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XL(1 / 1)
虽然符号简称都叫XL,但是现在的XL组合完全不能与世青赛冠军的XL组合相比,即使女伴是同一个人。换了一个男伴,就带来了实力上如此巨大的落差,也说明了,李昂和陆斯这两人的差距有多大。
编舞的时候,XL可没少让兰晓鸿头疼,TY的技术缺陷多,可是比起XL,他们真不算多了——卡着定级条件编,问题是托举、捻转的提级条件本来就只有那么些,这一条做不到那一条也有困难,一条条排除法下来,怎么可能定级高?
定级不高,基础分就低,XL这几种技术动作本身的完成质量也就那样,拿不到加分,那么技术分就肯定高不起来了,你的技术分太低,节目内容分通常不可能很高,至少国内的裁判不会给你高分。
技术分不高,节目内容分也不高,能指望总分高么?
反过来说,想总分高,归根结底技术分不能太低。
有提高技术分的方法吗?
答案是:有。
陆斯本就是单人转过来的,夏宜姿练过一段时间的女单,单人比双人厉害的地方就一条:跳跃,一种三周混双人足够了,一种三周混单人......起码在中国你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么?你还是男单啊!男单啊!跳跃还没有女的好!你不是男单是冰舞出身的吧......
每次看到同门的文雯李峻林鲍博陈洁歆嗖嗖地跳跃,陆斯总是觉得腿隐隐作痛......嗯,心里也隐隐作痛。
不是我不想跳得好......是......唉。
受过一次重伤之后,身体对可能造成那样的伤害的动作总是下意识地回避的,这大概就是本能的自我保护吧。
终于还是到了不能回避的时候。
决定上3Lz的时候,宋江川还十分犹豫,因为陆斯的3T有时候都会失误,居然还上难度最高的3Lz。
陆斯如是说:“我就是上外点四失误受伤的,当时一点冰就知道坏事了,后面疼得完全站不起来。”
说到这里,他拍了一下自己的右大腿,现在穿着裤子看不见,洗澡的时候才能看到老大一条伤疤,粉碎性骨折,钢板固定留下的,搞得他现在夏天都不能穿短裤。
“......到每次转三换脚那一刻总是心里打鼓,也许换一种三周会好点......宜姿女单的时候不是学会勾手三吗?正好我以前最擅长的也是这个三周。”
宋江川想了想,死马且当活马医地答应了,当然,XL平常练习得最多的还是3T,好歹成功率过半了。
XL不主动提,宋江川绝对不会给他们上难度,即使上了难度,也小心小心再小心,一看不对就喊停。在经历了粉碎性骨折这样重的伤病之后,即使身体痊愈,他们的运动生命也应该彻底终结了的,但是他和李昂居然还能重返赛场。
一个原因是他们都还年轻,身体素质也好,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真爱。
他们是真心热爱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的,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就是“花滑虐我千百遍,我待花滑如初恋。”
在带上了护具后,陆斯和夏宜姿尝试了3Lz.。很遗憾,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得那样乐观。
首先是夏宜姿,到底有段时间没练习这个高级三周了,而且当时她也只是刚刚掌握,还不到闭着眼睛就能跳的程度,无论是成功率还是质量都不好。3Lz之所以是最难的三周跳,就在于它的“别扭”,不但是空中要完成重心转换,还有起跳落冰弧线方向相反,总之就是最拧巴的一种三周跳。
夏宜姿就是吃亏在这里,块头大了点儿,当不了转速党,而且个子高了自己的右脚负担也重,一旦周数不够(跳跃旋转周数以刃为准),直接影响落冰质量。
陆斯的情况差不多,他好在是男选手,力量大,腾空高度是不差的,不过同样栽在姿态控制上,各种失误都有,成功率跟夏宜姿半斤八两。
所以虽然平时有练习,XL的比赛成套中始终就没出现过3Lz,也没人认为他们能够上,大家都当是他们病急乱投医,等待他们的捻转抛跳托举稳定下来,就会自己放弃了。
夏宜姿和陆斯手牵手滑行至场地中央的时候,陆斯小声问:“上外点还是路兹?”
“当然路兹。”
反正是不重要的小比赛嘛,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当XL第一跳亮出3Lz的时候,观战的选手们是楞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的。
双人滑比赛里,跳跃以3T和3S为主,其实这两种跳最常见的进入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差别只在T跳左脚转三后需要换脚点冰起跳,S跳不换直接腾空而已。
而Lz跳是右脚点冰左脚起跳的,压外刃进入的时候,顶多有人纳闷XL怎么还不转还往后滑呢,再不转……哦,他们点冰起跳了!
愣神三秒钟之后,最心急的曹一鸣问了:“这是勾手三周啊!”
WC的短节目单跳用的是2Lz,本赛季青年组规定跳跃,其实按新规则还可以用2A的,无奈伍丹的技术还不足以驾驭2A,生生在短节目就被俄罗斯的小双们甩一截。虽然世青赛还没比,照WC这样好一点也就是个前十名了。
范承英是夸张的惊叹:“哇塞,真的,跟加拿大那对一样的……哎!”
最后那个“哎”自然是因为XL的3Lz质量肯定不能跟BS相比,人家数年磨一枪,练习的时候已经到了跳一次成一次的份上,法国站的时候还都舍不得拿出来用,非得四大洲短节目抽大了才下定决心破釜沉舟一把,XL么,才练半年,两人又都不是跳跃天才,能双双站住就不容易了。
所以李昂说:“好样的!”
就算执行分负一点,也比3T得分高,这样基础分就高出一分多了。
就跟当初夏宜姿练女单一样,一点点基础分都必须斤斤计较,像蚂蚁搬家一般,一点点将他们的基础分垒起来。
可惜的是,即使这样,也会被QL和YL甩下一大截。
由于捻转继续砸肩,抛3T出现扶冰的失误,XL的分数被毫不留情地甩到了第四。在一张现场照片里,XL下场的时候,裁判席上的兰晓鸿是斜着眼睛看他们的——把老子呕心沥血编出来的节目滑成这样,你们,唉!
编舞这东西,有时候也是看缘分的。一般情况下,编舞自然更喜欢成绩好能力强的选手,但也有例外,大牌编舞偶尔也会敷衍大牌选手却花很多心思为名不见经传的选手编排,兰晓鸿这次也是,他用在TY的《第二钢琴协奏曲》、QL的《即兴圆舞曲》、YL《暴风雨》上面的精力,加起来也赶不上XL的《希巴女王驾临》。
精心设计的滑行路线,精心设计的亮相动作,还有,精心计算的升级空间,专等XL的技术提高之后,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升级后的难度动作加进去。
为了这套节目,他可是整整一个月都在死脑细胞,其他人的节目都是一个星期就搞定了!
要是老子坐在章霈霖他们的位置上,不压分压死你们!兰晓鸿恶狠狠地捏了一下拳头:叫你们糟蹋好节目!
当然,松开拳头之后,兰晓鸿很快就恢复了冷静。
都被逼的上3Lz了,明显XL还是想提高自己技术分的,可惜能力不到那一步……
想了想TY和NJ从组队到能使用标配难度所花掉的时间,XL的确不算晚了,他们就是吃亏在重组组合,年纪偏大,同龄的TY如今都是准一线选手了,可他们连国际比赛名额都得努力去争取,要不是赛季初去比了一次亚锦赛,估计今年就都是国内比赛了。
正如薛畅对WC所说的,你们的时代,还在后头。
至少得等到冬奥会之后,那时候,GP分站名额才会向国家队第三辈的选手倾斜。
等兰晓鸿走完神,大屏幕上已经显示出6对选手的短节目名次以及分数
1、袁婧/李昂…………………56.32
2、曲蕊/刘元凯………………53.87
3、孙玥/范承英………………51.04
4、夏宜姿/陆斯………………50.26
5、周奕莹/姜智予……………49.43
伍丹/曹一鸣……………...47.69
晚上的自由滑将按照短节目成绩,倒序出场。
为了比赛,选手们都选择尽快去食堂吃饭休息,养精蓄锐备战晚上的自由滑,而教练们都聚拢在裁判席,研究小分表。
宋江川当然最先要看QL的,果然不出所料,失误的3S只有零点几分,前外螺旋线FoDs干脆零蛋,他没找兰晓鸿要求解释为什么动作无效,技术上严一点好,现在零蛋总比世锦赛的时候零蛋好。
不过吴敬延还是注意到了这个螺旋线零分,并且直截了当地问宋江川:“多少年了?”
他问的是,从QL组队之初发现螺旋线是短板,到现在有几年了,还改不好吗?
其他人将六对选手的小分表挨个看过,都沉默不语。
技术最挫的WC虽然技术分低,但也没有哪一个动作是一分未得的。
尹真为宋江川解围:“我看未必是技术问题,倒像是太兴奋了,收不住。”
QL今年所有比赛视频他都看过,前外螺旋线虽然定级最好的时候也只是二级,不过执行分不低,因此得分一直都不错。而且,他也相信宋江川能教好双人的技术部分。
吴敬延没有再追问下去,而且转身离开了。离去的那个表情,让宋江川心情十分沉重。
他不相信QL的实力,当然,换做是自己,的确也不敢对这样的QL抱有很高的期待。
希望自由滑,他们能表现好点儿吧!如果真的输掉这场比赛,那么就真的会失去这次上世锦赛的机会了。
宋江川默默地收拾好东西,而许俊则在与尹真、兰晓鸿交流讨论。
“以前是滑得太紧,放不开,现在放开了,又成这样……”许俊抱怨道:“他们搞什么嘛!”
“就像穷惯了的人一下子阔绰起来,不知道钱应该怎么花一样。”尹真显然不像许俊那么悲观。因为QL组合这些看不见的变化,除了宋江川,也就是他最清楚了。
刘元凯成为组合核心才多久?不适应是必然的。现在就给QL判死刑,显然为时过早。
连薛畅也为QL说话:“他们倒是难得滑的这么顺畅。不知道自由滑能不能保持。”
平常训练这样,可能教练还会表扬,因为QL会表演了。只可惜这场选拔赛,却是输不得的。