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四章 作风·隐忍与张扬(6)

第四章 作风·隐忍与张扬(6)(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叠加定理 忘川十月秋夜际 东方压倒西方[东方不败同人] [海贼王]少年,想成为海贼王吗? 陌上药香 惑世女皇 [综名著]走遍欧洲拆CP 陆娇谢云瑾 花想容 总裁踹下床:爹地重口味

后来张良又跟随刘邦入关,项羽裂土封侯,张良又要求去辅佐韩王成,可见他这种故国观念是很顽固的。比张良还要顽固的,是齐地的田氏。田氏一族是齐国王族的一个分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最先行动起来的是田儋。陈胜派人攻打魏地的狄城,客居狄城的田儋趁机杀掉狄城县令,自立为齐王,举起反秦大旗。微妙的是,田儋一边竖起反秦大旗,一边将陈胜的军队赶出狄城。他要反秦不假,但反秦的目的不是响应陈胜,而是光复齐国。

可见,秦灭六国后,六国后裔的势力其实还很强大,只是他们迫于秦始皇的淫威,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一旦有人挑了头,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局面极难控制。陈胜、吴广正好起了导火索的作用,在他们揭竿而起之后,被秦始皇灭掉的六国后裔们纷纷自立,死灰复燃,天下重又恢复到战国时期的局面。可见,当时人们的思想仍旧停留在六国时期,其主流还是各自为政,六国君王的后人,仍然不具备秦始皇天下一统的大气魄。

项羽虽然在秦始皇出游时,曾经说过一句“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话,那也只不过是对秦始皇恨到极点,随口说出的一句解气话,他想让秦始皇死,但并不想做秦始皇的位置。刘邦当时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最初就是想当个关中王,这对于他这个曾经的泗水亭长来说,就已是登天的造化了。只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刘邦最后才有了称帝的想法,这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

项羽在政治上的最大野心,其实也就是成为像齐桓公那样的人物,做诸侯的霸主,号令天下;他裂土封侯,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当项羽做到了西楚霸王,应该就很满足了。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指导,他会对各个诸侯王表现仁慈,会对刘邦网开一面,只要刘邦服软、听话,他是不想灭掉刘邦的。项羽也不会想占据关中有利的地形,以巩固他未来的事业(这个我们以后会讲到),至于将来怎样,他没做过多的考虑,回家乡让父老乡亲们看看才是最主要的。

再者,当时项羽也不具备成为秦始皇的条件。陈胜树旗,诸侯群起,这帮人最后的实力虽然赶不上项羽,但也不是吃素的。打败章邯,诸侯联军也是有功劳的,并非项羽一人之力,只是他充当了主角。所以项羽要考虑到各路诸侯的感受,这帮人反秦,无非是为了两个目的:复国和富己,也就是钱和权。这两样得不到满足,吃饱了撑的跟着你玩命啊,毕竟那时还没有什么解放全民族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信念和口号。所以项羽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烧杀是立威,抢掠就是满足各位诸侯了。那些妇女财宝,并非项羽独吞了,而是“诸侯共分之”,这些战利品和土地一样,也是诸侯们需要的东西。后来田荣反楚,也不就是因为项羽没有封他为王吗!

第三,性格因素。这个是内因。火烧咸阳,让项羽的气愤得到了发泄,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本就是一个敢作敢当的汉子,不会过多考虑细枝末节,就像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只求吃着过瘾喝着痛快,不会去想喝多了会呕吐、吃多了胃会不舒服。

不光是对咸阳,项羽一直喜欢屠城,我们只要看看他的征战历程就知道了。起事之初,项羽攻打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后来“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这个是和刘邦一起干的,不过项羽做的劲头大,当时二人都在项梁麾下,项羽属于亲信,说话有分量;章邯军投降后,饱受诸侯军侮辱奴役,起了逃跑之念,项羽在新安城“阬(坑)秦卒二十馀万人”;还有后来对付田荣,也是施行铁血政策。可见项羽屠咸阳也不是偶然的,正如楚怀王那些老臣对他的评价:“为人剽悍猾贼”,项羽本就是一个作风极其彪悍的人。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