦的见识,愈彦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而的见解,让胡波真心佩服。
当然,胡波对北栾区的规模,略有微词,县辖区而已,级别太低,估计境内应该也沒有什么特别丰富的矿藏,不过这不是问題,对愈彦合作的要求,胡波一口答应,不管怎么样,只要能迈出这一步,那就了不起。
所以愈彦回到桃城不久,胡波便决定亲自前來北栾区进行实地考察。
胡波带着几位助手,从辽宁出发,坐火车直奔安泰,原本这么远的路途,也有建议胡矿长坐飞机的,胡波拒绝了。
飞机太贵。
他们一共四个人,飞來飞去,得花多少钱。
开旗煤矿连续亏损了多年,财政状况早就千疮百孔了,不过也不至于买不起几张飞机票,但胡波是个有想法的年轻干部,不愿意在这种情形下乱花钱,沒的被人扣年纪轻轻,贪图享受的大帽子。
胡波他们是凌晨七点左右到达安泰火车站,愈彦必须提前赶到安泰接车。
两天后,胡波站在北栾区的一座山峰之上,四下打量,不住嘬牙花子。
“愈书记,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艰苦!”
胡波的外貌,很是普通,沒有多大特色,身高大约一米七多点,不胖不瘦,总之将他这种人放在大街上,不出一秒钟,就会泯灭在人群之中,宛如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再也难以找到,胡波以前在首都做机关干部,这种泯然众人的外貌气质,倒是绝大多数机关干部的共性,在机关,尤其是大机关,出风头,标新立异,均是大忌,久而久之,连外表都变得这么普通了。
但胡波也不是一点特色都沒有,胡波的特色,在于他的眼睛,非常的清澈,精光湛然,仿佛无论什么事务,一眼就能看穿本质。
这种眼神,倒是和胡波现在的身份吻合,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就能出任正县团级的开旗煤矿矿长,在机关干部里脱颖而出,绝对是有原因的,不能完全归结于他的家族和运气。
这一回,火车晚点,愈彦一直等到上午十一点才接到胡波一行四人,就在安泰用了中餐,下午赶回桃城,胡波的意思,是暂时不要惊动桃城县的领导,先去北栾区实地考察一下情况,等心里大致有了个底,商量之后再决定是否和桃城县的领导们见面会谈,如果北栾区不合适共同开发,胡波就打算直接回去了,沒必要搞得风风雨雨的。
这个动作,本來就沒有先例,是他和愈彦私下鼓捣的。
愈彦对这个意见,完全赞同。
胡波在北栾区歇息一晚,次日一早,就带着随行人员,在愈彦的陪同下,钻进了北栾区的山沟沟,眼下他们所在的山峰,正是已经探明的,北栾区煤矿资源储量最丰富的一条矿脉。
对于地勘队勘察的结果,胡波不怀疑,愈彦不可能在这样的事情上撤谎,他现场勘察,主要是估量一下在此处投资搞一个新煤矿所需的资金以及开矿的难易度。
一登上山,四下观望,胡波便连连摇头。
愈彦微笑问道:“胡矿长,所谓条件艰苦,是指的哪个方面!”
胡波说道:“道路交通状况!”
他们进山,小车只能停在好几公里之外的村庄,然后就是步行登高四望,全是蜿蜒的田间小径,一条土马路都看不到,单单这个修路的开支,就不是笔卜数目。
开旗煤矿是想要解决职工子弟的就业问題,但矿上的财务状况更加糟糕透顶,只怕很难拿出这么大一笔钱來异地投资,假如北栾的交通状况略好一点,勉强有路可通,资金的压力,就不会这么大。
愈彦就笑了:“胡矿长,不瞒你说,我之所以想要请外边的国营大矿到北栾來开采,主要是基手两点考虑,第一,煤炭资源是全民所有,我不希望这个资源开采的巨大利润,全部落入私人的腰包,第二,就是想要借助国营大矿雄厚的实力,为我们北栾把一部分道路修通,如果我们的道路已经通了,呵呵,恐怕就不会寻求合作了,我自己开采!”
胡波和愈彦打过一回交道,知道他也是十分务实的性格,对愈彦说得如此直白,倒也并不奇怪,笑了笑”答道:“愈书记好像对煤炭市场很有信心啊!”
眼下全国煤矿和煤炭市场的情形,却着实不容乐观,基本是大面积亏损,极少有盈利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題,很多地方都在尝试,要引进民间资本进入煤炭行业,以摆脱困境,在愈彦嘴里说來,似乎这个煤矿,还真是个金饽饽,一准赚钱的。
胡波记得很清楚,自己在和愈彦会面的时候,就谈到过全国煤炭市场的现状。
亏损。
大面积的亏损。
“胡矿长,困难只是暂时的,煤炭市场之所以不景气,关键还是国家的政策问題,为了刺激加工业和其他工商业的发展,国家的煤价电价都压得很低,以一两个行业的亏损來促进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策略,也不能说就是错的,在某些特定的时期,有必要这样做,就好像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工农业剪刀差政策,为的也是支持国家工业的发來,我们的工业基层大差,底子太薄,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又很难从外界得到帮助,只能用这种方法來调节了,现在也是一样,但是,这么做毕竟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只能作为暂时的调节手段,长此以往肯定行不通,能源产业,迟早要成为国家和很多资源大省的支柱产业,长期将煤炭价格人为压低,不可行,就在今后十年之内,煤炭行业必定要打翻身仗,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将资源贱卖出去,到时候损失就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