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1 / 1)
【沈绿秋】
现在已经五月末六月初。天气微微的,能感觉到热了。不久就是梅雨季节,我想着赶在出梅前,把储物楼里需要翻晒的东西拿出来晒晒。
前些日子跟苏原说了,他笑着捏捏我的鼻尖,“这些事情本是阁里丫环下人们做的,我也知道,你啊就是个静不下来的性子,过几天太阳好些了,你带着他们去吧。”
我靠在他怀里,应了下来。
储物楼在清湘阁的北院,一片竹林掩映着,倒是幽静。
采兰在前面领着路。
采兰原是苏原的贴身侍女,我嫁进来后便随了我。
她跟我说过,她的名字取自《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之句。
储物阁里搁置的大多是用不上的物件。这里不常来人,于是便积了一层灰。
我踏脚进去时几乎能感觉到鞋子陷进了一层柔软之中。
我和侍女们一起把里面的东西往外搬,放置在一早便搭好的晾晒架上。搬着搬着,便起了要,参观的兴致。于是叫她们忙着,唤了采兰一起在楼里晃悠。
楼里的陈列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东西。
书卷。古物。甚至小风铃,小风筝。
我走在陈列架之间,地面上被光影画下了斑驳的画。空气里有淡淡的腐朽的味道。一束阳光直直的斜在眼前,能看见灰尘翩翩起舞。
触手便是古老的痕迹。
我慢慢走着看着。整个人静了下来,似乎被什么感染。一时间恍惚起来。
一层层看过来,不知觉便走到了顶楼。
我有些倦了,便对采兰说:“今天就逛到这里了,我们回去吧。”说着,转身就要下楼。
但是采兰却拉住我,欲言又止:“夫人不转转顶楼么?”
我摇摇头:“不了。也转了好长时间,我下去看看她们晒的怎么样。”
采兰却固执的说:“夫人再转转吧,顶楼最里面有个小房间的。”
我被她提起了兴趣,却故意打趣她,“可是我不想转了呢,已经没有什么好玩的了。”
她咬咬嘴唇,低头小声说:“采兰想进去看看,夫人您……”说到后来已经听不见声音了。
我笑着转身,拉过她的手,向她说了小房间走去。
房间的门很普通。没有精致的雕花。只是黑漆沉厚,有种尘封的感觉。
梦境——
推开门,我只觉得我来到一个梦境。
有风从我身后向房间吹进去。于是满眼的白。
房间里满是白色的纱幔,随风轻舞着。
重重叠叠层层绕绕。细小的光在其间溜达着,带着灰尘微碎的身影。
我在那之间慢慢行走着,抚摸着。
纱幔被风扬起,透过纱幔我似乎看见模糊了身影。
只是模糊的一瞥,那瞬间的惊艳已经让我不能呼吸。
我步履些微踉跄着,慢慢向那身影靠过去。
直到,最后一片白纱被我攥在手里。
采兰在我身边,我感到她在微微颤抖。
我想,这应该就是采兰执意要进来的原因。
我闭了闭眼,瞬间掀开纱幔。
那只是一副画像。
画像上的女子在翩翩起舞,画像上的男子在款款弄筝。
但是,除了惊艳,我找不到任何来形容的词。
或许,这个惊艳,也是贬低了它。
九天霓裳,云霞满地,光是唯一的背景颜色。
男子眉眼间全是笑意,唇角微勾。两分写意,两分风流,剩下的便是情一字,胶着在女子身上。半分不能撼动。
女子长长的水袖氤氲开去,眉梢轻佻,带着几分得意洋洋。却是和着筝声,倾诉衷肠。丝毫不见停止。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说,我已经不能说出来话了。
因为那铺天盖地的,都是情。满满当当,画像里再盛不下其他。
很久之后,我慢慢开口,声音干涩:“这幅画……”
“不是画,”采兰低声喃喃:“这不是画,是一副绣像。”
是了,绣像。
也许只能用五彩的,牵牵绕绕的丝线,一针一线,一丝一缕,才能完成这样的惊艳。
只是,是什么人,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绣成了这样的惊艳。
采兰说:“我的名字就是绣像上的人取的,他们一起想了好久才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她哽咽着说:“这是清湘阁的前阁主,和他的妻子。”
晚上,我把苏原拉到房间坐下。
犹豫好久,我跟他说:“我想知道清湘阁前阁主和阁主夫人的故事。”
他先是一愣,视线忽然飘远,似乎陷入了旁人不可窥视的迷境之中。很久之后,他看着我说:“早在让你整理储物楼时就知道,你若是发现了绣像,也定要向我寻他们的故事。”
苏原说,“其实,我很想向你说这个故事。它压在我心里很久了。”
我不是能静下心来听故事的人。但是那副绣像太过美,太过震撼。
掀开最后那层白纱幔。那一瞬间,灵台清明一片。似乎能听到悠悠筝音和起舞者环佩的叮当。
最是那种感情,直率能见,浓浓满溢,铺染了整幅绣像漫了出来。
我之于苏原,或者苏原之于我,都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即使热情,也只是韵味悠长。
从没有这般极致的浓烈过。不燃烬所有,不罢休。
采兰说过。她说,她的名字是绣像上的人取的。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