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二章 路子·成材的密码(4)

第二章 路子·成材的密码(4)(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叠加定理 忘川十月秋夜际 东方压倒西方[东方不败同人] [海贼王]少年,想成为海贼王吗? 陌上药香 惑世女皇 [综名著]走遍欧洲拆CP 陆娇谢云瑾 花想容 总裁踹下床:爹地重口味

刘邦虽没机会上学,却不等于他没有学到知识,他和伟大的高尔基先生一样,上的是社会大学。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可能脱离开社会,即便你学习完书本知识,也终究还是要走向社会的。而过早地步入社会也让刘邦获益匪浅,他很快学会了为人处事、投机钻营,学会了夸夸其谈、拉帮结派,也学会了蝇营狗苟、尔虞我诈。

人总是要做事的,绝不会吃饱了没事傻等到天黑睡觉,只是每个人做的事不同、做事的方式不同而已。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做了这个,就做不了那个,你把精力专注于此事,你就会做好此事,在这个领域上有所建树,但在没有涉足的领域,你就不一定出类拔萃。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又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人的智力差别本不大,谁也不是先天生而知之、后天无所不知的神仙,只是对某件事物的专注程度和用功程度的不同。任何人,只要在某个领域浸染久了,都会成为出色的行家里手。其实这也就是学历代替不了能力的关键所在。

刘邦没机会读书,却有机会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进而增加了他对人的了解。社会学就是人学,整天青灯相伴,在之乎者也的四书五经中是找不到社会学的,就是找到了,它也是死板的,是被拔高了的、抽象了的理论,实际应用起来不一定好使。刘邦步入社会获取的知识,犹如项羽在打架中的招式一样:简单、直接、实用。

《史记》中对刘邦混社会的生活有段记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简单几句话,却也说明了五方面的问题:

首先,刘邦这人喜欢交朋友。

“仁而爱人”,说的是他为人仁义厚道,能够与人为善。刘邦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喜欢与人交往接触,喜欢主动与人亲近。这样的人自然也容易被别人接受,朋友自然也就多。

而且刘邦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在做泗水亭长时,“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同僚中人常被他调笑轻侮。这点经常被人误解,其实这不是说刘邦说话尖酸刻薄,喜欢搞人身攻击,它应该是一种幽默的打趣和善意的调笑。这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朋友或同事之间,关系亲近到一定程度,不可能总是刻板地交流。远的不说,比如《非诚勿扰》中的孟非对乐嘉说,你本事大,你把头发长出来给我看看。当然人家孟非没这么说,说的别的,我没记住,临时杜撰一个,就是想说明一个意思:乐嘉本人对此是绝不会在意的。不但不介意,相反,他还会赏识孟非的幽默风趣,回以开心的一笑,因为他们是朋友,是一起搭档了很长时间的同事。刘邦有没有孟非的幽默咱不知道,但他开玩笑肯定也会掌握分寸的,否则都别上班了,还不天天打嘴架玩啊。喜欢开别人玩笑的人,也一定允许别人开他的玩笑,比如乐嘉也会时不时反击孟非一下,在孟非的学历或身材上幽默一番,孟非也是哈哈一笑。二人都是有涵养的人,没那么小气,如此才有气场,气氛才会活跃。刘邦就是这么一个大大咧咧的人。

刘邦还有两个爱好,“好酒及色”。这并不能说明刘邦人品就差,处在他的位置,不好这玩意儿的男人还真不多,就像现在请客,下馆子、洗澡、按摩,一条龙走完,原本两人松垮的关系,定然会像人民币一样,变得光辉和坚挺了。刘邦以此为糖衣炮弹,定会拉近他和许多人之间的距离。

目 录
新书推荐: 亮剑:开局自爆穿越身份 李二狗和地主家的女人们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