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三十一章 桃花夫人妫氏(1 / 1)
顿了一会,九哥又道:“珠儿可知,这楚王章,公子中与你我的关系?”
我摇头。
九哥淡淡的笑了,黑色的眸子里有了几分暖意:“他乃你我的后人,你前世与我的后人,所以你大可放心,我不会置他们于不顾。”
我突然明白九哥是谁了,他根本就不是息国的国君,而是掳走桃花夫人妫氏的楚文王。
王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诗,名为《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
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
这短短的二十几个字,可以陈述出这样一个故事:
桃花夫人原是陈国人,姓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嫁与息侯。与之齐名的陈国另一美人是她的她堂姊,也生得美貌异常,嫁与蔡侯为夫人。
息侯夫人妫氏归宁回陈,途经蔡国,蔡侯为了尽地主之谊,命人排筵席,热情款待;初时尚能保持宾主的礼仪,酒酣耳热之际,蔡侯逐渐露出戏谑的态度,除了不时讲一些与身份不符的话之外,竟然还拉住妫氏那白嫩的小手不放,妫氏十分恼怒,不待盛筵终了,便匆匆率领从人拂袖而去。
息侯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认为蔡侯欺人太甚,士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下定决心,非找机会报这个仇不可。
想想容易,做起来却困难多多,息国力量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再说师出无名也难以激励同仇敌忾的心志,于是想到了一条“借刀杀人”的妙计,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便可以雪心头之恨。
息侯所设的计谋是派遣使者向楚国进贡,并趁机向楚王献计;“蔡国自恃与齐国友好而不服楚国,若楚国兴兵攻打息国,息侯求救于蔡国,蔡侯必念在与息侯是连襟的关系而慨然出兵相助,然后息国与楚国合兵攻打蔡国,必然可以生擒蔡侯,既俘虏了蔡侯,不怕蔡国不向楚国进贡。”
楚文王大喜,择日兴兵直奔息国而来,息侯假意惊慌失措地求救于邻近的蔡国,蔡侯果然亲自率领大军来救,安营未定,楚兵与息兵四面包围进攻,蔡侯在黑夜中仓皇突围而出,奔至息城,息候却紧闭城门不纳,蔡侯走投无路,终于被楚军俘虏,息侯大肆犒劳楚军,蔡候才知中了息侯借刀杀人之计,心中悔恨不已,但悔之晚矣。
蔡侯既对息侯恨之入骨,又对楚国师出无名攻打自己而出言不逊,在楚营大骂不已,楚文王大怒,下令烹杀蔡侯以祭太庙。忠臣鬻拳犯颜直谏,指出:“王方有事于中原,若杀蔡侯,他国皆惧矣!不如释之,而为盟友。” 鬻拳的说法十分正确,倘若烹杀蔡侯,固可使列国震惧,然而震惧之余,为求自保,未尝不可能促成联合抵御楚国的局面,如此这般,楚国北进的计划必然受到莫大的阻碍,楚文王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却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仍然坚持烹杀蔡侯。
事情十分紧急!鬻拳顾不了君臣仪节,一个箭步冲到楚文王座前,左手拉住楚文王袍袖,右手拔出佩剑厉声道:“臣当与王俱死,不忍见王之失诸侯也。”
楚文王大惊失色,连声说:“孤从汝!孤从汝!”下令赦了蔡侯。
鬻拳匍伏在地,说道:“大王幸听臣言,乃楚国之福,然臣而劫君,罪当万死,请伏斧钺。”
楚文王叹了一口气说:“卿忠心贯日月,孤不罪汝!”
鬻拳却说:“大王虽然赦臣,然臣何敢自赦!”遂向自己的足踝砍去,手起剑落,一足应声而断。大声对群臣说:“人臣有无礼于君者当视此!”
前后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楚国宫殿里却演出了如此令人惊悸的一幕。楚文王命人用棉匣将鬻拳的断足装起来,放在太庙之中,以示自己违谏之过。
而后择期在宫中宴请群臣,为蔡侯饯行。一时觥光交错,丝竹盈耳;腰肢纤细,举止婀娜的娇娆宫女,穿梭在筵席之间,美酒妇人当前,宾主都有几分醉意,楚文王醉眼惺松地对蔡侯说:“君平生可见过绝世美色否?”
蔡侯想到此番几遭不测,推究祸因,说来说去皆因为妫氏而起,于是心思一转,假意媚其声气答道:“天下绝世美色尽在大王宫中!然却还没有一人能胜过息侯夫人妫氏的美。”
楚文王为之愕然,蔡侯继续说下去:“息妫的美,天下无双,荷粉露垂,杏花含烟,国色天香,无与伦比。”
楚文王不禁怦然心动,压低了声音道:“怎样才能见到?可以一见吗?”蔡侯怂恿道:“以大王的威德,何求不得?”
息侯用“借刀杀人”之计,使蔡侯成为楚国的阶下囚,如今蔡侯又如法炮制还以颜色,当楚文王率领大军名为巡视,实为逼宫的一幕演出时,息侯被楚兵用绳索捆绑起来,也真正尝到了他种下的苦果,真可谓天道循环啊。
妫氏在宫中闻变,仓皇奔入后苑准备投井自杀,被楚将斗丹拦住,斗丹劝她:“夫人不欲全息侯之命耶?”就这样经过了一番痛苦的考虑,妫氏决定忍辱偷生。
楚文王既见妫氏,惊为天人,万千宠爱于她,并好言抚慰妫氏,答应不杀息侯。而后立妫氏为夫人,因为她长得面如桃花,娇艳欲滴,把她叫做“桃花夫人。”
息侯成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妫氏在楚宫中备受宠爱,三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妫氏为楚文王生下了两个儿子,但却始终不发一言,楚文王十分纳闷,一定要妫氏说出道理来,妫氏万般无奈,才泪流满面地说道:“吾一妇人而事二夫,不能守节而死,又有何面目向人言语呢!”
转瞬秋风送爽,桂子飘香,楚文王兴高采烈地出城打猎,预计两三日后才能回宫。
妫氏趁此机会,偷偷跑到城门处私会自己的丈夫,两人见面,恍同隔世,妫氏边哭边说:“妾在楚宫,忍辱偷生,初则为了保全大王性命,继则为了想见大王一面,如今心愿已了,死也瞑目。”
息侯心碎肠断,安慰妫氏:“苍天见怜,必有重聚之日,我甘任守城小吏,还不是等待团圆的机会么!”
妫氏认为与其痛苦地偷生苟活,不如慷慨地一了百了,于是朝城墙撞去,息侯阻拦不及,眼看自己的妻子香消玉殒。息侯大恸,顿时万念俱灰,为报答妫氏的深情,也撞死在城下。
楚文王打猎回来,听说了这件事,黯然神伤,有感于二人的深情,竟也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妫氏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后人在山麓建祠,四时奉祀,称为“桃花夫人庙”,至今仍为汉阳的名胜之一。唐代诗人杜牧途经汉阳时,曾到庙中凭吊,题诗道: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
感旧不言常掩泪,只应翻恨有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