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一章 性情·话里乾坤(2)

第一章 性情·话里乾坤(2)(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叠加定理 忘川十月秋夜际 东方压倒西方[东方不败同人] [海贼王]少年,想成为海贼王吗? 陌上药香 惑世女皇 [综名著]走遍欧洲拆CP 陆娇谢云瑾 花想容 总裁踹下床:爹地重口味

因言获罪犯不上,所以大家都三缄其口,都做观棋不语的真君子,都保持沉默是金的生活态度。天子的威力那是在几十米外都能感受得到的,腿不打哆嗦就是好事。况且项羽当时二十三岁,正是半大小伙子,底气十足地来这么一嗓子,好似晴天一个炸雷。项羽话到嘴边,不吐不快,足见他是一个口无遮拦、敢想敢说的真汉子,也是一个光明磊落、勇于担当的人;

再者,项羽是个行事不顾细谨的人。

这是委婉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行事鲁莽,咱给项羽留着面子呢,这样的人粗鄙却不失可爱,咱不能再在人家伤口上撒盐。你想啊,项羽说这话时,秦始皇本人或秦始皇的随从武士也可能没听见,那家伙一路被车轱辘声、铜锣开道声、歌功颂德声所包围,享受着噪音污染,也挺不容易的。但他们听不见不等于别人听不见,项羽周遭寂寞宁静,围观群众是谁也不敢言语的,大气都不敢出,掉根针都能听见响儿。项羽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一出口,周围那些善良的群众都得离他远点,怕受他牵连,我的妈呀,这是哪来的疯子。万一有好事者立功心切,再给项羽告上一状,项羽小命休矣。

而且最窝心的当是项梁。项梁一直怀念着祖先的荣耀,也想恢复祖先的荣耀,他一直在为此做着努力和准备。在吴中,给人家办红白事,都要军事化,搞不好做梦都在想。只是他没遇到合适的机会。项羽说的这话,他心里未必不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有说出来,因为他不是年轻气盛的岁数了,他懂得忍,在没有把握时,他不想暴露自己,搞得前功尽弃。同时他也害怕,毕竟面对的是生杀予夺一言九鼎的当朝天子,项羽这一嗓子差点没让他前功尽弃,所以项梁闻言急忙捂住项羽的嘴,说:“毋妄言,族矣!”那是吓得魂飞天外。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三,项羽是一个自信的人。

项羽的话目的明确,杀气腾腾,字字咬牙切齿、充满仇恨。除了情感上的强烈,这话还有内涵,它表现了项羽的一种不屑,在他眼里,秦始皇并不算什么,别看你威风,我将来比你威风,似乎夺取天下并不算什么特别费劲的事,他觉得对于他项羽来说,取代秦始皇只是个时间问题,根本算不得什么。这种骨子里的不屑,体现了项羽的一种自信。

当然,项羽的这种自信里也多少含有些自傲的成分,因为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不过理想归理想,报复归报复,如果不是后来陈胜吴广被迫起兵,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有所动作。

3刘邦如是说

刘邦是在征送徭役去咸阳的一个偶然机会看到秦始皇的,目睹始皇的威风,他“喟然太息”,长叹一声,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意思是男子汉就该这样,这才叫成功的男人。羡慕、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这也传递出刘邦三方面的信息:

首先,刘邦是个会服气的人。

从这句话中,我们丝毫看不到项羽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谁也不服的霸气和傲气,他的话里除了羡慕就是羡慕,而且羡慕却不嫉妒,更加不会恨。他内心对秦始皇充满了崇敬和崇拜,而且崇拜得五体投地。就是说,这个世上有真正让他折服的人,他并没有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二者,刘邦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一个人所崇拜的,定然是自己感觉高不可攀的东西。这种潜意识的攀比,会让他自惭形秽,进而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目 录
新书推荐: 李二狗和地主家的女人们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